微信公眾平臺在地理教學中的開發(fā)設計及應用
【學位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G633.55;G434
【部分圖文】:
月升級更新?lián)Q代的產(chǎn)物——自定義菜單功能,自定義菜單功能的開發(fā)給我們帶來的福音就是可以開發(fā)個性化、多樣化的微信公眾號。自定義菜單功能才剛剛出爐,很多程序員都聞風而來、蜂擁而至,都開始對微信應用進行開發(fā)。教育工作者后知后覺地意識到微信公眾平臺應用到教育發(fā)展中來可能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要想將微信公眾平臺應用到教育教學中來就必須將之與教育教學進行整合,從而找到微信公眾平臺應用到教學中的契合點以及應用的優(yōu)勢。本文用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教學在中國知網(wǎng)進行文獻檢索,檢索出關于微信公眾平臺、教學的期刊與博碩士論文總共有 3321 篇,檢索時間為 2013 年到2019 年,檢索結果是:不管是發(fā)表的期刊還是博碩士論文,從 2013 年到 2019年,論文數(shù)量總體是呈上升趨勢的。(如圖 1)
在描述性、解釋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運用調查研究的方法。它一般的步驟是先確定調查對象,研究對象一般是以抽取樣本的方式,通過問卷、訪談等方法了解調查對象的有關信息,加以分析來進行研究。調查研究法用的最多的就是問卷調查和訪談!皢柧碚{查法是利用書面形式間接且有目的的搜集研究所需的資料,從中提取相關信息、得出相關結論的一種調查方法”[27]。本文針對實習所在學校做了關于應用微信公眾平臺到中學地理教學中的可行性調查和需求分析調查,并設計了《關于創(chuàng)建中學地理公眾平臺的問卷調查》(附錄 1)。教學實踐后又對微信公眾平臺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實施結果進行調查,設計了《中學地理復習小天地應用于地理教學實施結果的調查分析》(附錄 2),并根據(jù)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后得出結論。2. 研究思路本文通過文獻法和調查法發(fā)現(xiàn)出微信公眾平臺應用于中學地理教學中的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和不足以及需要提升的地方。筆者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前期對微信公眾平臺應用于中學地理教學的可行性進行分析,最終得出構建關于中學地理教學的微信公眾平臺的研究思路。具體研究思路圖 2 如下:
從圖 3 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微信公眾平臺的功能結構,為什么說是部分功構圖呢,因為在功能這一塊它是有設計一個添加功能插件,有一個插件庫,具體包括:卡券功能、贊賞功能、微信連 WiFi、自定義菜單、投票管理、搖周邊、頁面模板、原創(chuàng)管理、微信小店、自動回復、客服功能、電子發(fā)票、小程序。功能可以說是很多很全面了,但是仍在不斷更新,創(chuàng)建微信公眾平用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選擇添加其中的功能模塊,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滿體差異性。在圖 3 未顯示的還包括一個開發(fā)功能模塊,這部分功能是給懂得的程序員提供自主開發(fā)菜單所用的,懂編程會寫代碼的程序員們可以根據(jù)自喜好開發(fā)設計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功能模塊,當然兩者只能選擇其中之但這也說明了微信工作平臺充分考慮到了各方面的需求,它的功能模塊也一更新,這也給需要的用戶更多更好的體驗,也給筆者構建一個關于中學地理的微信工作平臺提供了很有利的條件。2. 中學地理教學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是一門兼有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性質的基礎課程,具有以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靜;張勝前;楊東美;;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地理教學——以“荒漠化的防治”為例[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年45期
2 程秉波;;淺談地理教學與素質教育[J];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3 曾志祥;;對地理教學的看法[J];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4 齊占東;;貼近學生生活是提高地理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J];寧夏教育科研;2006年02期
5 章學清;;淺談地理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徐特立研究;2002年02期
6 段芳;;地理教學“生活化”淺析[J];雅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年03期
7 姜海英;;E環(huán)境下小學地理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浙江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6年05期
8 李翠娥;;地理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問題[J];湖南民族職業(yè)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9 陳建洪;;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J];雅安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10 何業(yè)輝;;地圖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雅安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劉學梅;地理教學目標達成路徑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2 林憲生;地理教學理論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0年
3 朱承熙;地理教學邏輯假設的提出與驗證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年
4 常珊珊;高中生地理學習過程優(yōu)化設計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5 顧紹琴;中學數(shù)字化地理實驗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6 段玉山;GIS基礎教育理論與實踐及BISPGIS開發(f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7 徐志梅;中學生地理空間能力及其培養(yǎng)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齊敏;翻轉課堂在高中區(qū)域地理教學的應用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9年
2 胡彬;學習遷移理論在區(qū)域地理教學中的應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9年
3 馮慧靈;PBL教學模式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9年
4 萬芬風;微信公眾平臺在地理教學中的開發(fā)設計及應用[D];廣西師范大學;2019年
5 伍一涵;高中自然地理教學中思維導圖的設計與應用[D];廣西師范大學;2019年
6 林聰;高中區(qū)域地理教學中人地協(xié)調觀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9年
7 杜樂;微課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學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7年
8 劉駿飛;Google Earth輔助中學地理課堂教學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8年
9 毛美雙;基于區(qū)域認知的高中區(qū)域地理教學建構與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8年
10 朱玉竹;思維導圖在高一地理教學中的案例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7189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aoyulunwen/ktjx/2871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