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課堂教學論文 >

大學生感知父母沖突對手機成癮的影響:成人依戀和自尊的鏈式中介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0-10-21 08:59
   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絡的發(fā)展和手機功能的日益強大,手機使用已成為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動。大學生對手機的過度使用,使得手機成癮現(xiàn)象在大學生群體中屢見不鮮。手機成癮是指個體無法自控的過度使用手機,對手機產(chǎn)生了迷戀,因而自身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都受到了損害。如何預防大學生手機成癮已成為眾多研究者關注的焦點,而家庭因素尤其是父母沖突對手機成癮的影響得到了眾多研究者的關注。以往許多研究考察了感知父母沖突對手機成癮的直接影響,然而很少有研究探討感知父母沖突影響大學生手機成癮的內(nèi)部作用機制。研究目的與方法:為了揭示成人依戀、自尊在大學生感知父母沖突與手機成癮關系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兒童感知父母沖突量表(CPIC)、手機成癮指數(shù)量表(MPAI)、成人依戀量表(AAS)、自尊量表(SES)對426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并采用SPSS21.0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管理并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和相關性分析,采用Mplus7.0軟件構建了依戀焦慮、自尊在感知父母沖突與手機成癮之間的鏈式中介作用模型,并進行了中介效應的顯著性檢驗,以期揭示感知父母沖突影響大學生手機成癮的內(nèi)部作用機制。研究結(jié)果如下:(1)參與研究的大學生具有中等以上的手機成癮程度。(2)男生相比于女生知覺到的父母沖突更多,且男生更相信當父母之間發(fā)生沖突時,父母雙方可以很好的解決問題。(3)來自城鎮(zhèn)的大學生會更傾向于與同伴建立良好親密的關系,他們對所建立的關系的穩(wěn)定性更有自信。(4)來自城鎮(zhèn)的大學生的自尊水平更高。(5)感知父母沖突、手機成癮和依戀焦慮之間兩兩正相關;自尊與感知父母沖突、依戀焦慮和手機成癮均呈顯著負相關。(6)依戀焦慮在感知父母沖突與手機成癮的關系中起簡單中介作用;自尊在感知父母沖突與手機成癮的關系中起簡單中介作用;依戀焦慮-自尊在感知父母沖突與手機成癮的關系中起鏈式中介作用?傊,感知父母沖突通過成人依戀和自尊的鏈式中介作用間接影響手機成癮,這一發(fā)現(xiàn)提示我們在對大學生手機成癮進行干預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降低父母沖突,另一方面可通過改變成人依戀和自尊水平進而減少手機成癮。
【學位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B844.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獻綜述
    1.1 手機成癮
        1.1.1 手機成癮的定義
        1.1.2 手機成癮的測量
        1.1.3 手機成癮的成因
        1.1.4 手機成癮的后果
        1.1.5 手機成癮的預防和干預
    1.2 感知父母沖突
        1.2.1 感知父母沖突的定義
        1.2.2 感知父母沖突對青少年消極影響的可能的原因解釋
        1.2.3 感知父母沖突的測量
        1.2.4 感知父母沖突的消極后果
    1.3 依戀
        1.3.1 依戀的定義
        1.3.2 成人依戀的類型
        1.3.3 成人依戀的測量
        1.3.4 成人依戀對網(wǎng)絡成癮、手機成癮的影響
        1.3.5 成人依戀對人際關系的影響
    1.4 自尊
        1.4.1 自尊的定義
        1.4.2 自尊的測量
        1.4.3 自尊對不同人群主觀幸福感的影響
        1.4.4 自尊對網(wǎng)絡成癮、手機成癮的影響
        1.4.5 團體心理輔導對提升自尊水平的作用
        1.4.6 體育運動對提升自尊水平的作用
    1.5 父母沖突、依戀、自尊與手機成癮的關系
        1.5.1 父母沖突和手機成癮的關系
        1.5.2 成人依戀和手機成癮的關系
        1.5.3 自尊和手機成癮的關系
        1.5.4 父母沖突、依戀、自尊的關系
第2章 問題提出
    2.1 已有研究不足及問題提出
    2.2 研究目的
    2.3 研究假設
    2.4 研究意義
        2.4.1 理論意義
        2.4.2 現(xiàn)實意義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對象
    3.2 研究工具
        3.2.1 手機成癮指數(shù)量表(The 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MPAI)
        3.2.2 兒童感知父母沖突量表(Children's Perception of Inter-parental Conflict Scale,CPIC)
        3.2.3 成人依戀量表(Adult Attachment Scale,AAS修訂版)
        3.2.4 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
    3.3 數(shù)據(jù)處理
第4章 研究結(jié)果
    4.1 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4.2 大學生感知父母沖突、成人依戀、自尊、手機成癮的性別差異
    4.3 大學生感知父母沖突、成人依戀、自尊、手機成癮的生源地差異
    4.4 大學生感知父母沖突、成人依戀、自尊、手機成癮的相關分析
    4.5 依戀焦慮、自尊在感知父母沖突與手機成癮之間的鏈式中介作用模型
        4.5.1 依戀焦慮、自尊在感知父母沖突與手機成癮之間的鏈式中介作用模型的構建
        4.5.2 依戀焦慮、自尊在感知父母沖突與手機成癮之間的鏈式中介效應檢驗
第5章 討論
    5.1 大學生手機成癮總體情況分析
    5.2 大學生感知父母沖突、手機成癮的性別差異
        5.2.1 大學生感知父母沖突性別差異
        5.2.2 大學生手機成癮性別差異
    5.3 大學生成人依戀、自尊的生源地差異
        5.3.1 大學生成人依戀的生源地差異
        5.3.2 大學生自尊的生源地差異
    5.4 感知父母沖突、成人依戀、自尊與大學生手機成癮之間的關系
        5.4.1 感知父母沖突與大學生手機成癮的關系
        5.4.2 成人依戀與大學生手機成癮的關系
        5.4.3 自尊與大學生手機成癮的關系
    5.5 感知父母沖突對手機成癮無直接預測作用
    5.6 依戀焦慮在感知父母沖突與手機成癮間的中介作用
    5.7 自尊在感知父母沖突與手機成癮間的中介作用
    5.8 依戀焦慮-自尊在感知父母沖突與手機成癮間的鏈式中介作用
第6章 結(jié)論與不足
    6.1 研究結(jié)論
    6.2 研究不足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研究成果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國平,蘇炳華,張世德,夏宗勤;放射免疫分析法數(shù)據(jù)處理計算機新軟件的開發(fā)[J];核技術;1989年06期

2 周代華,李學垣,徐鳳琳,董元彥;用質(zhì)量作用模型描述重金屬離子在土壤中的吸附特點[J];環(huán)境科學學報;1996年04期

3 王學德;伍貽兆;夏健;林曉宏;;蒙特卡羅方法中分子作用模型的設計及應用[J];計算物理;2009年01期

4 熊利亞,鄒瑋菁;“脫硝—分解”作用模型的網(wǎng)上共享與應用[J];地球信息科學;2003年01期

5 張帥;樓一民;邢菲;石興;;一種改進的MPS粒子作用模型[J];計算力學學報;2013年01期

6 解文方;;~(11)B的中子非彈性散射直接作用模型的計算結(jié)果[J];廣東工學院學報;1992年01期

7 馮存峰,張學堯,孔繁敏,何瑁,傅宇,戴志強,張乃健;“膝”區(qū)原初宇宙線成分分辨的作用模型相關性[J];高能物理與核物理;2000年06期

8 趙書松;吳俁含;史珈銘;;仁慈型領導與員工追隨力——一個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作用模型[J];珞珈管理評論;2019年03期

9 金春;;科學普及對區(qū)域創(chuàng)新能力的影響研究——一個有中介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模型[J];河北企業(yè);2017年05期

10 王菲;倪寧;唐彥也;;廣告與文化之間的作用模型——一個基于實證研究的視角[J];國際新聞界;2008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邵靜;羊八井“芯”探測器實驗和數(shù)10TeV能區(qū)朝前區(qū)強子作用模型的檢驗[D];山東大學;2013年

2 黃翠英;包含孤電子偶極處理的可極化偶極—偶極作用模型[D];遼寧師范大學;2016年

3 高希嬋;發(fā)展可極化偶極—偶極作用模型快速模擬氫鍵、堆積、T型和X-H…π作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7年

4 薛楊;企業(yè)文化對雇主品牌的影響機理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5 王柱命;模型蛋白與藥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光譜法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閆東強;大學生感知父母沖突對手機成癮的影響:成人依戀和自尊的鏈式中介作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9年

2 王雙;情緒的概念作用模型及其神經(jīng)機制探究[D];魯東大學;2013年

3 丁洪娟;家長式領導對“80后”員工工作滿意度的影響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4 李雙雙;領導情緒調(diào)節(jié)對建言行為的影響[D];蘇州大學;2016年

5 朱祥;從H公司的實踐看新企業(yè)培育企業(yè)文化之路[D];重慶大學;2006年

6 胡婷婷;跨膜區(qū)多肽的合成及相互作用機理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2年

7 郭然;知識轉(zhuǎn)移對企業(yè)能力作用的模型構建與實證分析[D];中南大學;2008年

8 馬毅恒;地震波的Hamilton系統(tǒng)方法模擬[D];燕山大學;2012年

9 張翔宇;新型城鎮(zhèn)化背景下浙江省特色小鎮(zhèn)構建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7年

10 閆穎;微博營銷對企業(yè)品牌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4991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aoyulunwen/ktjx/284991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efb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