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師生關系對比 南京廖華
本文關鍵詞:中美基礎教育師生關系比較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美基礎教育師生關系比較
基礎教育師生關系作為教學活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一直備受教育研究者的 高度關注。師生關系不僅影響著教育活動的實施和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而且還對學生身心的健 康發(fā)展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僅從我國師生關系的角度去尋求促進師 生關系發(fā)展的策略,卻忽視了從國內(nèi)外比較的角度研究師生關系。本文采取比較研究的方法, 對中美兩國基礎教育師生關系進行全面的比較研究。希望通過比較,為我國基礎教育師生關 系的發(fā)展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啟示借鑒。
全文由四大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引言。該部分指出了選題的緣由,分析了研究的現(xiàn)狀,明確了研究的意義與 方法,并闡述了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
第二部分,師生關系的理論概述。從師生關系的內(nèi)涵、師生關系與人際關系理論、師生 關系認識發(fā)展歷程及對教育的影響和新型師生關系的基本特征方面,對師生關系的相關理論 進行了闡述。
第三部分,中美基礎教育師生關系比較研究。從中美基礎教育師生關系現(xiàn)狀、具體表現(xiàn) 形式、兩國基礎教育師生關系對教師與學生發(fā)展的影響等方面對中美基礎教育師生關系進行 了比較。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兩國基礎教育師生關系的差異,并從歷史文化、教育體制、教師 與學生等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對中美基礎教育師生關系形成差異的影響因素及原因進行了比 較。
第四部分,中美基礎教育師生關系的比較對中國基礎教育師生關系的啟示。
第一、構建尊師愛生的校園文化。
第二、構建促進良好師生關系形成的評價體系。
第三、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素質的建設。
第四、探索適合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教學方式。
第五、增強學生主動建構良好師生關系的意識。
第六、增強學校、家長及社會的教育合力。
第七、擴大中外教育交流。
最后得出結論:我國基礎教育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必須從我國的國情出發(fā)。在此基礎
上,吸取美國基礎教育師生關系的精華,并將兩國基礎教育師生關系的優(yōu)點融合在一起,以 促進我國基礎教育事業(yè)的改革與發(fā)展。
關鍵字:中美基礎教育,師生關系,比較研究,和諧
基礎教育階段是人生的啟蒙階段,是成長階段中最重要的階段。學生的世界
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這一階段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而基礎教育階段的師生關系, 無疑會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學習效率、情感發(fā)展、健全人格形 成都會產(chǎn)生舉足輕重的影響。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信其禮,樂其學”。我 國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一直致力于研究新型、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 但在基礎教育的現(xiàn)實中,師生關系的沖突、矛盾仍然存在,并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據(jù)網(wǎng)站、報紙等各種媒體報道,近年來由于師生關系不和諧,導致教師和學
生在課堂內(nèi)外發(fā)生沖突,造成雙方在生理、心理上受到不同程度傷害的事件屢見 不鮮。如,2009年江蘇省發(fā)生了令人揪心的“下跪事件”。起因源于一女生上課 時玩弄頭發(fā)被外語老師訓斥后不滿,頂了嘴,外語老師遂將此事狀告班主任。班 主任一怒之下罰全班同學下跪,63名學生除4名沒跪,59名學生齊刷刷地在木凳
上跪了近20分鐘。2009年1月7日大河網(wǎng)報道,河南鎮(zhèn)平縣涅陽第六小學五年級 學生鄭超群因沒有及時完成作業(yè),被教師郭亞彬撕脫臉皮,急救醫(yī)生縫合了52針 才將臉皮重新縫在學生的臉上,而該班其他的學生稱“郭老師經(jīng)常撕擰我們的臉”。 2009年12月23日,安徽省款縣三陽中學的許老師因學生直呼其名字,竟然連續(xù)兩 天煽學生耳光,導致學生頭昏、發(fā)燒、食欲不振等后果,致使學生不愿在教師面前 多說一句話。類似的事件在基礎教育中時有發(fā)生,甚至教師在課堂中與學生發(fā)生 沖突,雙方發(fā)生廝打,最后造成人員傷亡。由上可知,教師體罰學生,煽學生耳 光、罰學生下跪或者侮辱學生等,不僅使學生身體受到傷害,而且也給學生幼小 的心靈造成難以彌補的創(chuàng)傷。
為什么在如此尊師重教的國度,此類事件卻屢禁不止,不得不引人深思。難
道是我們的教育體制、方法、抑或教育思想出了問題?種種疑惑激發(fā)了我對師生 關系問題研究的興趣。但是從何種角度研究卻一直困擾著我,因為長期以來,師 生關系的研究一直是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關注的焦點。各位專家和學者已經(jīng)從各 種理論和實踐,以及歷史的角度對師生關系問題的研究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研究。 直到去年,我在一所重點中學實習英語,一次偶然的機會,無意中聽了一堂外教
第1章引言
不只是為了純粹比較而比較。而是在比較的過程中,找到兩國師生關系的優(yōu)缺點, 去粗取精,汲取美國師生關系中的精華。以促進我國教育朝著積極、健康、良性 的方向發(fā)展。
留美人士李丹在《師生關系在美國》中說,美國師生關系不受限于對“師”
與“生”兩種社會角色的定位,也不為兩者之間知識多寡而產(chǎn)生的潛在權力關系 所左右。事實上,作為人與人交往的一個互動過程,兩者關系充分體現(xiàn)了教育者 與被教育者各自獨特的人格特性以及互相的體諒和尊重。所以,毫不夸張地說, 有一千對師生組合就有一千種獨特師生關系。
旅美華人韓小惠在《解密美國教育》中引用哥倫比亞大學達林·哈蒙德教授
對師生關系的簡要概括,認為“老師不僅僅要講授課程,還要了解每一位學生, 而且要和學生打成一片”。
美籍華人女作家陳屹多年來一直致力于中美教育的比較分析。在她的《誘惑
與困惑—美國教育參考》中寫道,在美國,老師不但承擔教授學生的任務,還
要對學生負責,同時不能“越軌”,如果老師一時沖動或疏忽,對學生說出過火的 話,就會被學生告上法庭當被告的危險。
留美學者王平在其《我看著美國學校中的師生關系中》寫道,在美國,教師
“目中有人’,,重身教,尊重學生的權利表現(xiàn)在各個方面。如學生擁有隱私權、選 擇權、教師不得當眾公布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必須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權。而且學 生有進行選課以及挑選任課教師的權利,學校和教師不得干預,教師與學生的關 系處于完全民主、平等的狀態(tài)。
李俠、文麗霞在其《中美文化背景下的師生關系比較》一文中,從歷史文化
的角度,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師道尊嚴影響下形成的中國教育師生觀與美國歷史文化 影響下形成的民主、平等的師生觀,進行了對比,最后發(fā)現(xiàn)兩者的吸收與融合。 作者在文章中寫道,美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能夠發(fā)揮學生的主 動性和積極性。中國的以教師為主導作用,優(yōu)勢在于學生受到嚴格的訓練,基礎 知識扎實,但參與意識淡薄。
蘇超時在其學位論文《中美兩國基礎教育的比較研究》中,介紹中美師生關
系的差異時寫道,美國的中小學,課堂氣氛是非;钴S的,師生之間是平等民主
的關系,即使是小學生,教師也像對成人一樣去尊重他。學校和教師進行教學活 動和做其他事情都堅持民主原則。而我國的中小學,師生之間完全處于一種不平 等的地位,教師是高高在上的支配者,學生是俯首貼耳的服從者;教師盛氣凌人, 學生畢恭畢敬。
馬炳超在《中美中學師生關系差異比較》的學位論文中,指出目前美國的師
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容、形式等。因而,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只能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①。④主客 體轉化論,該論點認為,在教學過程中,當教師教時,教師為主體,學生是客體; 當學生學時,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客體。教師與學生兩者之間的關系不是一成不 變,而是根據(jù)不同的情形,互相轉化。
其次,各學者從各個方面分析了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將其歸納,大致可分
為客觀和主觀兩大因素?陀^因素包括社會制度、傳統(tǒng)觀念、學校教育制度、學 校管理體制、具體教學情境、社會條件的變化發(fā)展、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等。主觀 因素則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包括教師自身的素質、教師的性格特征、 領導方式、教師的教師觀以及學生的性格、心理特點和學生的學生觀等。
然后,各學者對師生關系的現(xiàn)狀進行了討論分析,并達成了一致共識,認為
當前的中小學師生關系總體來說是好的和比較好的,體現(xiàn)了我國尊師愛生的優(yōu)良 傳統(tǒng),也符合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及其良好社會關系的基本要求。同時,他們都提 出,在多元文化與價值觀念相交叉并不斷碰撞的社會時代,中小學教師與學生的 觀念和師生關系都會在一定程度上發(fā)生變化②。而且不容忽視的是,隨著社會競爭 的日益激烈,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中小學師生教與學,突出表現(xiàn)在師生教于學 的負擔超載、心理壓力超重、情感交流困難等問題。
最后在分析師生關系現(xiàn)狀和原因的基礎上,我國學者提出了構建良好師生關
系的策略研究。在綜合各學者相關研究的基礎上,對構建良好師生關系的策略大 致可歸納兩方面:一是改變教師傳統(tǒng)的教師觀、提高教師素質、改善教育行為、 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二是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生觀。
2.2國內(nèi)外中美師生關系比較研究現(xiàn)狀
國外研究中美師生關系比較的論文很少。在我所能查閱的外文資料中,幾乎
沒有外國學者對中美的師生進行比較研究的著作和論文,大多僅僅對美國師生關 系研究的概況、發(fā)展歷程,以及各階段的理論支撐進行分析和論述。而在所查閱 的中文資料中,涉及中美師生關系對比分析的文章主要以見聞、隨筆、思考、敘 述、散文等方式進行表達,以論文形式出現(xiàn)的極少,而且作者多是美籍華人或者 出國訪問、留學歸來者所撰寫。國內(nèi)學者對中美師生關系進行比較研究的論文也 不多,而且多是從某一個角度進行比較,如從歷史、文化背景、課堂教學方式、 課堂教學過程等角度對中美師生關系的差異進行分析、比較和研究。其研究的共 同點都認為,中美兩國的師生關系對教育活動的影響有利有弊,且研究的目的都 ①朱永新.中外教育思想史「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213.
②董興林,劉秀英.素質教育與師生關系[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02,(2):49
4
第1章引言
在此基礎上取長補短。正如費孝通先生所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①。以充分發(fā)揮良好師生關系的潤滑作用,提高教書育人的實效性,提高基礎教育的 質量,以促進我國基礎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
2研究現(xiàn)狀分析
2.1國內(nèi)外師生關系研究現(xiàn)狀
(1)國外師生關系研究現(xiàn)狀:國外關于師生關系的研究歷史悠久,許多教育研究
者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先后從不同的立場、觀點出發(fā),對師生關系進行了深刻 的論述,主要分為傳統(tǒng)師生觀和現(xiàn)代師生觀。傳統(tǒng)師生觀以德國19世紀著名哲學 家、教育家赫爾巴特為代表,他主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絕對權威的地位,控 制教學過程的進行,成為教育過程中的主導人物,形成了教育史上著名的“三中 心”理論,即“教師中心、書本中心、課堂講授中心”。師生關系被確定為“人 與物”的關系,教師的目的就是將“物”變成人,并且教師總居高臨下的“訓練” 學生②。因而,傳統(tǒng)的師生觀,強調教師的絕對權威,學生處于被支配的地位,F(xiàn) 代師生觀以美國教育家杜威、羅杰斯為代表。杜威反對以教師為中心,主張把教 育的中心由教師轉到兒童,強調師生之間是指導與協(xié)助的關系。羅杰斯則在其“非 指導性教育”思想中,強調教師是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的促進者和推動者,師 生之間是朋友關系。
(2)國內(nèi)師生關系研究現(xiàn)狀:由于受幾千年傳統(tǒng)封建文化的影響,我國的教育曾
一度遵從“師道尊嚴”的教學模式,老師與學生之間強調的是一種“師徒如父子” 的從屬關系。90年代以后,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提倡及基礎教育新課程的實施, 人們開始從各種角度對師生關系問題進行審視和思考,在此期間,學者們對此問 題的研究,無論是從深度還是從廣度來看,都是前所未有的。
首先,對教學主客體的研究,就存在著多種不同意見。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①教師主體,學生客體論,該論點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只有教師一個主體,學生只 是教師教育活動的對象,,即客體③。②教師、學生雙主體論,該論點認為教師和學 生都是教育教學過程的參與者,兩者都是主體,他們面對的客體是教材④。③主導 主體論,該論點認為,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他決定教學的方向、方法、內(nèi) ①紀寶成.對大學理念和大學精神的幾點認識〔J〕.中國高等教育,2004,(l):12
②諸惠芳.外國教育史綱要〔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49一155.
③朱永新.中外教育思想史〔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210.
④朱永新.中外教育思想史〔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211.
陜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旦旦旦旦旦旦旦目旦旦旦旦旦旦旦旦口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口紐旦旦旦旦旦目目照口旦照旦旦旦旦旦旦旦照旦旦口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旦里旦旦旦組旦旦
課,讓我大吃一驚。這些平時上課無精打采,被任課教師認為毫無學習念頭的學 生,卻在外教課上顯得神采奕奕、精神抖擻?粗麄冊谡n堂上、用并不流利的 英文與外教聊天,闡述自己的觀點時所散發(fā)出的活力與自信,簡直讓我不敢相信 這就是平時我所帶的、老師心目中調皮搗亂的后進班。為什么同樣的班級在不同 的課堂中會表現(xiàn)出如此巨大的反差?為了進一步了解其中的奧秘,我在課間一有 時間就與外教聊天,并時常在私下請教外教有關美國師生關系的問題,從中了解 美國基礎教育師生關系的狀況。同時借助于本人語言的優(yōu)勢,參閱了美國基礎教 育師生關系的相關外語文獻。從此,我萌發(fā)了從對比的角度去研究師生關系的念 頭。本文擬從中美兩國基礎教育師生關系的比較中,以期為我國基礎教育師生關 系發(fā)展及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鑒。
2研究意義
(l)理論意義:一方面,拓寬了國內(nèi)基礎教育師生關系的研究視角。本文從比
較的角度對中美基礎教育師生關系進行對比和研究,改變了目前僅從國內(nèi)的視角 研究基礎教育師生關系的單一研究模式。為我國基礎教育師生關系的研究提供了
本文關鍵詞:中美基礎教育師生關系比較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93445
本文鏈接:http://lk138.cn/jichujiaoyulunwen/93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