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發(fā)展性評價能力的研究
本文選題:幼兒教師 + 發(fā)展性評價; 參考:《西南大學》2009年碩士論文
【摘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將評價在幼兒園教育中界定為:是了解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調(diào)整和改進工作,促進每一個幼兒發(fā)展,提高教育質(zhì)量的必要手段。由此說明,評價的功能已由側(cè)重甄別轉(zhuǎn)向側(cè)重發(fā)展。這對幼兒教師的評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研究根據(jù)國內(nèi)外的研究成果,在認真分析發(fā)展性評價要求的基礎(chǔ)上,從如何促進幼兒發(fā)展這一角度分析出教師發(fā)展性評價能力的構(gòu)成:對幼兒個體間差異和個性發(fā)展評價的能力(真實性);運用多種方法和多主體評價的能力(多元性):對幼兒成長過程評價的能力(過程性);對幼兒多方面發(fā)展評價的能力(全面性)。然后將幼兒教師能否在評價幼兒中體現(xiàn)發(fā)展性作為教師評價能力的表現(xiàn),對目前幼兒教師評價幼兒的能力狀況作一了解,通過教師問卷、筆者訪談等方法描述幼兒教師在實然狀態(tài)下的評價水平及存在的問題,然后通過分析問題背后的原因,旨在為提高教師發(fā)展性評價能力提供一定的參考。 研究表明:教師對自己評價幼兒的能力有較高的認可度,這種認可度和自信主要是由于教師錯誤的把對幼兒的發(fā)展性評價等同于日常中簡單的批評和表揚;錯誤認為能對個別幼兒的發(fā)展進行評價就意味著自己具有很好的評價能力。這其實是對發(fā)展性評價沒有從本質(zhì)上理解和認識。實際調(diào)查顯示,教師發(fā)展性評價能力存在:評價活動中對個體差異表現(xiàn)的關(guān)注度不高;使用質(zhì)性評價方法較少且單一,主要采用觀察法,呈現(xiàn)隨意性和主觀性;評價只關(guān)注幼兒的突出方面;缺乏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缺乏縱向比較和動態(tài)性評價。筆者在分析影響教師發(fā)展性評價能力原因的同時,從教師自身評價素養(yǎng)、幼兒園指導等方面來探討教師發(fā)展性評價能力提升的途徑,以期促進幼兒教師評價能力的發(fā)展。
[Abstract]: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evaluation is defined as the necessary means to understand the suitability, effectiveness, adjustment and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very child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his shows that the function of evaluation has changed from focus on screening to focus on development. This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he evaluation ability of preschool teacher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on the basis of careful analysis of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requir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of teachers'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ability: the ability to evaluat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uthenticity), and the ability to use multiple methods and multi-subject evaluation (pluralistic). Sex): the ability to evaluate the growth process of young children (process); the ability to evaluate the multipl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comprehensiveness). Then, whether the preschool teachers can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in the evaluation of young children as the performance of teachers' evaluation ability, and then make a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eschool teachers' ability to evaluate children, through the teacher questionnaire, The author interviews with other methods to describe the evaluation level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preschool teachers under the actual condition, and 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behind the problem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eachers'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abilit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eachers have a high degree of recognition of their ability to evaluate children, this recognition and self-confidence is mainly due to teachers mistake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with simple daily criticism and praise; The mistake of being able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children means that they have good evaluation ability. In fact, the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is not essentially understood and understood.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eachers'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ability exists: the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 is not high in evaluation activities, the qual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less and single, the main method is observation, which is arbitrary and subjective; The evaluation only pays attention to the prominent aspects of young children, lacks of sustainability and stability, and lacks longitudinal comparison and dynamic evalua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easons that affect teachers'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ability, and discusses the ways to improve teachers'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 ability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ers' own evaluation literacy and kindergarten guidanc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teachers' evaluation ability.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G61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依然;;早上喝一杯溫白開[J];山東教育;2011年15期
2 王茹;;幼兒教師養(yǎng)生談之三餐營養(yǎng)駐容顏[J];山東教育;2011年15期
3 鞠鴻驪;;我的生活我做主[J];山東教育;2011年09期
4 董許昌;;初中數(shù)學學生發(fā)展性評價的幾種方法[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1年05期
5 韓霜;;教師應(yīng)努力為幼兒營造自由的發(fā)展空間[J];吉林教育;2011年25期
6 于承潔;;論提高幼兒教師教育技能的策略[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7 李冠儐;;幼兒教師如何開發(fā)兒童的音樂興趣[J];河南教育(下旬);2011年09期
8 張敏;;試談當代幼兒教師的角色觀[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年06期
9 劉邱暉;;我愛大姨[J];金色少年;2002年09期
10 張義霞;;我心目中幼兒教師入職的最低標準[J];中國教師;2011年1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麗敏;劉穎;;幼兒教師組織支持感、離職傾向的現(xiàn)狀及其關(guān)系研究[A];2009年首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譚雪青;秦旭芳;;關(guān)注幼兒教師生涯阻礙,改善幼兒教師生活現(xiàn)狀[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米磊;;以陶為師 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A];成長中的新型教師——山西省師范教育改革實踐與探索[C];2000年
4 張京平;陸基斯;王紅兵;;“發(fā)展性評價”對學生體育學習行為與學習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5 謝作樹;;淺談教師發(fā)展性評價[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張京平;;“發(fā)展性評價”對學生體育學習行為與學習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集[C];2004年
7 閻淑娟;;新時期如何加強幼兒教師的師德建設(sh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遼寧卷)[C];2010年
8 梁櫻;馬華維;;天津市市區(qū)幼兒園教師工作滿意度研究[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鞠紅;;運用體驗式培訓引領(lǐng)幼兒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實踐與研究[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10 高丙成;秦旭芳沈;;幼兒教師勝任力的現(xiàn)狀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建平;發(fā)展性評價引領(lǐng)教師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05年
2 記者 王有佳;發(fā)展性評價助推素質(zhì)教育[N];人民日報;2005年
3 通訊員哈依拉提、加爾肯;木壘舉辦首屆幼兒教師大賽[N];昌吉日報;2009年
4 臨澧縣中心幼兒園 黃玉珍;幼兒教師教學提問之我見[N];常德日報;2009年
5 岳娟紅;今年起,農(nóng)村幼兒教師可參加基本養(yǎng)老保險[N];太原日報;2010年
6 伊寧市第十五小學副校長 郝少美;發(fā)展性評價記錄成長軌跡[N];伊犁日報(漢);2010年
7 全國政協(xié)委員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劉焱;依法落實幼兒教師地位和待遇[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8 張寧銳 李果然;非編制幼兒教師寄望“國十條”[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沈鵬宇;湛江幼兒教師生存現(xiàn)狀大調(diào)查[N];湛江日報;2010年
10 本報評論員;打造質(zhì)高量足的幼兒教師隊伍[N];中國教育報;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季云飛;幼兒教師實踐邏輯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 岳亞平;教師個人知識管理策略的形成與發(fā)展[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3 彭智勇;數(shù)學新課程發(fā)展性評價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張永英;幼兒教師兒童學習觀變革之路探尋[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5 張元;職前與在職幼兒教師課程觀評價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李君麗;發(fā)展性教學評價技術(sh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李瑛;醫(yī)學生人文素質(zhì)發(fā)展性評價體系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年
8 李丹;幼兒教師實踐性知識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邢秀芳;基于同伴調(diào)節(jié)的課堂情緒管理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10 王利紅;幼兒體質(zhì)與健康促進家園共建模式的構(gòu)建及其實證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艷紅;幼兒教師發(fā)展性評價能力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2 汪少英;農(nóng)村鄉(xiāng)鎮(zhèn)幼兒教師流動問題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3 曾越;幼兒教師心理契約問卷的編制及應(yīng)用[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4 崔虹;幼兒教師職業(yè)人格量表的編制及遼寧省城市常模的建立[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5 郝安利;幼兒教師教育觀念與教育行為關(guān)系之個案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陳虹;幼兒教師創(chuàng)設(shè)教育環(huán)境能力現(xiàn)狀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張曉亮;幼兒教師職業(yè)準入制度改革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趙柯;幼兒教師教學風格的類型及特征[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靜;呼和浩特市部分幼兒教師的兒童權(quán)利保護意識與行為的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10 閆靜;基于職業(yè)認同的幼兒教師培養(yǎng)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053861
本文鏈接:http://lk138.cn/jiaoyulunwen/xueqianjy/2053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