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手型教師化學課堂教學行為對組合模式及教學時間分布特征的案例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化學課堂“教學行為對”及其組合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東北師范大學》 2012年
新手—熟手型教師化學課堂教學行為對組合模式及教學時間分布特征的案例研究
李琳瑤
【摘要】:教師行為研究就是通過探討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教師的行為規(guī)律,指導教師行為向期望的方向發(fā)展。時間是課堂教學展開的具體條件,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是把握好教學時間。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該如何根據(jù)實際情況將新課程理念落實在實際的課堂教學層面上。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上,化學教師是如何規(guī)劃課堂教學時間,從而更好的推行新課程。 本文通過文獻研究,課堂觀察和統(tǒng)計分析法對2位新手型教師和2位熟手型教師的《化學鍵與化學反應》進行分析,,希望能找出新手型和熟手型教師教學行為對組合模式和教學時間的特點和相關(guān)性。 通過分析“化學鍵與化學反應”,統(tǒng)計和對比新手型和熟手型教師教學行為對組合模式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以下結(jié)論: 第一:課堂教學中,無論是新手型或是熟手型教師均使用30個以上教學行為對組合模式。 第二:在完成教學任務時,新手型教師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講授式,即注入式,使用E和D型教學行為對組合模式較多;而熟手型教師采用的是啟發(fā)式,使用C型教學行為對組合模式較多,并使用一些B型教學行為對組合模式。因此,熟手型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出現(xiàn)高等級教學行為對組合模式的次數(shù)要多于新手型教師。 第三:從時間的先后順序上看,各種不同類型的教學行為對組合模式交替出現(xiàn),教學行為對組合模式——時刻圖的整個曲線呈現(xiàn)鋸齒狀。第四:教學行為對組合模式和教學時間存在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在有學生參與的教學行為 對組合模式中,新手型和熟手型教師留給學生的時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在C型教學行為對組合模式中,新手教師的師生時間比約為11.5:1,熟手教師的師生時間比約為4:1。在B型教學行為對組合模式中,新手教師的師生時間比約為4:1,熟手教師的師生時間比約為1.5:1。通過以上的總結(jié),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議:新手教師要關(guān)注化學知識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 多關(guān)注學生;針對不同教學內(nèi)容基元要選擇適當?shù)慕虒W行為對組合模式。
【關(guān)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G633.8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晶;鄭長龍;;“鐵和鐵的化合物”教學中新手—成手型教師課堂語言行為的比較研究[J];化學教育;2011年04期
2 蓋立春;鄭長龍;鄺文波;;化學教師“創(chuàng)意教學行為”的發(fā)展規(guī)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化學教育;2010年09期
3 劉學惠;申繼亮;;教師認知研究回溯與思考:對教師教育之意涵[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年11期
4 靳瑩;任紅艷;;化學學科高效教學行為的特征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14期
5 龍文勝;;有效提高化學課堂效率的八要素[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08年06期
6 李維;霍光耀;李穎;;高效物理教學行為的歸因研究[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7 白益民;學習時間與學習結(jié)果關(guān)系模型研究述評[J];外國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8 張建瓊;國內(nèi)外課堂教學行為研究之比較[J];外國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9 蓋立春;鄭長龍;;美國教學行為研究的發(fā)展歷史與范式更迭[J];外國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10 張敏;;對課堂教學時間效益最大化的探析[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8年10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婁延果;化學課堂“教學行為對”及其組合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李艷;高中英語教師語法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的關(guān)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崔虹;中學化學教師科學本質(zhì)觀與其課堂教學行為選擇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常麗;新手、成手、專家型化學教師課堂教學即時性評價的個案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奎田;《化學Ⅰ》“金屬及其化合物”教學實施情況調(diào)查與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林鳴;中學化學教師性格類型與其課堂教學行為的相關(guān)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鄒霞;錦州市高中新課程《有機化學基礎》實施狀況的調(diào)查與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宏宇;徐汪華;;培養(yǎng)師范生科學素養(yǎng)的途徑與方法[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2 裴淼;劉靜;譚士馳;;國外教師認知概念演變發(fā)展的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3 穆祥媛;李曉莉;;STS教育在高中化學新課程中的組織情況[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10期
4 許曉毅;肖冬萍;;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工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解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5 趙靜;;淺談英語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1年02期
6 萬通文;;從初中化學習題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化學[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年01期
7 王廣新;;遠程學習者時間管理的特征、障礙與干預方式[J];中國遠程教育;2009年09期
8 王旭紅;;對高校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失范的思考[J];大視野;2009年03期
9 李鵬鴿;;數(shù)字化教育實習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10 何小媛;;優(yōu)化初中學生學習策略 提升英語學習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寧本濤;方琴;;有效課堂教學的時間配置策略探析[A];2008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孫河川;魯良;劉文釗;郝妍;;芬蘭教師課堂教學評價指標對遼寧省教師評價的啟示[A];第八屆沈陽科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劉云;李琳;王金亮;;基于解釋結(jié)構(gòu)模型(ISM)的有效課堂教學影響因素體系分析[A];山地環(huán)境與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國地理學會2013年學術(shù)年會·西南片區(qū)會議論文集[C];2013年
4 潘國榮;楊箭標;;化學實驗在中學新課標教學中的功能探討[A];第二屆《化學教育》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5 周改英;;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問題與對策[A];第二屆《化學教育》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祝春蘭;網(wǎng)絡學習中自我監(jiān)控的結(jié)構(gòu)與影響因素[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鄧杉杉;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案例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3 張立忠;課堂教學視域下的教師實踐性知識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魏薇;教師課堂教學決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5 蓋立春;復雜性科學視野下的化學課堂“教學行為組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劉徑言;教師課程領導學校場域與專業(yè)基質(zhì)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徐紅;新政策背景下專家型教師素質(zhì)與行為標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8 姚利民;有效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9 楊翠蓉;小學數(shù)學專家教師和新教師教學過程中的認知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10 曾志嶸;高等醫(yī)學院校教師教學行為現(xiàn)狀及其對教學質(zhì)量影響的流行病學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常雪松;廣西高校大學生化學化工類論文及設計競賽的調(diào)查研究與優(yōu)化策略[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任爽;多媒體環(huán)境下數(shù)學教師教學行為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鄭彩華;高中化學課堂師生對話比較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用樓;基于教師發(fā)展的中職語文發(fā)展性課堂教學評價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隋慧誠;孔子的育人藝術(shù)及其現(xiàn)代價值[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楊冀平;高中地圖學習策略性知識的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石麗媛;中學生課堂沉默現(xiàn)象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8 劉微;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實驗室資源現(xiàn)狀和利用的調(diào)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鐵華;觀念為本視角下的《原電池》教學實踐調(diào)查[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黃建華;《實驗化學》中“實驗課題”教學模式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海明;行為概念辯難[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2 孫立仁;關(guān)于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聚類分析的實驗研究[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1994年03期
3 高明書;全國部分骨干教師個性特征的初步調(diào)查[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4 丁邦平;HPS教育與科學課程改革[J];比較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5 亢曉梅;師生課堂互動行為類型理論比較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6 劉儒德,倪男奇;論學生的科學本質(zhì)觀[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7 辛濤,申繼亮;論教師的教育觀念[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8 呂亮球;余青蘭;;英語教學中教學信念與教學行為探究[J];才智;2009年02期
9 楊乃林,劉廣潤,李慶福,張慶蘭;中學教師教學行為與教學成效的相關(guān)研究[J];渤海學刊;1997年03期
10 劉敬雯;;教師信念與英語課堂教學設計[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姚利民;有效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王棟;大學外語教師認知研究及其對教師發(fā)展的啟示[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3 張建瓊;課堂教學行為優(yōu)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尹筱莉;化學專家—新手教師課堂教學特質(zhì)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建華;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學行為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2 朱星昨;在物理學科教學中進行科學觀教育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3 寧波;啟發(fā)式與探究式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比較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王曉舟;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課堂教學行為與教師人口學變量之間關(guān)系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楊虹;中學語文有效教學行為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陳維霞;科學本質(zhì)觀的調(diào)查研究及對理科師范教育的啟示[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7 周春美;生態(tài)心理學方法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8 林瓊軼;義務教育階段教師教育信念、教育行為及其相互關(guān)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9 胡泊;幼兒教師關(guān)于早期閱讀教學的信念與教學行為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李迪;化學課堂教學板塊中的語言行為組合方式的個案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群;;幼師鋼琴教學中“臂、腕放松與手型保持”訓練的反思與再實踐[J];職教通訊;2007年08期
2 李毅鈞;我國女排二傳手“一字形”和“斜前形”兩種傳球手型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985年03期
3 葛寧;;試論“斜前型”傳球手型在教學中能否被應用[J];淮陰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03期
4 張藝迪;鋼琴初級教學中手型的訓練方法[J];天中學刊(駐馬店師專學報);1997年S1期
5 伍星;;鋼琴基本手型的功能要求與科學依據(jù)[J];校園歌聲;2009年10期
6 余娜瑋;;淺談鋼琴演奏中的手型訓練[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9年09期
7 何麗莎;;彈奏鋼琴時的手型保持[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年11期
8 Philip Ball,饒新華;分子手型引出的話題[J];世界科學;2000年10期
9 王木水;孟迎芳;;專家——新手型教師研究綜述[J];教學研究;2002年01期
10 李宜南;;排球常見錯誤動作及糾正辦法[J];學校體育;1988年05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烈;[N];音樂周報;2014年
2 曹康林;[N];經(jīng)理日報;2003年
3 江蘇新沂市第一中學 李勇;[N];中國體育報;2003年
4 王和余;[N];吉林日報;2003年
5 鞏小強;[N];音樂周報;2001年
6 本報記者 郭娟娟;[N];中國老年報;2014年
7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韓維東 劉要悟;[N];中國教育報;2013年
8 高麒詳;[N];今日信息報;2004年
9 陳;[N];計算機世界;2000年
10 金花;[N];中國有色金屬報;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耿嬋娟;基于關(guān)注階段理論的初中熟手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師歌;買手型服飾店鋪的品牌化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0年
3 李小剛;高中英語專家型和新手型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對比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2年
4 李瑞紅;新手型—熟手型高中化學教師課堂提問的比較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5 程大海;高中課堂教學中新手型教師與熟手型教師化學學習情景素材的選擇和呈現(xiàn)的個案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馬宏馳;新手型與專家型數(shù)學教師課堂教學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7 郭艷敏;高中專家與新手型數(shù)學教師課堂教學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9年
8 樓帥;專家與新手型科學教師課堂教學策略的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李琳瑤;新手—熟手型教師化學課堂教學行為對組合模式及教學時間分布特征的案例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10 施宇;新手型、成手型中學化學教師教學觀現(xiàn)狀的比較與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關(guān)鍵詞:化學課堂“教學行為對”及其組合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3225
本文鏈接:http://lk138.cn/jiaoyulunwen/ktjx/183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