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緬語人稱代詞格范疇的類型分析——兼以反觀上古漢語人稱代詞格范疇
發(fā)布時間:2024-06-06 03:20
文章通過34種藏緬語人稱代詞格范疇的描寫分析,指出藏緬語人稱代詞格范疇大體存在3種類型:分析式;分析式兼屈折式;粘著式。這3種形式中,第二種形式使用最多,反映了藏緬語人稱代詞格范疇3種類型并存、發(fā)展不平衡的狀態(tài)。并對各種類型進(jìn)行定位,指出藏緬語人稱代詞格范疇在不同語言中發(fā)展不平衡,存在層次性的特點,但其類型主要是分析式,兼有屈折式和粘著式,而有的語言的粘著式和屈折式來自詞匯的連音音變,是由分析式到屈折式的"逆向演變"。在此基礎(chǔ)上,通過藏緬語反觀上古漢語,指出上古漢語已經(jīng)是分析型語言,缺少形態(tài)變化,藏緬語北部語言人稱代詞格范疇保留較多的形態(tài)變化,可以看作上古漢語的前身。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題 解
二、藏緬語人稱代詞格范疇的共時分析
(一) 藏緬語人稱代詞格范疇的類型學(xué)分類
1.分析式
2.屈折式
(1) 單純使用韻母變化表示格語法意義的語言有爾蘇語、史興語和怒語。
(2) 單純使用聲調(diào)變化表示格語法意義的語言有阿昌語和基諾語。
(3) 聲母和韻母同時變化表示格語法意義的是羌語 (表5) 。
(4) 韻母和聲調(diào)同時變化表示格語法意義的語言有:
3.粘著式
(二) 藏緬語人稱代詞格范疇在不同數(shù)上的類別
三、藏緬語人稱代詞格范疇的類型學(xué)定位
(一) 藏緬語人稱代詞格范疇在不同語言中發(fā)展不平衡, 存在類型層次差異
(二) 藏緬語人稱代詞格范疇的類型主要是分析式, 兼有屈折式和粘著式類型
(三) 有的語言格范疇的粘著式和屈折式來自詞匯的連音音變, 是由分析式到屈折式的“逆向演變”
四、從藏緬語人稱格范疇反觀上古漢語
(一) 上古漢語人稱代詞格范疇的表現(xiàn)形式
(二) 藏緬語和上古漢語人稱代詞格范疇比較
五、結(jié) 論
本文編號:3990232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一、題 解
二、藏緬語人稱代詞格范疇的共時分析
(一) 藏緬語人稱代詞格范疇的類型學(xué)分類
1.分析式
2.屈折式
(1) 單純使用韻母變化表示格語法意義的語言有爾蘇語、史興語和怒語。
(2) 單純使用聲調(diào)變化表示格語法意義的語言有阿昌語和基諾語。
(3) 聲母和韻母同時變化表示格語法意義的是羌語 (表5) 。
(4) 韻母和聲調(diào)同時變化表示格語法意義的語言有:
3.粘著式
(二) 藏緬語人稱代詞格范疇在不同數(shù)上的類別
三、藏緬語人稱代詞格范疇的類型學(xué)定位
(一) 藏緬語人稱代詞格范疇在不同語言中發(fā)展不平衡, 存在類型層次差異
(二) 藏緬語人稱代詞格范疇的類型主要是分析式, 兼有屈折式和粘著式類型
(三) 有的語言格范疇的粘著式和屈折式來自詞匯的連音音變, 是由分析式到屈折式的“逆向演變”
四、從藏緬語人稱格范疇反觀上古漢語
(一) 上古漢語人稱代詞格范疇的表現(xiàn)形式
(二) 藏緬語和上古漢語人稱代詞格范疇比較
五、結(jié) 論
本文編號:399023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39902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