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碩博論文 > 社科碩士論文 >

基于加拿大非華裔成人初學者的初級漢字教學實踐報告

發(fā)布時間:2014-09-05 11:25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jié)選題的原因和意義
一、選題的原因
加拿大是一個以英語和法語為官方語言的多元文化國家。大多數加拿大學生是在英語環(huán)境下學習漢語的(魁北克省是法語環(huán)境)。由于地廣人稀,開設漢語課的學校主要集中在幾個人口較多的城市里,如多倫多、蒙特利爾、溫哥華、埃德蒙頓等。1988年加拿大政府通過了《多元文化法》后,漢語教學從只存在于華僑華人開辦的私立中文學校逐步擴展到加拿大的公共教育體系;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如人口和族裔分布,師資,對開設漢語課的爭取力度等),仍然只有少數省的少數公立學校開設了漢語課。這些漢語課大都沒有統(tǒng)一標準,小學、中學和大學的漢語課程也互不銜接,缺乏互動的平臺。例如,雖然1984年不列顛哥倫比亞省(British Columbia)為5-12年級設有漢語課程,其教育廳也在1998年頒布了中文課程指引(Integrated Resource Package),但實際開設的漢語課程的只有為數不多的幾所學校,絕大多數非華裔漢語學習者是從大學 g才開始正式學習漢語的。
.....................

第二節(jié)文獻綜述
—、漢字的本體研究概況
漢字的本體研究一直是中國大陸漢語言文字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漢字的特點之一就是字形、字音、字義的三位一體。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根據小篆字體歸納出的“六書”(象形、指示、會意、形聲、轉注、假借)最早地研究了漢字形、音、義之間的內在規(guī)律。自古至今,漢字因意義而構成形體,字形和音節(jié)之間有著對應關系。呂叔湘(1987)提出漢字是語素文字,是形、音、義的統(tǒng)一體。?朱志平(2002)認為漢字的本體是字形?,呂必松(2007)提出字形是“文字的形體結構”,字音是“形體結構所代表的發(fā)音”,字義是“形體結構和發(fā)音所代表的意思”。?漢字能夠直接表意,是因為漢字的音節(jié)能夠代表固定的意思,能夠用一個表意的漢字來記錄一個音節(jié)。④在字形與字音和字義的關系方面,周有光(1958)提出漢字是“綜合運用表意見表音兩種表達方法”的意音文字。⑤胡文華(2008)在《漢字與對外漢字教學》中提到漢字的特點時表示漢字“形音義之間的系統(tǒng)聯(lián)系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字形和音節(jié)對應的關系,字形和字義互生互映的關系充分體現了漢字的獨特性。
.........................

第二章加拿大非華裔成人漢語初學者漢字學習概況

第一節(jié)加拿大漢語教學模式概況
加拿大的漢語教學起始于19世紀后期的華文講習班,首家漢語私塾于1899年創(chuàng)辦(BC省Victoria市的樂群藝塾)。?歷史上,由于加拿大政府的民族同化政策,華文教育的發(fā)展艱辛而曲折。?加拿大華人的歷史被稱為是華人的血淚史,華人從一開始遭排斥和不公正的待遇到如今被主流社會接受走過了漫長而艱辛的150多年。1971年加拿大政府的多元文化政策出臺,這為加國各族裔的語言文化的發(fā)展提供了寬松自由的社會環(huán)境。目前,加拿大的漢語學校分為兩種:一種是“正規(guī)學校體系”,包括高等學校(大學和社區(qū)學院)和各省教育局下屬(公共教育體系中)的公立學校,從Kindergarten到Grade 12 (相當于中國大陸的學前班到高三)均可能設有漢語課程;另一種是“非正規(guī)學校體系”,包括周末中文學校、家庭中文班、教會中文班等。
...........................

第二節(jié)成人漢語教學概況
加拿大成人漢語教學主要包括高校開辦的正式學分課程、無學分課程,一些政府機構、企業(yè)機構聘請漢語教師開辦的短期漢語課程培訓以及個人開辦的漢語課堂和家庭輔導性質的成人漢語教學。由于非正式的培訓和個人輔導分布比較松散,下文就對正式的高校漢語課程在開設、規(guī)模、以及教材等方面作一概述。
正式的學分課程主要通過大學和學院的東亞系(East Asian Studies)、亞洲學(Asian Studies)、太平洋與亞洲學(Pacific Asian Studies)或現代語言系(Modem Languages)來進行,這些學分課程包括初級課程(可供全校學生選修),也包括部分大學的漢語專業(yè)的中高級課程。由于人口、師資、族裔分布不均,加拿大大學、學院的漢語教育規(guī)模相差很大。表1是筆者根據加拿大全國中文教學資料庫?和有些院校官網整理出來的加國大學、學院學分課程的師生人數概況:
.........................

第三章 教學設計與實踐 ............33-43 
第一節(jié) 背景調查 ...............33-36 
一、納奈莫(Nanaimo)非華裔成人初級漢語漢字教學概況 ..........33-34 
二、學生基本情況 ..................34-36 
第二節(jié) 教學設計與實踐 .............36-43 
一、教學目標 .................36 
二、教學原則 ...............36-37 
三、教學內容 ..................37 

四、教學實踐 ..............37-43 

 

第四章 課程教學效果調查與分析

第一節(jié)調査的目的
本教學設計是教學途徑方面的一個嘗試。教學設計的重點是按照漢字難易的規(guī)律,配合教材中的詞匯、語法教學,即圍繞教材話題,采用單字教學與語境教學相結合的方法來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習者的識字能力和用字詞造句的能力。目的是減輕學習者負擔,增加興趣,激發(fā)初學者重視漢字學習、幫助擺正漢字學習的態(tài)度。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分析學習者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的效果,調查研究發(fā)現學習者漢字學習態(tài)度,發(fā)現一些加拿大成人學習者在入門階段實際運用的有效漢字學習策略。
.........................

結論

第一節(jié)非華裔成人漢語漢字教學實踐回顧
筆者回顧了十二次課堂實踐,在對前文學生書面語料描述及問卷訪談數據分析加以總結之后發(fā)現了幾個問題:
一、學生經歷了 “通過學習漢字來學漢語”的途徑,對漢字和漢語之間的特殊關系有了認識,意識到學字和學詞兩個過程的統(tǒng)一有助于理解漢字的造字方法和表詞方式,從而感悟到漢語學習的特殊性。領會了漢字和漢語的特殊關系之后,學習漢字的必要性變得明朗起來,從而主動地通過單字學習來導出詞匯學習和應用訓練。三個月的課堂學習,當然還有課下的不懈努力,不但成功地教會自己會認、會用一百個左右的漢字,而且最重要的是逐漸領會了一種有益于漢字學習的理念和方式。喬認識到了本教學設計的理念并在訪談中加以概括:"The instructor's approach is to provide exposure to a good deal of material,butto focus students' efforts to leam characters on only a few characters at a time".路易談到教學效果時說道:“with this method, it worked very well for me because Icould focus on the core characters that you expected us to reproduce, and I canrecognize them and more characters when reading the dialogues in our textbook".
二、學生不但對漢語和漢字有了了解,而且通過探索自己的學習策略加強了對自己的了解。作為成人學習一門語言,最大的挑戰(zhàn)莫過于忘記已學過的詞匯。成功地運用漢字記憶策略來理解和記憶具體的漢字,需要學生個性化自己的記憶術,經過個人思考創(chuàng)造出最有效的策略。學完十二節(jié)課后,學生都能夠主動地從漢字與自己的關系去探求最佳記憶策略。雪麗在訪談中提到:"...asI'm more of a kinaesthetic learner, I like looking at patterns, adding my little stories,sometimes more than one. I found the experience of thinking about how I rememberChinese characters are interesting, enjoyable and helpful".喬在漢字學習過程中再次確認了自己的優(yōu)勢:“I am fortunate to have good working memory, strong verbalskills, and a tendency to second-guess anything I have done until I'm certain itscorrect"。
...................................
參考文獻(略) 

本文編號:870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870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fef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