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美土司文學作品風格的美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4-09-05 10:52
緒 論
從古至今,中國各民族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成為民族精神的象征和載體,目前經(jīng)過確認的少數(shù)民族有五十五個,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文化,它主要包括物質(zhì)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以其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充分地體現(xiàn)出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這些少數(shù)民族大半以上都在邊疆地域,其中人口規(guī)模達到百萬以上的民族但又不在邊疆的卻只有一個,這個民族便是土家族。 土家族是武陵山區(qū)的一個山地民族,總人口數(shù)量約為 8,353,912 人,在中國的 55 個少數(shù)民族中排名第七位。土家族人自稱為“畢茲卡,自漢族人大量遷入后,“土家”做為族稱才開始出現(xiàn)。主要居住在云貴高原東端余脈的大婁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圓 10 萬余平方公里區(qū)域,其中湘、鄂、渝、黔四省市接壤的武陵山脈的高山地帶分布得較多,尤其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nèi)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利川等八個縣市的土家族人數(shù)在總人口中的占比較大。在土家族歷史上,曾經(jīng)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存在過土司制度,并影響著土家族聚居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土司時期,土家族聚居地區(qū)存在著大小數(shù)十個土司,其中容美土司雄踞一方,實力較強,影響較大,即使到了容美土司沒落時期,雍正皇帝仍然認為:“楚蜀各土司,惟容美最為富強”[1]。
.........
容美在史書上有確切記載是在元至大元年(公元 1308 年左右),歷史上也稱柘溪,古代人們也稱其為容米[2]。容米部落在分支上屬于古代的巴人廩君種,他們起初生活在容米洞中,活動區(qū)域是在天池河口,也就是今長陽自治縣的清江南地區(qū),此后經(jīng)由天河池,途經(jīng)現(xiàn)在的五峰,直到遷徙至今鶴峰縣附近,建立了第二個容米洞,這也是史書上所記載的“新容米洞”[3]。他們祖祖輩輩都在這里生息繁衍。元朝統(tǒng)治以后,容米部落改為受姓沿襲,田氏為其世襲姓氏。容美土司經(jīng)過十幾代的世襲傳承,到末代的田旻如,傳承了 23 位司主[4]。 容美土司位于今天的湖北省西南地區(qū),明末清初,文化、經(jīng)濟、軍事等達到鼎盛時期,疆域面積達 7000 多平方千米,包括今天的恩施鶴峰縣和巴東縣以南(主要是野三關)的大部分地區(qū),建始縣和恩施市的清江南部地區(qū),湖南省的桑植縣和石門縣與其相接的區(qū)域,以及長陽和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的部分區(qū)域。直到清朝雍正年間土司制度改為流官制時,疆域此時才有所縮小,主要集中分布在四關(東百年關、西七峰關、南大崖關、北鄔陽關)、四口(洞口、三岔口、三路口、金雞口),疆域總面積縮小到 4000 平方公里范圍。明太史嚴首升(一名守升)論及容美地緣時說:“地連荊蜀稱才藪,天接西南散締霞。”
........
第 1 章 容美土司文學概述
1.1 容美土司文學概述
土司統(tǒng)治時期是土家這個民族形成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期。談到土司文學,首先就不能不說到土司制度,這是歷史上土家族地區(qū)獨具特色的政治制度。最早的土司制度可以從遠古時代進行追溯,它初步萌芽于唐朝的羈縻州縣,成型于元代。《來鳳縣志•土司志》云:“盤古以來,虞之有苗,商之鬼方,漢之西南夷,介居雜處于五溪六詔之間,保有疆土,自相君長,視王朝德政之盛衰、兵力之強弱以為叛附,由來久矣。自莊王滇,而秦開五尺道,為置吏之始。及漢設都尉縣屬,令自保就,為置郡縣之始。唐初,溪洞蠻酋歸順者,世授刺史,置羈縻州縣,隸于都督府,為援世職之始。宋參唐制,析其種落,大者為州,小者為縣,又小者為洞,其酋皆世襲。宋室既微,諸司擅治其土,遍設官吏,盡布籍屬,威福自恣矣。元置軍民府、土州、土縣,設官如府、州、縣,其法略備。前明踵元故事,更與約束。”[9],它大約記述了土司制度慢慢形成與發(fā)展的線索。從三代的時候到現(xiàn)在,“介居雜處于五溪六詔之間”,“自相君長”的土著部落,經(jīng)過秦朝時置吏,漢朝時建郡、唐朝時羈縻約束,元朝在這些基礎上,又對土司制度的等級、管制及與中央王朝的關系等各個方面,進行了補充與修改,使土司制度得到進一步的完善。明代則是土家族地區(qū)土司最強盛的時期。
.........
1.2 容美土司文學代表:《田氏一家言》
因為經(jīng)過長時間的人間滄桑,兵荒戰(zhàn)亂,許多田氏作品不是湮滅殆盡,就是蟲蠹簡殘,流傳至今的《田氏一家言》,已經(jīng)部分殘缺不全,但仍有詩歌 503 首,文 17 篇。此外,現(xiàn)今在《長樂縣志》與《宜昌府志》等史籍中外還有大量其他田氏文人的作品。容美土司文學作為容美土司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以其鮮明的語言、文字、詩歌、茶藝等不同的形式表現(xiàn)了土家族人的內(nèi)心世界和容美土司時代的社會生活,以及豐富多彩的土家族文化,充分地展現(xiàn)了土漢民族融合的獨特藝術魅力!短锸弦患已浴纷鳛槿菝劳了疚膶W的代表性詩文,是明末清初改土歸流前后容美土司十一代人十六位作家創(chuàng)作的詩文總集,上至明代嘉靖、萬歷,清代順治、康熙年間七代十一位作家的作品,下至清代嘉慶、道光、同治、光緒年間四代五位作家的作品。前后歷時 340 年左右,既是容美土司文學藝術寶庫的珍品,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現(xiàn)存詩集 18 卷,格律詩 1100 多首,加上散文、論著50 余篇共 30 余萬字!短锸弦患已浴肥侨菝劳了疚膶W的核心部分,與《田氏世家》、容陽《田氏族譜》構成容美土司文學的主體。
..........
第 3 章 《田氏一家言》文本分析 ........... 23
3.1 《田氏一家言》的主要內(nèi)容 ........... 23
3.2 《田氏一家言》的藝術特色 ........... 30
第 4 章 容美土司文學的地位及啟示 .......... 34
4.1 容美土司文學的地位 .......... 34
4.2 容美土司文學現(xiàn)象的啟示 .......... 36
第 3 章 《田氏一家言》文本分析
3.1 《田氏一家言》主要內(nèi)容
五百年基業(yè)世襲相承,三百年容美土司文化代代相傳。文起屈宋,詩效陶李,千首詩篇起自嘉隆盛世;容美辭章,遍及荊楚瀟湘!短锸弦患已浴,可以說它是從明末至清代改土歸流前后容美土司 11 代人 16 位作者的作品,《田氏一家言》這樣一部家族詩集,它作為容美土司文學的核心部分,與《田氏世家》、容陽《田氏族譜》、《容美紀游》構成容美土司文學的主體。詩歌作品涉及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和美學內(nèi)蘊,體現(xiàn)著土司王族詩人痛苦坎坷的心路歷程,這種歷程所展現(xiàn)出的是一種大起大落波瀾壯闊的寬廣胸懷以及藝術審美情操,其中浸潤的是具有濃厚鄉(xiāng)土特質(zhì)的民族文化,涵納的是鄂西南這古樸山地獨特的民族風情,這歷程演繹了漢土文化交融相匯的悠久史事,折射出了中華大民族文化中生存與進取中執(zhí)著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識。《田氏一家言》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作為一種具有特定的地域性、民族性、時代性的文學現(xiàn)象,為我們對當時土家族一系列活動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線索和材料對我們深度發(fā)掘土司文化,全面整理和研究土司文學,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
結語
本文立足于容美土司文學的發(fā)展與界定,以《田氏一家言》為例,首先回顧來容美土司文學的起源和發(fā)展,讓我們看到容美土司文學曾經(jīng)有過非常輝煌的歷史,接著介紹了在容美土司在文學鼎盛期間出現(xiàn)了一個家族詩人多達十六人之多的、歷經(jīng)六代百年而長盛不衰作家群及大量傳世的優(yōu)秀作品,使我們對容美土司文學中的先進文化思想有了足夠的認識,再接著深入分析了《田氏一家言》主要內(nèi)容和藝術魅力,使我們對容美土司的客觀存在有著強烈的認同感,最后論述了研究容美土司文學的地位和這種獨特的土司文學現(xiàn)象的啟示,有著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特別是容美土司文學中的的積極文化思想是現(xiàn)代土家人必須繼承和發(fā)揚的,它將是實現(xiàn)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潛在支撐。 職是之故,我們對容美土司文學的研究還在進行著,但很顯然,前面的路依然漫長而艱辛,我們還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
參考文獻(略)
本文編號:8696
從古至今,中國各民族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成為民族精神的象征和載體,目前經(jīng)過確認的少數(shù)民族有五十五個,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創(chuàng)造了文化,它主要包括物質(zhì)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以其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充分地體現(xiàn)出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這些少數(shù)民族大半以上都在邊疆地域,其中人口規(guī)模達到百萬以上的民族但又不在邊疆的卻只有一個,這個民族便是土家族。 土家族是武陵山區(qū)的一個山地民族,總人口數(shù)量約為 8,353,912 人,在中國的 55 個少數(shù)民族中排名第七位。土家族人自稱為“畢茲卡,自漢族人大量遷入后,“土家”做為族稱才開始出現(xiàn)。主要居住在云貴高原東端余脈的大婁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圓 10 萬余平方公里區(qū)域,其中湘、鄂、渝、黔四省市接壤的武陵山脈的高山地帶分布得較多,尤其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nèi)的來鳳、鶴峰、咸豐、宣恩、利川等八個縣市的土家族人數(shù)在總人口中的占比較大。在土家族歷史上,曾經(jīng)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存在過土司制度,并影響著土家族聚居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土司時期,土家族聚居地區(qū)存在著大小數(shù)十個土司,其中容美土司雄踞一方,實力較強,影響較大,即使到了容美土司沒落時期,雍正皇帝仍然認為:“楚蜀各土司,惟容美最為富強”[1]。
.........
容美在史書上有確切記載是在元至大元年(公元 1308 年左右),歷史上也稱柘溪,古代人們也稱其為容米[2]。容米部落在分支上屬于古代的巴人廩君種,他們起初生活在容米洞中,活動區(qū)域是在天池河口,也就是今長陽自治縣的清江南地區(qū),此后經(jīng)由天河池,途經(jīng)現(xiàn)在的五峰,直到遷徙至今鶴峰縣附近,建立了第二個容米洞,這也是史書上所記載的“新容米洞”[3]。他們祖祖輩輩都在這里生息繁衍。元朝統(tǒng)治以后,容米部落改為受姓沿襲,田氏為其世襲姓氏。容美土司經(jīng)過十幾代的世襲傳承,到末代的田旻如,傳承了 23 位司主[4]。 容美土司位于今天的湖北省西南地區(qū),明末清初,文化、經(jīng)濟、軍事等達到鼎盛時期,疆域面積達 7000 多平方千米,包括今天的恩施鶴峰縣和巴東縣以南(主要是野三關)的大部分地區(qū),建始縣和恩施市的清江南部地區(qū),湖南省的桑植縣和石門縣與其相接的區(qū)域,以及長陽和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的部分區(qū)域。直到清朝雍正年間土司制度改為流官制時,疆域此時才有所縮小,主要集中分布在四關(東百年關、西七峰關、南大崖關、北鄔陽關)、四口(洞口、三岔口、三路口、金雞口),疆域總面積縮小到 4000 平方公里范圍。明太史嚴首升(一名守升)論及容美地緣時說:“地連荊蜀稱才藪,天接西南散締霞。”
........
第 1 章 容美土司文學概述
1.1 容美土司文學概述
土司統(tǒng)治時期是土家這個民族形成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時期。談到土司文學,首先就不能不說到土司制度,這是歷史上土家族地區(qū)獨具特色的政治制度。最早的土司制度可以從遠古時代進行追溯,它初步萌芽于唐朝的羈縻州縣,成型于元代。《來鳳縣志•土司志》云:“盤古以來,虞之有苗,商之鬼方,漢之西南夷,介居雜處于五溪六詔之間,保有疆土,自相君長,視王朝德政之盛衰、兵力之強弱以為叛附,由來久矣。自莊王滇,而秦開五尺道,為置吏之始。及漢設都尉縣屬,令自保就,為置郡縣之始。唐初,溪洞蠻酋歸順者,世授刺史,置羈縻州縣,隸于都督府,為援世職之始。宋參唐制,析其種落,大者為州,小者為縣,又小者為洞,其酋皆世襲。宋室既微,諸司擅治其土,遍設官吏,盡布籍屬,威福自恣矣。元置軍民府、土州、土縣,設官如府、州、縣,其法略備。前明踵元故事,更與約束。”[9],它大約記述了土司制度慢慢形成與發(fā)展的線索。從三代的時候到現(xiàn)在,“介居雜處于五溪六詔之間”,“自相君長”的土著部落,經(jīng)過秦朝時置吏,漢朝時建郡、唐朝時羈縻約束,元朝在這些基礎上,又對土司制度的等級、管制及與中央王朝的關系等各個方面,進行了補充與修改,使土司制度得到進一步的完善。明代則是土家族地區(qū)土司最強盛的時期。
.........
1.2 容美土司文學代表:《田氏一家言》
因為經(jīng)過長時間的人間滄桑,兵荒戰(zhàn)亂,許多田氏作品不是湮滅殆盡,就是蟲蠹簡殘,流傳至今的《田氏一家言》,已經(jīng)部分殘缺不全,但仍有詩歌 503 首,文 17 篇。此外,現(xiàn)今在《長樂縣志》與《宜昌府志》等史籍中外還有大量其他田氏文人的作品。容美土司文學作為容美土司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以其鮮明的語言、文字、詩歌、茶藝等不同的形式表現(xiàn)了土家族人的內(nèi)心世界和容美土司時代的社會生活,以及豐富多彩的土家族文化,充分地展現(xiàn)了土漢民族融合的獨特藝術魅力!短锸弦患已浴纷鳛槿菝劳了疚膶W的代表性詩文,是明末清初改土歸流前后容美土司十一代人十六位作家創(chuàng)作的詩文總集,上至明代嘉靖、萬歷,清代順治、康熙年間七代十一位作家的作品,下至清代嘉慶、道光、同治、光緒年間四代五位作家的作品。前后歷時 340 年左右,既是容美土司文學藝術寶庫的珍品,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現(xiàn)存詩集 18 卷,格律詩 1100 多首,加上散文、論著50 余篇共 30 余萬字!短锸弦患已浴肥侨菝劳了疚膶W的核心部分,與《田氏世家》、容陽《田氏族譜》構成容美土司文學的主體。
..........
第 3 章 《田氏一家言》文本分析 ........... 23
3.1 《田氏一家言》的主要內(nèi)容 ........... 23
3.2 《田氏一家言》的藝術特色 ........... 30
第 4 章 容美土司文學的地位及啟示 .......... 34
4.1 容美土司文學的地位 .......... 34
4.2 容美土司文學現(xiàn)象的啟示 .......... 36
第 3 章 《田氏一家言》文本分析
3.1 《田氏一家言》主要內(nèi)容
五百年基業(yè)世襲相承,三百年容美土司文化代代相傳。文起屈宋,詩效陶李,千首詩篇起自嘉隆盛世;容美辭章,遍及荊楚瀟湘!短锸弦患已浴,可以說它是從明末至清代改土歸流前后容美土司 11 代人 16 位作者的作品,《田氏一家言》這樣一部家族詩集,它作為容美土司文學的核心部分,與《田氏世家》、容陽《田氏族譜》、《容美紀游》構成容美土司文學的主體。詩歌作品涉及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和美學內(nèi)蘊,體現(xiàn)著土司王族詩人痛苦坎坷的心路歷程,這種歷程所展現(xiàn)出的是一種大起大落波瀾壯闊的寬廣胸懷以及藝術審美情操,其中浸潤的是具有濃厚鄉(xiāng)土特質(zhì)的民族文化,涵納的是鄂西南這古樸山地獨特的民族風情,這歷程演繹了漢土文化交融相匯的悠久史事,折射出了中華大民族文化中生存與進取中執(zhí)著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識。《田氏一家言》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作為一種具有特定的地域性、民族性、時代性的文學現(xiàn)象,為我們對當時土家族一系列活動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線索和材料對我們深度發(fā)掘土司文化,全面整理和研究土司文學,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
結語
本文立足于容美土司文學的發(fā)展與界定,以《田氏一家言》為例,首先回顧來容美土司文學的起源和發(fā)展,讓我們看到容美土司文學曾經(jīng)有過非常輝煌的歷史,接著介紹了在容美土司在文學鼎盛期間出現(xiàn)了一個家族詩人多達十六人之多的、歷經(jīng)六代百年而長盛不衰作家群及大量傳世的優(yōu)秀作品,使我們對容美土司文學中的先進文化思想有了足夠的認識,再接著深入分析了《田氏一家言》主要內(nèi)容和藝術魅力,使我們對容美土司的客觀存在有著強烈的認同感,最后論述了研究容美土司文學的地位和這種獨特的土司文學現(xiàn)象的啟示,有著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特別是容美土司文學中的的積極文化思想是現(xiàn)代土家人必須繼承和發(fā)揚的,它將是實現(xiàn)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潛在支撐。 職是之故,我們對容美土司文學的研究還在進行著,但很顯然,前面的路依然漫長而艱辛,我們還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
參考文獻(略)
本文編號:869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86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