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邏輯論文 >

崔清田邏輯思想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0-25 03:00
   崔清田是我國當代著名的邏輯學者,在中國邏輯史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崔清田致力于邏輯學教學與科研工作,對于中國邏輯史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同時,在推進兩岸邏輯以及中國邏輯史與國際交流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本文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崔清田本人的簡介以及對于崔清田邏輯思想主要內容和研究現(xiàn)狀的概述。第二部分對崔清田邏輯思想進行探賾,分為五章,也是本文最主要的內容。對于崔清田邏輯思想,本部分主要涉及崔清田的邏輯觀、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內容三個方面。1、崔清田明確提出了邏輯與文化相聯(lián)系的多元邏輯觀,并給出了支持這種觀點的理論和實踐依據(jù)。2、崔清田在總結“據(jù)西釋中”方法存在缺點的基礎之上,明確提出對中國邏輯史的研究方法應采取比較法和文化闡釋方法,并依據(jù)這種方法對中國邏輯史的內容進行研究。3、比較邏輯研究和名學、辯學研究。崔清田的比較邏輯研究主要集中于墨家邏輯與亞里士多德邏輯之間,在比較的過程當中運用前面所述的兩種方法。比較法的關鍵是要和過去的比附法完全區(qū)分開來,比附的核心在于求同,而比較的核心在于求異,把比較的雙方看成平等的主體對待。文化闡釋的方法運用則是對這種對比結果的不同進行原因解釋,把兩種邏輯置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進行分析。這個比較的過程可以看成是兩種不同的層次,其一是對兩種邏輯本體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比較,其二是對兩種邏輯背后思維方式的不同進行了比較,這是崔清田比較邏輯研究中最鮮明的特點。在名學、辯學研究方面,崔清田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對名學、辯學內容進行梳理,同時,也厘清了名學、辯學與歐洲邏輯的關系。第三部分對于崔清出邏輯思想研究進行評述。崔清田對于中國邏輯史研究內容的理解和研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把邏輯與文化問題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引起了大家對邏輯與文化問題更多角度的探索。雖然這些角度還存在不成熟的地方,但只要大膽假設,仔細求證,在不同的方向上進行研究,中國邏輯史研究的方法和內容一定會越來越清晰。本文是對崔清田中國邏輯史方面的內容進行研究。筆者立足崔清田的著作,力求對其研究內容進行全面的梳理。在梳理的過程中,對崔清田中國邏輯史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進行細致闡述,并在闡述的過程中嚴格區(qū)分不同的層次,進而使內容更具條理性。同時,評論了崔清田中國邏輯史研究內容和方法的價值和影響。
【學位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B81-0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導言
    一、崔清田簡介
    二、崔清田邏輯思想的主要內容和研究現(xiàn)狀
第一章 崔清田的邏輯觀---邏輯的多和一
第二章 崔清田中國邏輯史的研究方法之一——比較法
    一、中國邏輯史研究中“據(jù)西釋中”方法的缺陷
    二、邏輯的共同性與特殊性
    三、比較與比附
第三章 崔清田中國邏輯史的研究方法之二---文化闡釋
    一、邏輯與文化
    二、邏輯對文化的影響
    三、歷史分析與文化詮釋
第四章 崔清田比較邏輯思想研究
    一、兩種邏輯的歷史文化背景的比較
    二、兩種邏輯的比較
第五章 崔清田的名學與辯學研究
    一、名學與辯學的梳理
    二、名學、辯學與歐洲邏輯關系的厘清
結語
    一、崔清田邏輯思想的貢獻
    二、崔清田邏輯思想研究之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清田;;“中國邏輯”名稱困難的辨析——“唯一的邏輯”引發(fā)的困惑與質疑[J];邏輯學研究;2009年02期

2 崔清田;墨家邏輯與亞里士多德邏輯的比較研究[J];南開學報;2002年06期

3 王克喜;;中國邏輯史比較研究之反思[J];南京社會科學;2007年12期

4 金岳霖;論不同的邏輯[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41年00期

5 張晴;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古代名辯學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6 崔清田;中國邏輯與中國傳統(tǒng)倫理思想——儒家誠信思想解讀[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7 趙誠;武際可;;力學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發(fā)展之命運——武際可先生訪談[J];社會科學論壇;2006年06期

8 孫中原;墨家邏輯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9 劉邦凡;;中國邏輯的近代復興與未來發(fā)展[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10 鞠實兒;;論邏輯的文化相對性——從民族志和歷史學的觀點看[J];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01期



本文編號:285536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ljx/285536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544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