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地區(qū)超高性能混凝土鋼橋面鋪裝研究和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0-12-12 06:08
通過試驗研究水及外加劑對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工作性能、力學性能及收縮的影響,確定了UHPC的生產配合比。由斜板試驗驗證UHPC應用于橋面鋪裝的可行性,并由此進一步說明了保濕養(yǎng)護對UHPC的重要性。結合塔里木大橋橋面鋪裝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最終實現(xiàn)了采用常規(guī)混凝土攪拌站工業(yè)化生產UHPC,并采用料斗進行澆筑。UHPC工作性能良好、無鋼纖維結團現(xiàn)象,通過簡單振搗即可密實填充模板,高溫蒸養(yǎng)后,其力學性能滿足設計指標要求。
【文章來源】:公路. 2020年10期 第140-144頁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橋跨立面布置示意
圖1 橋跨立面布置示意主梁采用輕型疊合梁結構,由流線形扁平鋼箱梁+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面板組成。鋼梁頂板最大縱坡為2.495%,并設置1.5%的雙向橫坡。超高性能混凝土鋪裝體系從上到下依次為磨耗層、黏結層、超高性能混凝土層、鋼橋面板,如圖3所示。磨耗層采用改性瀝青混凝土SMA10,厚30mm;黏結層采用高黏高彈改性瀝青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厚度為50mm,性能指標要求見表1。兩者之間采用剪力釘連接,栓釘規(guī)格為?13mm×35mm,縱橫向間距均為150mm,局部進行加密;鋼筋規(guī)格為?10mm,縱橫向間距均為37.5mm,栓釘及鋼筋網布置如圖4所示。
主梁采用輕型疊合梁結構,由流線形扁平鋼箱梁+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面板組成。鋼梁頂板最大縱坡為2.495%,并設置1.5%的雙向橫坡。超高性能混凝土鋪裝體系從上到下依次為磨耗層、黏結層、超高性能混凝土層、鋼橋面板,如圖3所示。磨耗層采用改性瀝青混凝土SMA10,厚30mm;黏結層采用高黏高彈改性瀝青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厚度為50mm,性能指標要求見表1。兩者之間采用剪力釘連接,栓釘規(guī)格為?13mm×35mm,縱橫向間距均為150mm,局部進行加密;鋼筋規(guī)格為?10mm,縱橫向間距均為37.5mm,栓釘及鋼筋網布置如圖4所示。3 UHPC配合比確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綜述[J]. 黃祥,劉天舒,丁慶軍. 混凝土. 2019(09)
[2]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備關鍵技術及其工程應用實踐[J]. 劉建忠,韓方玉,林瑋,沙建芳,張倩倩,張麗輝,萬赟. 江蘇建材. 2019(03)
[3]混凝土超早期收縮試驗與模擬[J]. 高原,張君,韓宇棟. 硅酸鹽學報. 2012(08)
碩士論文
[1]硫酸鹽影響聚羧酸減水劑與混凝土組成材料相容性的機理研究[D]. 萬煜.重慶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12000
【文章來源】:公路. 2020年10期 第140-144頁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部分圖文】:
橋跨立面布置示意
圖1 橋跨立面布置示意主梁采用輕型疊合梁結構,由流線形扁平鋼箱梁+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面板組成。鋼梁頂板最大縱坡為2.495%,并設置1.5%的雙向橫坡。超高性能混凝土鋪裝體系從上到下依次為磨耗層、黏結層、超高性能混凝土層、鋼橋面板,如圖3所示。磨耗層采用改性瀝青混凝土SMA10,厚30mm;黏結層采用高黏高彈改性瀝青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厚度為50mm,性能指標要求見表1。兩者之間采用剪力釘連接,栓釘規(guī)格為?13mm×35mm,縱橫向間距均為150mm,局部進行加密;鋼筋規(guī)格為?10mm,縱橫向間距均為37.5mm,栓釘及鋼筋網布置如圖4所示。
主梁采用輕型疊合梁結構,由流線形扁平鋼箱梁+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面板組成。鋼梁頂板最大縱坡為2.495%,并設置1.5%的雙向橫坡。超高性能混凝土鋪裝體系從上到下依次為磨耗層、黏結層、超高性能混凝土層、鋼橋面板,如圖3所示。磨耗層采用改性瀝青混凝土SMA10,厚30mm;黏結層采用高黏高彈改性瀝青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厚度為50mm,性能指標要求見表1。兩者之間采用剪力釘連接,栓釘規(guī)格為?13mm×35mm,縱橫向間距均為150mm,局部進行加密;鋼筋規(guī)格為?10mm,縱橫向間距均為37.5mm,栓釘及鋼筋網布置如圖4所示。3 UHPC配合比確定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超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綜述[J]. 黃祥,劉天舒,丁慶軍. 混凝土. 2019(09)
[2]超高性能混凝土制備關鍵技術及其工程應用實踐[J]. 劉建忠,韓方玉,林瑋,沙建芳,張倩倩,張麗輝,萬赟. 江蘇建材. 2019(03)
[3]混凝土超早期收縮試驗與模擬[J]. 高原,張君,韓宇棟. 硅酸鹽學報. 2012(08)
碩士論文
[1]硫酸鹽影響聚羧酸減水劑與混凝土組成材料相容性的機理研究[D]. 萬煜.重慶大學 2011
本文編號:2912000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12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