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激勵方式選擇對企業(yè)非效率投資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17 13:36
程度不一的非效率投資依舊是我國企業(yè)的投資常態(tài),而高管往往是企業(yè)投資的直接決策者,設計適宜的薪酬契約來激勵他們提高企業(yè)投資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2006年以來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開始對高管使用股權激勵,而股票期權和限制性股票是最常用的激勵方式。根據最優(yōu)契約理論,這兩種激勵方式均能通過讓高管與股東之間的利益趨于一致,以達到減少委托代理問題提高企業(yè)投資效率的效用。但同時它們在本質上和法規(guī)上是存在著諸多差異的,那么這些差異是否對企業(yè)投資效率產生不同影響呢?基于上述問題,本文選取2006-2016年間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分為投資不足股票期權組、投資不足限制性股票組、投資過度股票期權組以及投資過度限制性股票組,進行傾向得分匹配與多元回歸來研究限制性股票與股票期權對企業(yè)非效率投資的影響差異。本文實證結果如下:一是股票期權的實施與企業(yè)投資不足和投資過度均呈現顯著負相關關系,說明實施股票期權能抑制企業(yè)非效率投資;二是限制性股票的實施與企業(yè)投資不足呈現顯著正相關關系,與企業(yè)投資過度無顯著關系,說明實施限制性股票會加劇企業(yè)投資不足也不能緩解企業(yè)投資過度。研究表明相較于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權更能緩解企業(yè)非效率投...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關于企業(yè)非效率投資的文獻回顧
1.2.2 關于股權激勵的文獻回顧
1.2.3 關于股權激勵與企業(yè)投資效率的文獻回顧
1.2.4 文獻述評
1.3 研究方法與結構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結構安排
第2章 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效率投資與非效率投資
2.1.2 股權激勵方式
2.2 理論基礎
2.2.1 信息不對稱理論
2.2.2 委托代理理論
2.2.3 最優(yōu)契約理論
2.2.4 管理層權力理論
2.2.5 人力資本理論
2.2.6 風險理論
第3章 研究假設與研究設計
3.1 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的區(qū)別分析
3.1.1 兩種激勵方式的本質區(qū)別
3.1.2 我國制度下兩種激勵方式的區(qū)別
3.2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3.2.1 股權激勵方式對企業(yè)投資過度的影響
3.2.2 股權激勵方式對企業(yè)投資不足的影響
3.3 變量定義
3.3.1 被解釋變量
3.3.2 解釋變量
3.3.3 控制變量
3.4 傾向得分匹配設計
3.5 模型設計
3.6 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第4章 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4.1 選擇不同股權激勵方式的公司差異性分析
4.2 樣本分析
4.2.1 股權激勵樣本分析
4.2.2 非效率投資樣本分析
4.2.3 樣本分組
4.3 傾向得分匹配結果分析
4.3.1 匹配結果
4.3.2 均衡性檢驗結果
4.4 描述性統計
4.5 相關性分析
4.6 多元回歸分析
4.7 穩(wěn)健性檢驗
第5章 政策建議
5.1 給公司的建議
5.1.1 完善公司治理環(huán)境
5.1.2 設計適宜的股權激勵方案
5.1.3 健全人才培養(yǎng)與評價機制
5.2 給監(jiān)管部門的建議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A 攻讀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股權激勵、代理成本與公司業(yè)績——基于兩種代理成本的中介效應檢驗[J]. 屈恩義,朱方明. 湖湘論壇. 2017(03)
[2]產業(yè)政策、融資約束與企業(yè)投資效率[J]. 張新民,張婷婷,陳德球. 會計研究. 2017(04)
[3]股權激勵與高管離職——基于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 陳健,劉益平,邱強. 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 2017(03)
[4]股權激勵計劃:工具還是面具?——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工具選擇與現金股利政策[J]. 陳紅,郭丹. 經濟管理. 2017(02)
[5]供給側改革視角下國有資本投資效率研究——基于FHP模型的實證分析[J]. 吳泓,陳少暉. 東南學術. 2017(01)
[6]宗教影響、控股股東與過度投資:基于中國佛教的經驗證據[J]. 杜興強,蹇薇,曾泉,,摤. 會計研究. 2016(08)
[7]高管人員股權激勵與公司非效率投資:抑制或者加劇?[J]. 陳效東,周嘉南,黃登仕. 會計研究. 2016(07)
[8]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投資效率及優(yōu)化研究——以寧夏為例[J]. 楊彬,馬曉棟. 西部金融. 2016(06)
[9]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式選擇偏好——基于激勵對象視角的研究[J]. 肖淑芳,石琦,王婷,易肅. 會計研究. 2016(06)
[10]高管股權激勵、產權性質與投資現金流敏感性[J]. 張敦力,王艷華. 證券市場導報. 2016(05)
本文編號:2922133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關于企業(yè)非效率投資的文獻回顧
1.2.2 關于股權激勵的文獻回顧
1.2.3 關于股權激勵與企業(yè)投資效率的文獻回顧
1.2.4 文獻述評
1.3 研究方法與結構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結構安排
第2章 相關概念界定及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界定
2.1.1 效率投資與非效率投資
2.1.2 股權激勵方式
2.2 理論基礎
2.2.1 信息不對稱理論
2.2.2 委托代理理論
2.2.3 最優(yōu)契約理論
2.2.4 管理層權力理論
2.2.5 人力資本理論
2.2.6 風險理論
第3章 研究假設與研究設計
3.1 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的區(qū)別分析
3.1.1 兩種激勵方式的本質區(qū)別
3.1.2 我國制度下兩種激勵方式的區(qū)別
3.2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3.2.1 股權激勵方式對企業(yè)投資過度的影響
3.2.2 股權激勵方式對企業(yè)投資不足的影響
3.3 變量定義
3.3.1 被解釋變量
3.3.2 解釋變量
3.3.3 控制變量
3.4 傾向得分匹配設計
3.5 模型設計
3.6 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第4章 實證檢驗與結果分析
4.1 選擇不同股權激勵方式的公司差異性分析
4.2 樣本分析
4.2.1 股權激勵樣本分析
4.2.2 非效率投資樣本分析
4.2.3 樣本分組
4.3 傾向得分匹配結果分析
4.3.1 匹配結果
4.3.2 均衡性檢驗結果
4.4 描述性統計
4.5 相關性分析
4.6 多元回歸分析
4.7 穩(wěn)健性檢驗
第5章 政策建議
5.1 給公司的建議
5.1.1 完善公司治理環(huán)境
5.1.2 設計適宜的股權激勵方案
5.1.3 健全人才培養(yǎng)與評價機制
5.2 給監(jiān)管部門的建議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A 攻讀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股權激勵、代理成本與公司業(yè)績——基于兩種代理成本的中介效應檢驗[J]. 屈恩義,朱方明. 湖湘論壇. 2017(03)
[2]產業(yè)政策、融資約束與企業(yè)投資效率[J]. 張新民,張婷婷,陳德球. 會計研究. 2017(04)
[3]股權激勵與高管離職——基于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 陳健,劉益平,邱強. 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 2017(03)
[4]股權激勵計劃:工具還是面具?——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工具選擇與現金股利政策[J]. 陳紅,郭丹. 經濟管理. 2017(02)
[5]供給側改革視角下國有資本投資效率研究——基于FHP模型的實證分析[J]. 吳泓,陳少暉. 東南學術. 2017(01)
[6]宗教影響、控股股東與過度投資:基于中國佛教的經驗證據[J]. 杜興強,蹇薇,曾泉,,摤. 會計研究. 2016(08)
[7]高管人員股權激勵與公司非效率投資:抑制或者加劇?[J]. 陳效東,周嘉南,黃登仕. 會計研究. 2016(07)
[8]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投資效率及優(yōu)化研究——以寧夏為例[J]. 楊彬,馬曉棟. 西部金融. 2016(06)
[9]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式選擇偏好——基于激勵對象視角的研究[J]. 肖淑芳,石琦,王婷,易肅. 會計研究. 2016(06)
[10]高管股權激勵、產權性質與投資現金流敏感性[J]. 張敦力,王艷華. 證券市場導報. 2016(05)
本文編號:2922133
本文鏈接:http://lk138.cn/jingjilunwen/qihuoqq/2922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