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縣道路改擴建工程的PPP融資模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6-30 16:52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及城市化步伐的加速,各地基礎設施的建設資金的需求量缺口越來越大。為了應對資金短缺的困局,國務院陸續(xù)出臺了許多的基礎設施融資的政策,其中PPP融資模式就是得到地方政府普遍應用的創(chuàng)新模式,已逐漸成為了各地最重要的融資模式之一。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融資模式也稱為公私合營的融資模式,是指政府方與私人機構之間為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而建立起的合作關系。為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L縣政府不斷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于2017年正式啟動了 L縣道路改擴建工程。由于L縣政府當前財政資金不足,難以滿足L縣基礎建設資金的需要,因此需要社會閑置資本的參與進行項目投資建設,另外,為提高本項目建設的質(zhì)量和效率,L縣政府已批準應用PPP的融資模式進行道路改擴建工程。政府和社會資本依法以平等合作的方式進行PPP融資,可以進一步加快轉(zhuǎn)變政府職能,激發(fā)社會資本活力,完善社會公共產(chǎn)品和服務的配置,讓居民更早、更多、更好的享受公共產(chǎn)品和服務。因此,對PPP融資模式的研究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論文以L縣道路改擴建工程的PPP融資項目為研究對象,通過文獻分析和案例研究,以及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旨在探討L縣道路改擴建工程的PPP融資項目可能存在的風險,并提出保障項目有效運行的建議,探討針對我國行之有效的基礎設施PPP融資模式。本文首先對L縣道路改擴建工程運用PPP融資項目的背景及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對PPP融資模式的基本內(nèi)容進行深度解析,從理論角度介紹了 PPP的融資原理,包括財政分權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和委托代理理論。隨后在案例分析的基礎上,揭示了 L縣采用PPP融資項目進行道路改擴建工程中存在制度不規(guī)范、政府與社會資本存在利益沖突及面臨著不同的風險,并提出了針對以上問題及風險可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政府職能及有效防范項目風險的措施對PPP融資項目的有效運行加以保障。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商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F283
本文編號:2735559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商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F28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孔紅枚;;PPP融資模式各階段風險因素分析[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0年11期
2 靳麗賢;董曉宏;;PPP融資模式風險分析[J];中華建設;2008年04期
3 王雪青;喻剛;邴興國;;PPP項目融資模式風險分擔研究[J];軟科學;2007年06期
4 萬冬君;王要武;姚兵;;基礎設施PPP融資模式及其在小城鎮(zhèn)的應用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06年06期
5 張勇,郝壽義;應用PPP融資模式促進城市基礎建設發(fā)展[J];生產(chǎn)力研究;2004年11期
本文編號:2735559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27355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