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基礎教育論文 >

2013年總目錄

發(fā)布時間:2016-09-09 10:05

  本文關鍵詞:技術支持下的基礎教育信息資源公共服務均等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2013年總目錄

作者:教育研究雜志社   2014年11月10日

﹒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若干思考…………………………………………………楊銀付14

以十八大精神為指導 推進教育事業(yè)科學發(fā)展……………………………程斯輝 黃 儉24

﹒專題研究﹒

整體構建大中小學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劉彭芝 周建華 張建林158

教育夢助圓中國夢(筆談)

  學有所教、學有所成、學有所用………………………………………………張 力44

  深化教育改革,成就中國教育夢想……………………………………………石中英46

  百年教育改革的啟示……………………………………………………………周洪宇48

教育質量國家標準及其制定………………………中國教科院教育質量標準研究課題組64

加強綜合改革 平穩(wěn)涉過教育改革“深水區(qū)”………………………………………鐘秉林74

教育率先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國家現(xiàn)代化的必然選擇

——紀念鄧小平“三個面向”題詞30周年……………………………………史秋衡94

第三次工業(yè)革命與人才培養(yǎng)模式變革…………………………………周洪宇 鮑成中104

教育現(xiàn)代化的本質與評價——我們需要什么樣的教育現(xiàn)代化…………………褚宏啟114

探索發(fā)展人民教育之路——毛澤東社會主義教育思想的主題………鄭大華任青124

﹒熱點聚焦﹒

2012中國教育研究前沿與熱點問題年度報告…………………………………本刊編輯部29

教育學研究的熱點與重點

——對2012年度人大復印報刊資料《教育學》轉載論文的分析與展望…宣小紅等221

大學章程建設與現(xiàn)代大學制度創(chuàng)新(筆談)

大學章程應有效推動高校內部治理結構調整…………………………………林 群950

大學章程要體現(xiàn)多元利益主體訴求……………………………………………賈玉明952

大學章程制定需要理清幾對矛盾關系………………………………康翠萍 劉振旭954

大學章程制定應有理論、政策和實踐依據(jù)…………………………金 丹 李廣海956

中國教育公平指標體系研究之探討…………………………孫 陽 楊小微 徐冬青10111

﹒教育基本理論﹒

別樣的歷史敘事:作為一個研究領域的教育影像……………………毛毅靜 丁 鋼110

比較教育的學科特性與教育理論的“本土化”………………………褚遠輝 輝進宇116

獎勵的教育意蘊及實踐……………………………………………………………李 鷹120

新中國成立以來教育基本理論的發(fā)展與貢獻(筆談)

重大成就:教育基本理論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柳海民 王 澍233

本土生長:教育基本理論的創(chuàng)生之路………………………………………姚玉香236

理論思維:教育基本理論的發(fā)展之鑰………………………………………周 霖239

實踐導引:教育基本理論的存在價值………………………………………林 丹241

教育與文化——關于文化教育的哲學思考…………………………………………孟建偉34

比較教學論:21世紀比較教育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領域…………………………丁邦平312

近十年來我國教育研究方法的分析與反思……………………………姚計!⊥跸惭320

改革開放后我國教育學科在社會科學中的影響力分析

——以《中國社會科學》刊發(fā)的教育學術論文為例……………曾天山 滕 瀚411

當代中國教育學研究:廣義現(xiàn)象學的認識論透視……………程從柱 吳秋芬 周 采54

教育理論研究的量化與技術化路徑

——科學計量學方法與技術在教育理論研究中的應用…蔡建東 汪基德 馬 婧617

教育史研究的人學探索…………………………………………………王彥力 李麗麗624

教育自身:教育學學科立場與理論的基石………………………………………馮向東710

教育過程的界定及其生成特性的詮釋…………………………………黃 平 李太平718

論生活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邏輯關系…………………………………………………項賢明84

回到原點:論教育的學術傳統(tǒng)……………………………………………………劉旭東810

懷特海的認識論及其對中國教育學發(fā)展的啟示………………………楊 麗 溫恒福816

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價值探析…………………………………………………………田道勇825

學科的內在建構路徑與知識運行機制……………………………………………龔怡祖912

社會網絡分析在教育研究領域的應用

——基于教育類核心期刊刊文的評述……………………………鐘柏昌 李 藝925

善待兒童“愛智慧”的天性——兒童哲學教育的意義初探……………………龐學光1010

教育價值分類研究………………………………………………………楊志成 柏維春1018

論“教育學”概念在中國的早期形成………………………………侯懷銀 張小麗1111

從二元性轉向二重性:教育研究的方法論突破………………………………郝德永1122

教育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的基礎作用……………………………………………劉貴華1210

教育研究方法的內在邏輯……………………………………………程嶺王嘉毅1218

論學生自主性……………………………………………………………熊川武江 玲1225

﹒德育﹒

道德教育的“‘精神’形態(tài)”與“中國形態(tài)”…………………………………樊 浩244

德育目標應有的要求:民族精神與世界精神統(tǒng)一………………………………班 華254

德育敘事之“阻隔”問題探究……………………………………………………李西順259

美德是否可教——論蘇格拉底的德性教化……………………………張濟洲 黃書光476

論網絡游戲對青少年法律意識的影響…………………………………劉亞娜 高英彤482

現(xiàn)代學校德育環(huán)境的生態(tài)建構……………………………………………………馮秀軍5104

試論公民正義感的培育……………………………………………………………鞠玉翠1173

﹒教育史﹒

因襲國故·規(guī)撫歐學·獨見創(chuàng)獲——孫中山的文化自覺及其中庸教育哲學…于建福1126

論孟子對孔子德育思想的傳承與弘揚…………………………………馮文全 馮碧瑛1131

古希臘與古中國道德譜系溯源及比較——“地緣文明”的視角…于洪波 向海英2133

大學校長與大學發(fā)展……………………………………………………………賀國慶3135

先秦儒家之“禮”與我國教育的教化功能………………………………………于 偉4118

孔子的辦學財物及來源…………………………………………………………王毓珣5144

古代書院教育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早期培養(yǎng)的啟示…………………………………傅首清6118

中國教育現(xiàn)代化運動中的中國化與美國化、歐洲化之爭

——1932年國聯(lián)教育考察團報告書《中國教育之改進》的文化價值觀及其反響

………………………………………………………………………………孫邦華7116

論高陽對中國近代教育的貢獻…………………………………………………金林祥8117

近代學生課堂生活的多維呈現(xiàn)…………………………………………………劉訓華9134

清末民國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的歷史審視……………………………………李海萍11135

“尋病源”與“讀方書”——《黃炎培考察教育日記》閱讀札記…………田正平12110

﹒教育心理﹒

基于積極心理學觀點的青少年網絡使用研究…………………………宋耀武 李宏利3120

我國高校教師工作倦怠的群體類型研究………………………王 鵬 高峰強 李 鷹(107

論學校心理輔導制度建設…………………………………………………俞國良 趙軍燕890

基于社會認知視角的碩士研究生學業(yè)滿意度影響因素模型構建

………………………………………………………………常正霞 楊 陽 鄭友芬896

論科學的性別教育…………………………………………………………………劉秀麗10127

大學生面眾恐懼現(xiàn)狀調查與矯治對策——基于西南地區(qū)的實證分析………王洪禮等10134

﹒教育信息化﹒

技術支持下的基礎教育信息資源公共服務均等化…………熊才平 楊文正 張文超11107

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xiàn)代化路徑探析……………………………………陳 琳 陳耀華11114

﹒課程與教學﹒

遵循規(guī)律,建設科學的基礎教育課程教材體系…………………………………羅偉其126

新課標思想品德教材存在的共性問題及對策分析………………………………單曉紅132

大學生課堂體驗對學習方式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多水平分析的結果

……………………………………………………………郭建鵬 楊凌燕 史秋衡2111

論“有根有翼”課程價值觀的構建——基于過程哲學與中國文化融合的視角…張曉瑜2120

生態(tài)學視角下的泛在學習環(huán)境設計………………………………………楊現(xiàn)民 余勝泉398

“以學習者為中心”理念下的大學生學習力培養(yǎng)…………………………………賀武華3106

回歸語文教學本色的課堂對話策略及實施………………………………………邢秀鳳3112

教學認識論的人道主義向度——生成論教學哲學的立場……………張廣君 孫 琳4105

多媒體學習與研究的基本問題——中美學者的對話……………………………劉世清4113

教學是麥金泰爾意義上的實踐嗎?………………………………………………程 亮5119

中小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省思與多元創(chuàng)新

——基于洋思、杜郎口、東廬等校課堂教學實踐的思考………時曉玲 于維濤5129

我國媒介識讀教育的發(fā)展與面臨的挑戰(zhàn)………………………………劉宣文 張英萍693

通過主題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理念、策略與實驗探索………祝新華 廖 先6101

教學對話之“道”的特殊性…………………………………………………………楊啟亮781

獲得·參與·知識創(chuàng)造——論人類學習的三大隱喻…………………曾文婕 柳 熙788

追問“學生學會了什么”——兼論三維目標……………………………………崔允漷798

教學理念向教學行為轉化的內隱機制……………………………………………段作章8103

多媒體學習的認知——傳播模型及其基本特征…………………………………李智曄8112

知識內容:基本蘊涵、教育價值與教學策略…………………………徐冰鷗 潘洪建9120

大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調查研究…………………………………………………任慶梅9128

學習科學與兒童情境學習——快樂、高效課堂的教學設計……………………李吉林1181

課堂研究的理論與方法(筆談)

課堂研究價值定位:以理論創(chuàng)新推動實踐變革…………………王 鑒 宋生濤1192

課堂研究的理論反思:范式的視角…………………………………………趙明仁1196

課堂研究方法:基本范式與路徑嬗變……………………………………李澤林1199

課堂研究的形式:從“各取所需”到“通力合作”……………………安富海11103

﹒教育經濟與管理﹒

學校規(guī)模調控的依據(jù)與改進對策…………………………………………傅維利 劉 偉144

新生代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的教育政策需求及政策制定方式的轉變………………楊穎秀153

就業(yè)結構性矛盾下的教育改革與調整…………………………辜勝阻 王 敏 李 睿512

教育數(shù)量與教育質量對農村居民收入影響的研究

——基于省級面板數(shù)據(jù)的實證分析………………………柳光強 鄧大松 祁 毓520

民間教育補償促進教育公平的機制探究……………………………………………李炳安530

我國各省份教育發(fā)展水平比較分析………………………………………………王善邁等629

我國現(xiàn)代學校制度建設的成就、問題與對策……………………………孫綿濤 王 剛1127

中國教育綜合發(fā)展水平研究…………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國教育發(fā)展報告課題組1232

﹒教育評價﹒

論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的成立…………………………………………………劉海峰138

家庭社會經濟地位對小學生成績預測效應的追蹤研究…………………任春榮 辛 濤379

影響學生學業(yè)成績的家庭與學校因素分析…………………………………………趙必華388

學校效能評價:一種評估中小學工作績效的工具…………………………………李永生7105

論教育評價專業(yè)化…………………………………………………………………李雁冰10121

﹒學前教育﹒

中國學前教育綜合發(fā)展水平研究…………………………………………劉占蘭 高丙成430

我國城鄉(xiāng)學前教育發(fā)展資源需求探析——基于學齡人口預測

………………………………………………………………張輝蓉 黃媛媛 李 玲560

規(guī)模與質量:集團化幼兒園發(fā)展的現(xiàn)實訴求……………………………但 菲 侯雨彤984

“省級統(tǒng)籌 以縣為主” 完善我國學前教育管理體制…………………龐麗娟 范明麗1024

﹒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國際化的若干思考…………………………………………………………周滿生165

“助成教育變革”的理論思考與行動推進………………………………王 升 潘新民169

義務教育縣域內校際均衡發(fā)展評價指標體系…………………王善邁 董俊燕 趙佳音265

論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方式的轉變…………………………………………姚永強 范先佐270

上;A教育公平的實證研究………………………………………………………陸 璟277

中小學校園環(huán)境的教育寓意性設計探究……………………………………………林 剛341

論普通高中的發(fā)展困境與政策取向…………………………………………………劉世清347

區(qū)域行政推動下的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趙德成354

化解義務教育擇校矛盾為什么這么難……………………………………邵澤斌 張樂天438

論以專業(yè)服務理念完善教研組織架構………………………………………………秦 磊446

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國家標準研究………………“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標準研究”課題組536

義務教育不同類型學校績效工資政策執(zhí)行分析……………………………………李孔珍546

試論教育局長參與教育改革的實踐邏輯…………………………………閻亞軍 鄔小撐553

均衡發(fā)展義務教育的理論內涵及實踐意蘊………………………………李宜江 朱家存659

我國綜合高中發(fā)展的現(xiàn)實問題與路徑選擇…………………………………………劉麗群665

我國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政策的演進邏輯與未來走向………………………………阮成武737

義務教育經費均衡現(xiàn)狀調查與對策分析……………………………………………武向榮746

高中階段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北京市“翱翔計劃”的思考與實踐…羅 潔754

“新機制”實施前后農村義務教育財政公平性研究…………………梁文艷 胡詠梅861

我國普通高中教育綜合發(fā)展水平研究……………………………………高丙成 陳如平958

論我國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質與價值定位……………………………………………張 華967

農民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問題及對策研究……………………劉俊貴 王鑫鑫972

學校特色建設:“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 …………………………………………楊九俊1029

專業(yè)學習共同體視角下的教研組建設——以北京市某區(qū)中學教研組為例……胡 艷1037

城鄉(xiāng)學校一體化管理的網絡組織形成、特征及研究路徑……………孟繁華陳 丹1240

區(qū)域內義務教育師資均衡配置:問題與破解……………………………………關松林1246

﹒高等教育﹒

知識形態(tài)視角下高校學科—專業(yè)—產業(yè)鏈的組織化治理………………胡赤弟 黃志兵176

博士畢業(yè)生互聘網絡中的院系分層與結構化特征

——基于部分物理學學者學緣的社會網絡分析………………………………張 斌184

論教授治學的理念與實現(xiàn)路徑……………………………………………別敦榮 唐世綱191

本科層次卓越會計人才培養(yǎng)標準研究與設計……………………………………王慶石等197

有關大學章程認識的若干問題………………………………………………………秦惠民285

高?冃Ч芾淼谋举|特征及其價值取向……………………………………………祁占勇292

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結構與產業(yè)結構適切性分析——以廣東省為例…吳開俊 王一博297

基于高校調查的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保障機制研究…………………………周文輝 李明磊359

大學本科教育目標的審視與建構……………………………………………………蔣亦華366

教育生態(tài)視域下的區(qū)域文化與特色大學建設………………………………………楊如安374

高等教育的應用性……………………………………………………………………王建華451

區(qū)域經濟結構與區(qū)域高等教育的多元發(fā)展………………………………劉劍虹 熊和平458

基于生涯資本理論的大學生可就業(yè)性3C模型及其特征…………………………于海波等567

責任自覺:大學自治理念的價值詮釋………………………………………………孫 茜575

從學銜到崗位:高校教師職務管理的內在邏輯……………………………………李志峰579

我國高校創(chuàng)業(yè)教育十年:演進、問題與體系建設……………李偉銘 黎春燕 杜曉華642

服務型區(qū)域教育體系的功能及其實現(xiàn)路徑………………………………………華長慧652

優(yōu)質高等教育資源獲得的階層差異狀況分析:19822010

——基于我國7所重點大學的實證調查……………………………………王偉宜761

大學內部治理結構的功能及其實現(xiàn)路徑………………………………郭 平 黃正夫768

大學知識生產方式景觀變化及其思考………………………………………………張 婕774

大學基礎研究創(chuàng)新文化環(huán)境問題的實證分析

——基于對40多位專家學者的訪談和60所高校的問卷調查

………………………………………………………………吳 楊 張海峰 何海燕830

教學學術能力:大學教師發(fā)展與評價的新框架………………………周光禮 馬海泉837

高等學校分類管理:內涵與具體內容……………………………………趙慶年 祁 曉848

現(xiàn)代大學發(fā)展的學術文化價值取向………………………………………………陳錫堅857

基于協(xié)整理論的我國研究生教育與經濟、科技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

……………………………………………………………袁本濤 王傳毅 馮柳青933

高等教育質量與高校畢業(yè)生起薪差異分析………………………………………鄧 峰942

大學精神是大學素質教育之魂…………………………………………郭大成 孫剛成1050

2012年高校績效評價研究報告……………………………………………………課題組1055

基于“雙因素”模型的大學創(chuàng)新機制研究………………………………馬健生 黃海剛1065

論中外合作辦學的質量建設……………………………………………林金輝 劉夢今1072

關于中國特色現(xiàn)代大學制度的理論認識………………………………張應強 蔣華林1135

我國大學和產業(yè)合作的戰(zhàn)略選擇和制度安排

——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高等教育宏觀政策的調整和創(chuàng)新…………………………薛二勇1144

本科生導師制:癥結與超越……………………………………………劉濟良 王洪席1153

高校改革的制約因素與路徑選擇………………………………………王卓君許慶豫1252

論高校創(chuàng)業(yè)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的融合……………………………………黃兆信 王志強1259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轉型的知識解讀………………………………………………毛亞慶1268

大學學術管理制度倫理建設芻論………………………………………韓延倫 劉煥陽1275

網絡視域下的大學組織特征與治理機制………………………………趙彥志 周守亮1284

﹒教師教育﹒

教師發(fā)展的客體性異化與主體性回歸………………………伍葉琴 李 森 戴宏才1119

90后”小學教育專業(yè)本科生教師職業(yè)認同感調查研究………………………蔡志凌3126

中小學教師課程價值取向調查研究……………………………………羅生全 靳玉樂489

論教師的教學倫理敏感性及其發(fā)展……………………………………鄭信軍 吳瓊瓊497

個性化教學的教師之維與建構……………………………………………………李偉5134

行業(yè)特色院校師資“雙送”建設研究與實踐

——基于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定位………………………………………李文冰5139

高校教師發(fā)展的機構建設與實施途徑…………………………………陳時見 李 英672

先賦認同、結構性認同與建構性認同——“師范生”身份認同探析…………趙明仁678

基于教師發(fā)展的教師信念:意蘊闡釋與實踐建構………………………………肖正德686

教師到底應該因何施教——基于技術現(xiàn)象學視角的分析………………………譚維智9102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教師職前培養(yǎng)模式:問題與對策………………………………陳偉強9112

各省份中小學教師發(fā)展水平比較研究…………………………………………楊曉琳等1084

自組織: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機制……………………………………陽 澤 楊潤勇1095

學區(qū)視角下教師繼續(xù)教育模式的改進………………………………宋海英 張德利10103

論教師專業(yè)道德的實踐品格……………………………………………………蘇啟敏11119

綜合大學教師教育發(fā)展的現(xiàn)實問題與路徑選擇…………………………………何 茜11129

覺者為師…葉文梓1297

我國師范生免費教育研究熱點的領域構成與拓展趨勢

——基于CNKI學術期刊20072012年文獻的共詞可視化分析……王庭照等12102

﹒繼續(xù)教育﹒

試論各級各類教育融入終身教育體系的時序……………………………劉 暉 湯曉蒙989

繼續(xù)教育發(fā)展的戰(zhàn)略轉型與推進策略………………………………………………王 建995

我國繼續(xù)教育綜合發(fā)展水平的區(qū)域比較研究…………………………王 紓 賴 立1165

﹒職業(yè)教育﹒

培養(yǎng)完滿的職業(yè)人——關于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的理論構思………………陳 鵬 龐學光1101

高職院校長質量文化領導力及其提升路徑………………………………………王振洪1108

我國職業(yè)教育學科自覺的思考…………………………………………肖鳳翔 唐錫海1113

破解新生代農民工高培訓意愿與低培訓率的困局

——從人力資本特征與企業(yè)培訓角度分析………………………和 震 李 晨2105

高職院!昂镁蜆I(yè)、難招生”現(xiàn)象分析——基于社會分層視角………………張瑤祥590

高職學生素質能力評價研究………………………………………………………李小娟596

中國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均衡測度與比較分析

——基于京津滬渝的實證調查…………………………………………………朱德全870

技術哲學的“經驗轉向”與中國職業(yè)教育發(fā)展……………………………文 靜 薛 棟883

公平視野下職業(yè)教育發(fā)展的環(huán)境建設與關系考量……………谷 峪 姚樹偉 王 冰978

職業(yè)教育課程地位的理性思考——基于宏觀政策的視角………………………徐國慶1044

﹒成人教育﹒

影響成人參與繼續(xù)教育的因素:勞動力市場結構視角……………………………王 蕊464

國際成人教育共識與我國成人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謝國東470

﹒民辦教育﹒

論民辦高校的公益性與營利性…………………………………潘懋元 別敦榮 石 猛325

非營利性民辦學前教育組織發(fā)展的機理、困境與對策……………………………郭 磊335

﹒民族教育﹒

少數(shù)民族學生國家認同的文化基因與教育場域…………………………………孫杰遠1291

﹒農村教育﹒

論我國新農村建設與農村教育布局調整…………………………………凡勇昆 鄔志輝728

﹒國際視野﹒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職業(yè)技術教育政策的話語演變

——基于N-Vivo的文本分析………………………………………滕 珺 李敏誼1139

美國教學設計師的培養(yǎng)及其特征

——以新墨西哥大學和印第安納大學為例………………………閆守軒 柳士彬1148

“后大眾階段”就學形態(tài)的國際比較……………………………………………胡成功2140

孩子:學校里的“陌生人”——新移民孩子在學校的體驗世界…[加]安娜·基洛娃4127

美國高!皩W生學習成果評估”的特點與啟示…………………………………黃海濤4138

國際教育援助的趨向轉變…………………………………………………………熊 淳4147

以學校支持組織改善教育公共服務——基于紐約市教育局的經驗……………陳珍國5148

中德職業(yè)教育公共財政支持機制的比較研究…………………………王直節(jié) 許正中6123

教師專業(yè)標準及其認證體系的開發(fā)

——以美國優(yōu)秀教師專業(yè)標準及認證為例………………………陳德云 周南照7128

中美高等教育捐贈稅收制度比較……………………………金榮學 張 迪 張小萍7136

高校學生投入:從理論到實踐……………………………………………………徐 波7147

英國新制博士學位的特色與啟示…………………………………………………胡欽曉8125

中外公共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性比較研究…………………………………………趙海利8133

法國高校與研究機構協(xié)同創(chuàng)新機制及其啟示…………………………張金!⊥蹙S明8142

讓每個幼兒都享有優(yōu)質教育

——《國際兒童教育協(xié)會全球指導性評估量表》述論…………余 璐 黃甫全9143

德國教育學傳統(tǒng)與教育學的自身邏輯

——訪談德國教育學家本納教授………………………………李政濤 巫 銳10142

內部問責制:美國公立高等院校問責制的重要轉向………………袁 瀟 徐 輝10149

國際比較視野下的中國人力資源競爭力研究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比較教育研究中心11143

當代西方課程理論的主要特點及其發(fā)展趨向………………………王牧華 靳玉樂11153

學習型領導力:模型及核心維度……………………………………菲利普·賀靈杰12118

美國院校研究的質量旨趣——基于高等教育問責制背景的歷史考察………蔡國春12129

美國演講教育的歷史、現(xiàn)狀與趨勢……………………………………………孫立恒12136

﹒學術隨筆﹒

永恒的道德無盡的思念

——寫在俄羅斯著名倫理學家季塔連科教授20周年忌辰………………朱小蔓5112

大學治理:交易費用經濟學的視角…………………………謝作詩 陳 剛 馬汴京1079

﹒爭鳴﹒

新中國真的發(fā)生了八次課程改革嗎?………………………謝 翌 馬云鵬 張治平2125

教育學屬于人文社會科學…………………………………………………王 鑒 姜振軍422

教育是效果之道也是結果之道——與郭思樂先生商榷………………張學敏 侯小兵6130

論高等教育外部關系規(guī)律理論的科學性

——與《理性的視角:走出高等教育“適應論”的歷史誤區(qū)》商榷

………………………………………………………………………劉志文 鄒曉平1157

﹒書評﹒

高校績效評價是對中國高校評估模式的積極探索

——兼評《高等學?冃гu價論》……………………………………………顧海良3148

情境教育:中國氣派的教育學派——評《李吉林和情境教育學派研究》……王燦明3150

鑒古知今繼往開來——評葉浩生主編《心理學通史》……………………周雪梅3152

“接著說”:探索教育學教材的創(chuàng)新之路——評《當代教育基本理論論綱》…馮建軍4159

人的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雙重觀照

——評《社會形態(tài)嬗變與人的發(fā)展進程研究》…………………………………王運敏6156

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前沿創(chuàng)新之作——評《心理學研究方法》………李 宇 王 沛6158

﹒校長論壇﹒

論新建本科院校的發(fā)展之路——基于大學文化視角………………………………汪明義587

﹒地方科研園地﹒

職業(yè)教育集團化體制改革路徑探索……………………………………胡堅達 王孝坤1154

治安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探討…………………………………………………………董少平2147

“育心”特色高中建設的研究………………………………祝長水 陳安!⊥醣緯3141

加強民辦高校大學生責任教育的實踐探索……………………………胡偉國 章志圖4154

高等醫(yī)學院校對非直管醫(yī)院實施知識管理的研究

——以溫州醫(yī)科大學為例…………………………………………………蘇 強等5154

從模式建構走向文化自覺

——“以學為本、有學無類”卓越課堂文化的理論與實踐

……………………………………………………………裴光勇 胡艷蓓 李繼星6138

以崗位創(chuàng)業(yè)為導向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研究與實踐

——以溫州大學為例……………………………………黃兆信 曾紀瑞 曾爾雷6144

課堂“學習共同體”教學模式的探索

——浙江工業(yè)大學《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建設的研究與實踐

………………………………………………………………………時長江 劉彥朝6150

城鄉(xiāng)教育互動發(fā)展聯(lián)盟模式研究——以成都市為例…………………柯 玲 趙 燕7155

教師教育發(fā)展理論探索與實踐創(chuàng)新(筆談)

教師教育一體化的內涵與實現(xiàn)路徑………………………………肖 瑤 陳時見8149

師范生從教信念教育的意義與實施途徑…………………………黃蓉生 白顯良8152

教師教育一體化課程體系及其實施保障…………………………何 茜 張學斌8154

教師專業(yè)能力訓練的體系構建與教學探索…………………………………劉義兵8156

教師教育協(xié)同機制的創(chuàng)建與實施…………………………………鄒紹清 陳 亮8158

依托科技創(chuàng)新競賽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杜 偵等9153

“小班精英化·三維立體大課堂”培養(yǎng)模式探索……………………………唐智松10156

G-U-S教師教育協(xié)同創(chuàng)新模式實踐探索

——以山東省教師教育改革為例……………………………李中國 辛麗春 趙家春12144

農業(yè)高職院!包c、線、面”三維度創(chuàng)業(yè)教育的實踐探索……………………謝志遠12149

﹒學術動態(tài)﹒

我國學校發(fā)展“力”的研究述評…沈曙虹2151

“基礎教育區(qū)域性發(fā)展的理論視野與實踐模式”學術研討會綜述……鄭 崴 高 瑜2157

推進中外合作辦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

——“中外合作辦學與高水平大學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

………………………………………………………………………林金輝 莫玉婉2159

實踐、實踐哲學與教育

——全國教育哲學專業(yè)委員會第十六屆學術年會綜述…………宋 鈺 朱曉宏3154

變革時代的價值教育和公民教育

——中國教育學會中青年教育理論工作者分會第21屆學術年會綜述…魏宏聚3156

城鄉(xiāng)教育統(tǒng)籌的國際經驗與本土實踐

——亞太地區(qū)教育學院院長高峰論壇綜述……………林克松 朱德全 李 鵬3158

探索教授治學完善現(xiàn)代大學治理

——“教授治學與大學治理”兩岸高端論壇述要………………………………羅海鷗9158


  本文關鍵詞:技術支持下的基礎教育信息資源公共服務均等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1215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chujiaoyulunwen/11215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519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