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評價對職業(yè)學校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基于優(yōu)秀課例的中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首都師范大學》 2007年
形成性評價對職業(yè)學校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
班瑩
【摘要】: 形成性評價描述了學生進步的整體情況,提供學生反饋來鞏固學習,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確定下一步的教學計劃及學生的學習計劃。這種評估方式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本文中所采用的是檔案夾的方式。 當今中等專業(yè)學校英語教學大綱中提出在評估方式上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并重的原則,但形成性評價由于種種原因,在各職業(yè)學校使用的并不廣泛。近年來,由于高中擴招等原因,職業(yè)學校的生源素質連年下降,給教學及管理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本次實驗研究的目的正是希望通過評估方式的變化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影響,從而解決實際教學中教與學的矛盾問題。本篇論文共分為五個章節(jié),內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簡介。介紹了形成性評價在職業(yè)學校的意義。 第二章:文獻回顧。闡述了教育學上對形成性評價的認識、以及形成性評價中檔案夾的相關理論知識。最后,介紹了青少年學習興趣方面的理論常識。文獻回顧為本文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實驗研究。提出研究問題,即形成性評價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和形成性評價是否可以改善師生關系;設計研究方案;具體講解研究步驟的實施;分析實驗結果。 第四章:研究結論。本次實驗的結論是形成性評價可以提高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師生關系。此外,本章總結了實驗中的經驗,找出實驗中的不足,為進一步的科學研究提供參考。 第五章:總結。全面總結本次研究活動,便于讀者從宏觀上回顧本次研究活動。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G712.0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顧燕;小學英語教師課堂即時評價對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帆,楊雅焗;當代教育心理學理論及其對外語教學的啟示[J];北方論叢;2003年02期
2 呂立杰;趙同友;;課堂評價的有效性反思與研究性功能轉向——兼談課堂學習研究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意義[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3 陳婉琳;熊德信;;課堂即場評價型教學評析與啟示——以中山大學夏紀梅教授教學藝術為例[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08年10期
4 梁杏娟;陳才锜;張武山;;新課程對高一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影響的調查[J];化學教育;2006年09期
5 姚仁環(huán);;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即時評價[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05年11期
6 李素枝;;中外教師英語課堂互動模式對比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7 蔡偉;;教師課堂評價質量標準研究[J];教育科學;2007年05期
8 張春莉;從建構主義觀點論課堂教學評價[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9 胡象嶺;物理學習興趣量表的設計與試測[J];課程.教材.教法;1996年02期
10 夏凌翔,張世宇,王振勇;高中生學習興趣結構的探索性因素分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2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余青蘭;交互性教學活動對于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2 楊海燕;課堂教學情景中教師言語評價行為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 陳成輝;中國教師“表揚”言語行為的實施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4 張艷;課堂評估方式及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影響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5 陳娜;高一物理課堂即時評價行為轉變的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5年
6 滕玉英;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課堂學習評價[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7 郭春鳳;教師角色行為對高中生外語學習興趣最具影響因素的調查[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張虹;提高課堂評價語言有效性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李默;情感因素對藝術類高中生英語學習的影響及應對策略[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10 姜芬;基于優(yōu)秀課例的中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二級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黃躍文;;論新課改下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China's Foreign Trade;2012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鄭志俠;關于高中數(shù)學課堂評價語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奇雄;;如何在職業(yè)學校里開展英語教學的幾點想法[J];海外英語;2010年06期
2 李偉娜;;職業(yè)學校PLC教學中的啟發(fā)式教學研究[J];職業(yè)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3 曹宇秋;;職業(yè)學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方法討論[J];現(xiàn)代營銷(學苑版);2011年06期
4 李崢;;淺談高職英語單詞教學[J];文教資料;2006年32期
5 吳冠能;;關于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教學方式的思考[J];新課程學習(教育學術);2009年06期
6 丁超;;職業(yè)學校平面設計課程的教學體會[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24期
7 任賓;;淺談如何上好新形勢下的技校德育課[J];價值工程;2011年06期
8 張潤民;;關于職業(yè)中學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職業(yè);2009年03期
9 陳靜;;利用形成性評價提高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興趣[J];中國成人教育;2009年06期
10 李海霞;;發(fā)揮職校生學習能動性 培養(yǎng)學習興趣[J];成才之路;2009年2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群育;;中等職業(yè)學校把課堂教學移到閱覽室的思考[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朱興德;;試論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職業(yè)教育的三次起伏(1927-1949)[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6)——中國教師教育史、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賴華;;抓好職業(yè)教育兩支隊伍建設,迎接職業(yè)教育美好春天[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三)[C];2009年
4 李鶴文;;密云縣職業(yè)學校學生自卑心理的分析與研究——職業(yè)學校進行成功教育的探索與嘗試[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孫海生;張長明;楊景懋;宋小波;;密云職業(yè)學校學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張亞芝;;職業(yè)教育應以社會需求為導向[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馬樹超;;完善職業(yè)教育體系條件保障的思考[A];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體系構建——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8 梁麗琪;;加強農村職業(yè)學校建設 構建農村和諧社會[A];“職業(yè)教育與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qū)”研討會暨第十三次職業(yè)教育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唐玉鳳;易長勝;;職技高師教育與中職教育銜接問題研究[A];科學發(fā)展 和諧社會 職教創(chuàng)新——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即墨市第一職業(yè)中專課題組;王聯(lián)軍;江守廣;;中等職業(yè)學校實行職業(yè)資格證書制度的調查分析及對策研究——教育部“十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職業(yè)學校實行職業(yè)資格證書制度的調查和研究》結題報告[A];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教育部重點課題《職業(yè)技術學校實行職業(yè)資格證書制度的調查和研究》山東課題組結題報告[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蔡朝陽 特約記者 宋明芳 通訊員 楊莉;[N];湖北日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王惜純;[N];中國質量報;2008年
3 杜建茹;[N];中華新聞報;2009年
4 記者 楊光玉 魏銀燕;[N];阿壩日報;2009年
5 記者 豐曼;[N];大同日報;2009年
6 通訊員 施琛 記者 潘一峰;[N];杭州日報;2010年
7 樂山市計算機學校校長 郭文秀 本報記者 黃巧娣;[N];樂山日報;2010年
8 采寫 鄒太貴 蔡顯金 徐莉麗;[N];成都日報;2009年
9 王敦寶;[N];江蘇經濟報;2001年
10 劉明顯 劉旭;[N];四川政協(xié)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黎健;廣西母親安全政策評價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2 張生;混合式學習環(huán)境下基于學習活動的形成性評價的理論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郝若平;家校合作:親師互動對學生學習品質與心理健康的影響[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4 王篤勤;環(huán)境適應型評價模型及其在大學英語評價中的應用[D];北京師范大學;2007年
5 賴小琴;廣西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高中學生科學素養(yǎng)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6 黃梅;基于三維目標的化學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7 王瑞;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檔案袋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劉輝;促進學習的課堂評價結果處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唐德海;大學課程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班瑩;形成性評價對職業(yè)學校學生學習興趣的影響[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2 欒尚清;形成性評價在中等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李冬梅;通過形成性評價培養(yǎng)職高生自我反思的學習習慣[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4 曹建春;形成性評價對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英語學習影響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5 吳琳琳;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綜合運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孫慧娟;形成性評價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劉思;形成性評價用于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聽力教學的實證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8 陳伊雪;形成性評價在初級漢語聽力課中的實踐與運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倪秋霞;初中語文學習形成性評價方法探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10 宮彩燕;“掌握學習”教學策略在排球普修課技術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關鍵詞:基于優(yōu)秀課例的中小學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89908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aoyulunwen/ktjx/189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