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70年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前輩學者群像
發(fā)布時間:2020-12-21 01:47
我國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奠基主要依靠20世紀30年代前出生的一批前輩學者。依據年齡和成長背景不同,可將課程與教學論前輩學者劃分為兩代。隨著課程與教學論學術隊伍逐漸實現(xiàn)新舊更替,這些前輩學者相繼離世,他們的名字似乎也逐漸被人們淡忘。在新中國成立70年的今天,回顧前輩學者的成長背景,追憶他們的職業(yè)生涯與學術人生,我們后輩當自覺、自省,銘記他們的開拓引領之功,繼承他們的學術思想,推進我國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未來發(fā)展。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科學(中英文). 2019年03期 CSSCI
【文章頁數(shù)】:16 頁
【文章目錄】:
引 言
一、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前輩學者的成長背景
(一)第一代學者的成長背景
1.幼學啟蒙,少年志學
2.大學攻讀,修習教育學
(二)第二代學者的成長背景
第一,南方籍學者明顯多于北方。
第二,大多數(shù)學者有跨專業(yè)學習的經歷。
第三,大學期間都經歷了顛沛流離的求學之苦。
二、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前輩學者的職業(yè)生涯
(一)第一代學者的職業(yè)生涯
1.新中國成立前在國內多所高校任教,開啟教學法研究
2.新中國成立后調整到新高校,成為教育學科的重要開拓者
3.改革開放后,重啟新的學術生涯
(二)第二代學者的職業(yè)生涯
1.新中國成立前后開始就職,開展教學法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2.改革開放后潛心學術研究,并擔任多種學術職務
三、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前輩學者的學術貢獻
(一)開展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理論研究,出版了大量學術研究成果
1.翻譯和引進國外課程與教學理論成果
2.開掘和闡釋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
3.探討和建構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基本范疇
(二)創(chuàng)建了國內第一批教學論專業(yè)學位點,培養(yǎng)了一大批課程論與教學論后備人才
(三)籌建了教育學領域專業(yè)學會,推動了課程與教學論的學術交流
結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為學術的人生——緬懷恩師王策三先生[J]. 郭華. 人民教育. 2018(05)
[2]田本娜教育學術思想探析[J]. 郭利萍. 中國教育科學. 2017(03)
[3]我的小學語文教育研究歷程[J]. 田本娜. 中國教育科學. 2017(03)
[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建制的歷程[J]. 吉標.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1)
[5]我國課程論重建的先驅者和奠基人——紀念陳俠先生誕辰100周年[J]. 呂達,劉立德. 課程.教材.教法. 2015(03)
[6]來自遠方的敬意:寫在顧明遠教授八十華誕之際[J]. 許美德,任玥. 比較教育研究. 2008(09)
[7]李秉德先生的教育思想——祝賀《李秉德教育文選》出版[J]. 郭戈. 教育研究. 1997(08)
本文編號:2928953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科學(中英文). 2019年03期 CSSCI
【文章頁數(shù)】:16 頁
【文章目錄】:
引 言
一、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前輩學者的成長背景
(一)第一代學者的成長背景
1.幼學啟蒙,少年志學
2.大學攻讀,修習教育學
(二)第二代學者的成長背景
第一,南方籍學者明顯多于北方。
第二,大多數(shù)學者有跨專業(yè)學習的經歷。
第三,大學期間都經歷了顛沛流離的求學之苦。
二、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前輩學者的職業(yè)生涯
(一)第一代學者的職業(yè)生涯
1.新中國成立前在國內多所高校任教,開啟教學法研究
2.新中國成立后調整到新高校,成為教育學科的重要開拓者
3.改革開放后,重啟新的學術生涯
(二)第二代學者的職業(yè)生涯
1.新中國成立前后開始就職,開展教學法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2.改革開放后潛心學術研究,并擔任多種學術職務
三、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前輩學者的學術貢獻
(一)開展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理論研究,出版了大量學術研究成果
1.翻譯和引進國外課程與教學理論成果
2.開掘和闡釋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
3.探討和建構課程與教學論學科的基本范疇
(二)創(chuàng)建了國內第一批教學論專業(yè)學位點,培養(yǎng)了一大批課程論與教學論后備人才
(三)籌建了教育學領域專業(yè)學會,推動了課程與教學論的學術交流
結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為學術的人生——緬懷恩師王策三先生[J]. 郭華. 人民教育. 2018(05)
[2]田本娜教育學術思想探析[J]. 郭利萍. 中國教育科學. 2017(03)
[3]我的小學語文教育研究歷程[J]. 田本娜. 中國教育科學. 2017(03)
[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課程與教學論學科建制的歷程[J]. 吉標.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1)
[5]我國課程論重建的先驅者和奠基人——紀念陳俠先生誕辰100周年[J]. 呂達,劉立德. 課程.教材.教法. 2015(03)
[6]來自遠方的敬意:寫在顧明遠教授八十華誕之際[J]. 許美德,任玥. 比較教育研究. 2008(09)
[7]李秉德先生的教育思想——祝賀《李秉德教育文選》出版[J]. 郭戈. 教育研究. 1997(08)
本文編號:2928953
本文鏈接:http://lk138.cn/jiaoyulunwen/jsxd/29289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