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多媒體教學手段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related research have developed rapidly, the era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has come, and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rapidly changing to all-around Chinese international teaching. In such an environment,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has become a common concern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he related research is becoming a hot spot,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disciplines and achieved significant teaching result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how to make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 play a better role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作者單位】: 天津師范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
【基金】:天津師范大學青年基金資助52WU1122
【分類號】:G434;H19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楊惠芬;張春平;;多媒體對外漢語教學——21世紀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手段[J];世界漢語教學;1999年02期
2 鄧重一;多媒體技術在大學實驗教學中的優(yōu)勢與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5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藍欽;;高校多媒體教學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7年08期
2 馬明;;多媒體技術環(huán)境下“交流一互動”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研究[J];才智;2010年08期
3 黃靜;向曉紅;;高校多媒體英語教學初探[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S1期
4 韓衛(wèi)國;;淺談流媒體課件在網(wǎng)絡教學中的優(yōu)勢[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4期
5 蔡永強;;《當代漢語學習詞典》配例分析[J];辭書研究;2008年03期
6 廖婷婷;;淺析影像資料在海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以雅蓋隆大學漢語教學為例[J];大家;2010年23期
7 孫曉明;;漢語作為第二語言語法教學的“交際化”問題[J];大家;2012年08期
8 張偉平;;對外漢語教材中初級階段共同語法項目選取情況的考察[J];大理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9 張傳立;;對外漢語初級階段教學中的同義詞問題[J];大理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10 譚樹深;呼漢衛(wèi);;多媒體技術在高等農(nóng)業(yè)院校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宏科;王慶芬;李光;;實驗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A];2007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劉甜;漢語空間極性詞組配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2 丁銀貞;韓國學生學習漢語語法的困難和對策[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陳晨;留學生漢語體標記習得的實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4 羅黎麗;五周歲漢語兒童的言語交際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5 唐智芳;文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蒙慧怡;澳大利亞中文教材《你好》的特點分析[D];暨南大學;2010年
2 任紫玉;對外漢語初級階段口語教學語境設計芻議[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3 白斯達;初級漢語核心語言點調(diào)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4 常晶晶;對外漢語初級階段存在句教學個案的調(diào)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蕾;蒙古國學生漢語比較句習得情況考察[D];吉林大學;2011年
6 陳春燕;對外漢語教學助詞“了”的選項與排序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7 劉海娜;初級漢語綜合課教材插圖研究與設計[D];暨南大學;2011年
8 張娟;對外漢語初級口語教材語音練習設置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9 付小琴;對外漢語初級教材語法點的選用與編排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10 鐘正嵐;對外漢語教學強調(diào)方式語法項目的選取與排序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楊開城,李文光;教學設計理論體系構想[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2 時曉玲;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核心——構建新型教學模式——訪李克東[J];現(xiàn)代教育技術;1998年03期
3 張普;論漢語信息處理技術與對外漢語教學[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1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晶;;情感因素與二語習得關系[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24期
2 斯琴;趙智蕓;;第二語言習得中語言遷移現(xiàn)象的研究[J];前沿;2006年03期
3 楊翼;李紹林;郭穎雯;田清源;;建立漢語學習者口語語料庫的基本設想[J];漢語學習;2006年03期
4 朱之紅;;情感因素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影響[J];石家莊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5 郝廣偉;楊連瑞;賴艷;;國外二語習得關鍵期研究的進展[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6 王燕;;第二語言習得中的母語遷移[J];重慶城市管理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7 楊冬蓮;;認識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的差異[J];時代文學(理論學術版);2007年07期
8 李精;;影響第二語言習得的幾個主要的因素[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8年01期
9 夏洋;;淺析第二語言習得過程中的語言遷移及其制約因素[J];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10 王凡;;影響第二語言習得的情感因素[J];商情(教育經(jīng)濟研究);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艷;;淺議第一語言習得和第二語言習得[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2 國輝;;認知因素在第二語言習得中的功能分析[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3 施家煒;;國內(nèi)漢語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二十年[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4 王建勤;高立群;;歐美學生漢字形音意識發(fā)展的實驗研究[A];對外漢語教學的全方位探索——對外漢語研究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5 豐國欣;;論二語習得的認知學科取向[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6 李軍;薛秋寧;;語際語用學對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的啟示[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尹春梅;;漢英主謂基本特征對比[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8 李開榮;;跨文化交際中英漢語言意識差異分析[A];第六屆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9 ;《語言與文化研究》征稿啟事[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七輯)[C];2010年
10 彭媛;;對外漢語量詞教學探索——以量詞“串”為例[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記者魯小彬;近代漢語第二語言教學史應成研究重點[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2 余冠仕;國際漢語教師標準發(fā)布[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石鋒 南開大學語言研究所;語言學:從卡片之學到數(shù)據(jù)之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中央民族大學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系 鐘進文 卓小清;新時期高校民族語課程設置的幾點思考[N];中國民族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豐國欣;第二語言認知協(xié)同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李恩華;“V到+NP、V在+NP”的句法語義漢韓對比研究及其理論應用[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3 薛常明;英語母語者對漢語非賓格動詞的第二語言習得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5年
4 蔣榮;基于社會文化理論的互動與第二語言學習者詞匯習得效應的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5 薛常明;英語母語者對漢語非賓格動詞的第二語言習得研究:檢驗“非賓格陷阱假設”[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5年
6 趙美娟;喬姆斯基的語言觀[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7 李琳;外國學生習得漢語語氣副詞調(diào)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閔子;韓漢空間維度詞對比研究[D];延邊大學;2012年
9 李航;外語課堂師生意義協(xié)商:互動與優(yōu)化[D];西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溫冬梅;輸出的注意功能促進語言形式習得的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2 周英梅;元認知對第二語言習得作用的影響[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3 李英俊;留學生習得漢語緊縮句式的調(diào)查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4 于春波;影響第二語言語音獲得年齡因素的研究綜述[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高寧;外國留學生習得漢語常用篇章銜接手段考察[D];北京語言大學;2006年
6 鄒華麗;外國留學生漢語復合趨向補語引申用法習得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劉迎春;關于情感因素對第二語言習得影響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8 陶桂鳳;第二語言習得中的石化現(xiàn)象[D];吉林大學;2004年
9 李傳燕;透明度對中高級水平韓國學習者理解漢語慣用語的影響[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10 劉兆靜;約束原則與漢語反身代詞的習得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208436
本文鏈接:http://lk138.cn/wenyilunwen/yuyanxuelw/2208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