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交互藝術場景研究
【學位單位】:杭州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J0
【部分圖文】:
學位論文該成為非藝術”、“人人都是藝術家”、“起了巨大的反響,掀起了藝術反思的熱潮,莎》(1919)等作品將現(xiàn)成品引進藝術領域慢慢去發(fā)現(xiàn)它的美,現(xiàn)成品是為了反對視覺用不著你去作美學的沉思、觀察,它是美學思考,杜尚推動藝術突破物品形式對視覺的解放了藝術在形式創(chuàng)作上的局限,推動了其衛(wèi)藝術潮流”的出現(xiàn),其中波普藝術、觀念術、大地藝術、激浪藝術等便是本著“反美進行了探索。正是在這些探索的藝術嘗試過藝術活動的主要形式與目的。
布魯斯·瑙曼《一百個生命與死亡》(OneHundredLiveandDie,1984)
2.3 兒玉幸子和竹野美奈子 《突出,流動》(Protrude,F(xiàn)low,200圖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sV7DrhlLMQ多感官的交互集中在多個感官在裝置空間中的沉浸感,一般會在展廳占間,在信息場景與顯示裝置融為一體的設計基礎上結合整個空間形成交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王超;;基于多感官體驗的新媒體交互藝術[J];工業(yè)設計;2015年10期
2 曾星;;探討博物館臨時展覽中的場景藝術[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4年10期
3 林鷹;;淺談博物館陳列設計中的場景藝術[J];福建文博;2014年01期
4 趙明杰;胡維平;;新媒體時代交互藝術的本質(zhì)——以裝置媒體藝術為例[J];美與時代(上);2014年01期
5 柴秋霞;;數(shù)字媒體交互藝術的沉浸式體驗[J];裝飾;2012年02期
6 許秀文;薄建業(yè);楊銘;郝勇;;淺析3D、全息、虛擬現(xiàn)實技術[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年13期
7 楊春時;;本體論的主體間性與美學建構[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姜毅;人本審計理論體系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2 王征;數(shù)碼交互藝術創(chuàng)作論[D];上海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潤澤;虛擬現(xiàn)實沉浸式藝術交互形式研究[D];西北大學;2018年
2 佘婧雯;新媒體語境下藝術展覽的交互性探究[D];湖北美術學院;2018年
3 黃嘉偉;移覺手法在新媒體交互藝術中的應用研究[D];廣州美術學院;2017年
4 張懿丹;全息體驗情境下新媒體藝術交互邏輯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7年
5 江楠;新媒體藝術的交互通感體驗探究[D];大連工業(yè)大學;2015年
6 劉思華;新媒體環(huán)境下藝術交互性的探討[D];大連工業(yè)大學;2015年
7 韓淑娟;認知心理學在包裝的交互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8 王曉宇;論新媒體藝術的審美交互主體性內(nèi)涵[D];山東大學;2012年
9 羅嵐;超視覺的體驗[D];湖北美術學院;2011年
10 黃利紅;情境,虛擬情境與教學設計[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893554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893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