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中的新疆雙語教育
本文關鍵詞: 多元文化 雙語教育 健康發(fā)展 出處:《新疆社會科學》2011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新疆的雙語教育需要突出多元文化的特點,文化的注入應貫穿在整個雙語教學、教師培訓的過程中,加大雙語教育理論研究的力度,深入調查雙語教育存在的問題,因地制宜地推進新疆雙語教育改革。
[Abstract]:Bilingual education in Xinjiang needs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culturalism. The injection of culture should run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bilingual teaching and teacher training, intensify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thoroughly investigat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bilingual education. To promote bilingual education reform in Xinjiang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作者單位】: 新疆自治區(qū)黨校文化學教研部;
【分類號】:H2;H10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徐杰舜,滕星;在田野中追尋教育的文化性格——人類學學者訪談之二十七[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付東明;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育視野中的語言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D];新疆師范大學;2007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燕萍;;論人名用字規(guī)律與社會和環(huán)境的關系[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2 唐玉環(huán);;變遷社會中的語言與人——重讀《馬橋詞典》[J];長沙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3 林倫倫;粵東閩語區(qū)語言生活的變化及趨向[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4 劉暉;李毅;;和而不同——全球化背景中的多元文化與多元文化教育透視[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5 周星;中國民族學的文化研究面臨的基本問題[J];開放時代;2005年05期
6 徐大明;;中國社會語言學的新發(fā)展[J];南京社會科學;2006年02期
7 常山;;論蒙古語科爾沁土語形成與演變[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8 謝曉明;;關注農民工的語言生活狀況[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6年04期
9 賀群;胡文華;;新疆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育回顧與反思[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10 曹起;;流行語語義變異分析[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姍澤;生育文化的田野調查與教育內涵分析[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2 蘇德;多維視野下的雙語教學發(fā)展觀[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3 歐文福;西南民族貧困地區(qū)的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fā)[D];西南大學;2006年
4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視野中的“維漢”雙語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5 長山;滿蒙書面語詞匯比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6 馬效義;新創(chuàng)文字在文化變遷中的功能與意義闡釋[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7 譚志松;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大學的使命[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8 孫國亮;小說日常話語的敘述表征[D];上海大學;2007年
9 奧其爾(Gongor Eldev-Ochir);蒙漢語顏色詞之國俗語義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10 張建勇;中古漢譯佛經反義詞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志魁;西部大開發(fā)中貢山縣獨龍族怒族傳統(tǒng)文化保存的教育策略初探[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黃筱瀛;雙語教育態(tài)度與民族文化認同[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3 付安權;東鄉(xiāng)族小學生漢語文學習困難與教學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廖冬梅;英語教育對漫水灣彝族的民族文化認同的促進作用[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王洪玉;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育的歷史及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6 樊斌;基于漢語語料庫的性別詞匯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7 曾慧;管窺“新新人類”網名[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8 李菁;論女性話語風格[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9 吐爾地布.賽拉依丁;維吾爾族中小學雙語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10 楊柳;語篇系統(tǒng)分析法[D];貴州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洪玉;;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育發(fā)展模式及其特征[J];甘肅高師學報;2006年04期
2 王錫宏;少數(shù)民族教育雙重性理論與實踐探索[J];貴州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3 湯奪先;論我國民族教育的優(yōu)惠政策[J];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4 武啟云;多元文化視野中的雙語教學[J];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5 朱崇先;雙語現(xiàn)象與中國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育體制和教學模式[J];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6 王鑒;我國民族教育政策體系探討[J];民族研究;2003年06期
7 岳志東;中國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學[J];內蒙古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1期
8 蘇德;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育研究綜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4年11期
9 李延福,拉本,項青朝加;文化的多元性與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學[J];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03期
10 馬依沙,劉文璞;對我國民族教育政策的回顧[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波;;論全球化過程中的雙語教育[J];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2 王遠新;中國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學研究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暨首屆國際雙語教學研討會總結[J];語言與翻譯;2000年04期
3 馮小釘;美國的雙語教育與雙語教育的政治性[J];世界民族;2004年01期
4 趙德忠;;新疆雙語教育的若干思考——在新疆雙語教育研討會上的講話[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5 馮娟;;中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雙語教育問題探析[J];民營科技;2011年05期
6 袁平華 ,俞理明;加拿大雙語教育與中國雙語教學的可比性[J];中國大學教學;2005年11期
7 吳小X;;簡論我國的雙語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07年23期
8 唐冬霞;;加拿大雙語教育對中國雙語教學的啟示[J];現(xiàn)代交際;2011年03期
9 張新蓮;;對雙語教學的認識與思考[J];文教資料;2006年29期
10 宋敏;;雙語教學模式探析[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雪英;;多元文化視域中的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育[A];和諧共生:2007年全國博士生(教育類)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劉玉彬;張樹安;宋敏;李曉梅;;民族高校多層次雙語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A];中國少數(shù)民族教育學會第一次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鄭洵;;對雙語教學的思考[A];都市型高等農業(yè)教育教學改革論文專輯[C];2007年
4 徐興旺;曾文革;許鴿;;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雙語教學研究[A];百川橫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6年
5 李宇明;;關于中小學“雙語教學”的思考[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6 崔延虎;;雙語教學與雙語教育的教育人類學審視[A];“首屆中國教育人類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吳英成;;新加坡多語環(huán)境下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A];第九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選[C];2008年
8 張春燕;;高校雙語教材采訪工作淺談[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蔡t如;;香港外籍兒童學習漢語初探[A];第五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C];1996年
10 陶黎銘;;對全球化背景下對外漢語教學的若干思考[A];百川橫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亞東 張付華;省民語辦到威寧自治縣調研雙語教育工作[N];貴州民族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孫利華;雙語教育“試水”有喜有憂[N];洛陽日報;2008年
3 王秀旭;對我省雙語教育的幾點思考[N];貴州民族報;2009年
4 通訊員 李治軍;疏勒 多措并舉提高雙語教育水平[N];喀什日報(漢);2009年
5 本報特派記者蘇軍亞;雙語教育抓“小”不能漏“大”[N];烏魯木齊晚報;2010年
6 馬戎;民族地區(qū)開展雙語教育必須堅持的幾個原則(下)[N];中國民族報;2011年
7 馬戎;民族地區(qū)開展雙語教育必須堅持的幾個原則[N];貴州民族報;2011年
8 記者特派張迎春;董新光委員致力推進新疆“雙語”工作[N];亞洲中心時報(漢);2011年
9 通訊員 陳俊龍;上山民族學校成全省首家學前雙語教育試點學校[N];畢節(jié)日報;2011年
10 陳雁萍;新疆伊寧:“雙語”教育結碩果[N];貴州民族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池東恩;朝漢雙語教育與語言使用研究[D];延邊大學;2010年
2 陳之權;新加坡教育分流下華文課程面對的問題與挑戰(zhàn)及改革策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3 寶樂日;土族、羌族語言及新創(chuàng)文字在學校教育領域使用發(fā)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4 趙建梅;培養(yǎng)雙語雙文化人:新疆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育的人類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崔東紅;新加坡的社會語言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6 陳亞鳳;中港新三地的語言規(guī)劃與新加坡本位小學語文課程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7 廖冬梅;新疆民漢雙語現(xiàn)象與新疆社會發(fā)展之關系[D];新疆大學;2006年
8 龍琪;理科雙語教學的實踐現(xiàn)狀與理論探討[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9 李英姿;美國語言政策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10 王洋;對維漢語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崢嶸;雙語教育及其對個人發(fā)展的影響[D];東南大學;2004年
2 李丹;拉祜族小學雙語教學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3 于蘇娜;多元文化視野下加拿大雙語教育探析[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姚金梅;新疆柯爾克孜族中小學雙語教育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7年
5 李潔;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錫伯族學校的雙語教育[D];新疆師范大學;2005年
6 金劵;雙語教育的文化資源整合功能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7 祁偉;和田地區(qū)中小學維漢雙語教育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06年
8 陳松;雙語教育要素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9 張欣;從語言政策的視角看雙語教育[D];東南大學;2006年
10 陶君;論中學雙語教育[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49907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hanyulw/1499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