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斯皮瓦克翻譯中的政治文化元素
本文關鍵詞: 斯皮瓦克 女性主義 翻譯 政治 出處:《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斯皮瓦克是當代文化研究語境中關注翻譯的理論家之一。她把翻譯置于多種理論框架中,致力于研究翻譯涉及的政治、民族、種族、帝國主義等政治色彩非常強烈的問題,提出"翻譯的政治"這一概念。她的翻譯一方面表明翻譯的政治是指翻譯在兩種不同文化碰撞與交融過程中顯現(xiàn)或隱現(xiàn)的權力關系;在政治語境中研究翻譯,則凸顯了翻譯與權力的關系。從女性主義視角研究翻譯的政治,就是要在重寫翻譯中凸顯女性的差異性,為女性爭取話語權。另一方面,其翻譯也證明了當代翻譯理論家的觀點,在一定的歷史語境中,翻譯是譯入語社會中的一種獨特的文化政治行為。
[Abstract]:Spivak is one of the theorists wh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ransl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She puts translation in various theoretical frameworks and devotes herself to studying the political, ethnic and racial aspects of translation. A very politically charged issue such as imperialis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politics of translation". On the one hand, her translation shows that 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 refers to the power relationship that appears or looms in the process of collision and blending of two different cultures.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in the political context highligh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power. To study 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is to highlight the female differences in rewriting transl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s translation also proves the view of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sts. In a certain historical context, translation is a uniqu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behavior in the target language society.
【作者單位】: 河南行政學院科技文化教研部;
【基金】: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2011BYY009)
【分類號】:H059
【正文快照】: 伽亞特里·查克拉沃蒂·斯皮瓦克(GayatriChakravorty Spivak)是當今活躍于美國學術界的一名印度裔學者,也是當代文化研究語境中關注翻譯的少數(shù)理論家之一。她把翻譯置于多種理論框架中,致力于翻譯所涉及的政治、民族、種族、帝國主義等問題研究,于1993年在《教學機器內(nèi)外》(O
【共引文獻】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艷慧;《新青年》翻譯與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的身份認同[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2 羅朋;1930年代的中國現(xiàn)代主義文學與政治[D];蘭州大學;2006年
3 何紹斌;越界與想象[D];復旦大學;2006年
4 喬穎;趨向“他者的翻譯”[D];河南大學;2007年
5 陳志杰;文言在外漢翻譯中的適用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6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視野下的文學翻譯主體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7 熊輝;五四譯詩與早期中國新詩[D];四川大學;2007年
8 王煒;現(xiàn)代視野下的經(jīng)典選擇[D];四川大學;2007年
9 關熔珍;斯皮瓦克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10 張曉溪;啟蒙與醒世[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冰寒;冗余信息與英文漢譯[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覃鴻延;女性主義框架下文學翻譯中的性別問題[D];蘭州大學;2006年
3 劉佳佳;后現(xiàn)代廣告的翻譯[D];黑龍江大學;2007年
4 申欣欣;建構 闡釋 策略[D];河南大學;2007年
5 劉滿蕓;論翻譯的兩難境地[D];北京語言大學;2007年
6 蒲紅英;譯者倫理的二維解讀[D];新疆大學;2007年
7 孫文龍;中國翻譯文學史寫作方法芻議[D];安徽大學;2007年
8 聶友軍;錢鍾書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9 姜東;通向翻譯的后現(xiàn)代倫理[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李修群;后殖民主義視角下的霍譯《紅樓夢》探析[D];長沙理工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孔雁;;斯皮瓦克從解構延異到屬下主體效果探究[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關熔珍;;斯皮瓦克:修辭與文化闡釋[J];當代修辭學;2011年04期
3 劉文菊;;女性文學研究與大學語文教育[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4 魏艷;劉宇松;;翻譯政治性的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5 張亞楠;;女性視角下看翻譯主體性[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年07期
6 寧文莉;;淺議原文與譯文的關系[J];文學界(理論版);2011年06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孫寧寧;;翻譯研究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解讀[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八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2 侯林平;;我國近十年來譯者主體性研究的回顧與反思[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辜瑩瑩;;淺談女性主義翻譯理論的局限性[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郭英劍;應注重構建西方文論研究中的對話角色[N];文藝報;2010年
2 羅選民;翻譯與中國的現(xiàn)代性[N];中華讀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費小平;翻譯的政治——翻譯研究與文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春輝;評女性主義對傳統(tǒng)翻譯中二元對立的解讀[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2 戴學德;論《翻譯的政治》中的修辭與倫理觀[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3 ;輯;女性主義視角下的翻譯詩學[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7年
4 趙慶慧;女性主義視角下的變譯現(xiàn)象[D];西南大學;2009年
5 呂曉菲;女性主義視角下女性譯者的重寫[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6年
6 張曉麗;女性主義視角下的文學翻譯[D];太原理工大學;2008年
7 胡艷;女性主義視角下的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8 李紅玉;女性主義影響下的忠實[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6年
9 楊陽;女性主義翻譯理論視角下的譯者主體性[D];中南大學;2007年
10 陳穎;女性主義翻譯理論及其在中國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485591
本文鏈接:http://lk138.cn/wenyilunwen/hanyulw/1485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