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性與神思的遇合—綜合繪畫材料的拓展與藝術呈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21-02-24 10:57
傳統(tǒng)藝術中材料語言一直擔負著造型語言和色彩語言的基礎,并長期隱蔽在幕后。現(xiàn)代藝術中它從幕后走到臺前,其自身魅力被挖掘出來,繪畫語言的內(nèi)在結構也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材料媒介的介入使繪畫進一步走向綜合。材料作為一種繪畫語言的基礎,聚焦材料物性與藝術家思想觀念的關系,因此文章以“物性與神思的遇合”為題,探討綜合繪畫材料的拓展與藝術呈現(xiàn)。在新的藝術觀念推動下,從材料語言的基點來拓展藝術思維的新視角,帶給材料以新的精神內(nèi)涵。將學養(yǎng)積累逐漸轉變成學術研究的基礎,以學術研究與創(chuàng)作,對中國當代精神做出回應。物質(zhì)和精神的契合將使材料超越自身物質(zhì)的現(xiàn)實價值,而具有了超物質(zhì)化的精神意義。文章分為以下五部分進行探討。第一部分,探討了西方傳統(tǒng)繪畫材料的起源與演進,從自然材料時期與人工合成材料時期兩個階段對繪畫材料的變化與發(fā)展進行研究。進而深挖繪畫材料發(fā)展脈絡中的多種方式,藝術語言也在材料自身的自然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釋放過程中和表現(xiàn)征途中得到新生。第二部分,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生產(chǎn)與生活方式發(fā)生極大變革,哲學思潮對藝術觀念的洗禮導致了現(xiàn)代繪畫從內(nèi)容、形式到手法等方面的巨大變化。一方面,新型化學合成顏料丙烯誕生;另...
【文章來源】:東北師范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3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一、 研究現(xiàn)狀與研究思路
二、 “綜合繪畫”名稱闡釋及學科發(fā)展
三、 研究意義
第一章 西方傳統(tǒng)繪畫材料的起源與演進
一、 自然材料時期
二、 人工合成材料時期
(一) 早期繪畫材料和技術的發(fā)展述略
(二) 傳統(tǒng)架上繪畫技術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
(三) 近代的探索:架上繪畫材料技術的進一步演進
第二章 西方現(xiàn)代綜合繪畫的發(fā)展與藝術語言在具體案例中的分析
一、 西方現(xiàn)代繪畫材料表現(xiàn)領域概述
二、 20 世紀現(xiàn)代繪畫材料本體的發(fā)展
三、 繪畫材料語境由現(xiàn)代性向當代性轉化代表畫派藝術語言例析
(一) 實物與拼貼進入繪畫——立體主義材料與藝術語言分析
(二) 現(xiàn)成品的移用與觀念問題——達達主義材料與藝術語言分析
(三) 仿像與挪用的藝術——波普藝術材料與藝術語言分析
(四) 消解權威的姿態(tài)——后現(xiàn)代藝術混雜期材料與藝術語言分析
四、 西方綜合繪畫代表藝術家語言分析
(一) 保羅·克利:復雜基底上的單純詩意
(二) 巴斯奎爾特:用涂鴉挽救繪畫
(三) 安塞姆·基弗:敘事的碎片與意義的強化
(四) 杜布菲:追求“原生”的藝術
(五) 塔皮埃斯的組合語言:讓尋常之物不尋常地存在
(六) 格哈德·里希特:虛像與重構藝術
第三章 綜合材料繪畫介入中國當代藝術
一、 時代的發(fā)展與需求——’85 思潮中國現(xiàn)代藝術的強烈風暴
二、 當代中國綜合材料繪畫的視覺意義
(一) 架上繪畫的突破——代表藝術家分析
(二) 中國繪畫的嬗變——實驗水墨的解讀
(三) 綜合技法的應用——以涂鴉藝術為例
(四) 綜合繪畫藝術實踐——在藝術反思中的實踐
第四章 綜合繪畫材料與藝術思想的關系
一、 物之意:材料語言的精神指向
(一) 材料藝術語言的生命性
(二) 材料藝術語言的表現(xiàn)性
(三) 材料藝術語言的文化性
二、 思之語:藝術思想的涵容
(一) 時代精神的呈現(xiàn)
(二) 藝術實驗的態(tài)度
(三) 藝術符號的話語
(四) 大眾文化的代言
三、 物與思:綜合繪畫物性與藝術神思的遇合
(一) 藝術家借材料寫天地
(二) 觀念革命,讓材料自己說話
(三) 物與思相互交融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視覺政治學:另一個王廣義[J]. OCAT. 當代藝術與投資. 2009(03)
[2]一種“后主義”文化視像——論許江的繪畫[J]. 范迪安. 美術. 2009(02)
[3]綜合材料的運用對現(xiàn)代視覺語言的影響[J]. 王燕,李靜. 美術大觀. 2008(04)
[4]抽象繪畫語言與綜合材料運用[J]. 何明惠.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08(03)
[5]繪畫形式美略說[J]. 譚崇正. 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2)
[6]造型藝術的多維空間表達[J]. 馬占勇,李久生. 美術大觀. 2007(02)
[7]繪畫中物質(zhì)材料的綜合運用與個性表現(xiàn)[J]. 劉權. 東方藝術. 2007(01)
[8]論當代中國繪畫材料的變革與綜合[J]. 李濟民. 齊魯藝苑. 2006(06)
[9]繪畫肌理[J]. 蘭天.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6(11)
[10]綜合繪畫材料語言的基本屬性[J]. 班福臻,汪明強. 文藝研究. 2006(09)
本文編號:3049270
【文章來源】:東北師范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13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引言
一、 研究現(xiàn)狀與研究思路
二、 “綜合繪畫”名稱闡釋及學科發(fā)展
三、 研究意義
第一章 西方傳統(tǒng)繪畫材料的起源與演進
一、 自然材料時期
二、 人工合成材料時期
(一) 早期繪畫材料和技術的發(fā)展述略
(二) 傳統(tǒng)架上繪畫技術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
(三) 近代的探索:架上繪畫材料技術的進一步演進
第二章 西方現(xiàn)代綜合繪畫的發(fā)展與藝術語言在具體案例中的分析
一、 西方現(xiàn)代繪畫材料表現(xiàn)領域概述
二、 20 世紀現(xiàn)代繪畫材料本體的發(fā)展
三、 繪畫材料語境由現(xiàn)代性向當代性轉化代表畫派藝術語言例析
(一) 實物與拼貼進入繪畫——立體主義材料與藝術語言分析
(二) 現(xiàn)成品的移用與觀念問題——達達主義材料與藝術語言分析
(三) 仿像與挪用的藝術——波普藝術材料與藝術語言分析
(四) 消解權威的姿態(tài)——后現(xiàn)代藝術混雜期材料與藝術語言分析
四、 西方綜合繪畫代表藝術家語言分析
(一) 保羅·克利:復雜基底上的單純詩意
(二) 巴斯奎爾特:用涂鴉挽救繪畫
(三) 安塞姆·基弗:敘事的碎片與意義的強化
(四) 杜布菲:追求“原生”的藝術
(五) 塔皮埃斯的組合語言:讓尋常之物不尋常地存在
(六) 格哈德·里希特:虛像與重構藝術
第三章 綜合材料繪畫介入中國當代藝術
一、 時代的發(fā)展與需求——’85 思潮中國現(xiàn)代藝術的強烈風暴
二、 當代中國綜合材料繪畫的視覺意義
(一) 架上繪畫的突破——代表藝術家分析
(二) 中國繪畫的嬗變——實驗水墨的解讀
(三) 綜合技法的應用——以涂鴉藝術為例
(四) 綜合繪畫藝術實踐——在藝術反思中的實踐
第四章 綜合繪畫材料與藝術思想的關系
一、 物之意:材料語言的精神指向
(一) 材料藝術語言的生命性
(二) 材料藝術語言的表現(xiàn)性
(三) 材料藝術語言的文化性
二、 思之語:藝術思想的涵容
(一) 時代精神的呈現(xiàn)
(二) 藝術實驗的態(tài)度
(三) 藝術符號的話語
(四) 大眾文化的代言
三、 物與思:綜合繪畫物性與藝術神思的遇合
(一) 藝術家借材料寫天地
(二) 觀念革命,讓材料自己說話
(三) 物與思相互交融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視覺政治學:另一個王廣義[J]. OCAT. 當代藝術與投資. 2009(03)
[2]一種“后主義”文化視像——論許江的繪畫[J]. 范迪安. 美術. 2009(02)
[3]綜合材料的運用對現(xiàn)代視覺語言的影響[J]. 王燕,李靜. 美術大觀. 2008(04)
[4]抽象繪畫語言與綜合材料運用[J]. 何明惠.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08(03)
[5]繪畫形式美略說[J]. 譚崇正. 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02)
[6]造型藝術的多維空間表達[J]. 馬占勇,李久生. 美術大觀. 2007(02)
[7]繪畫中物質(zhì)材料的綜合運用與個性表現(xiàn)[J]. 劉權. 東方藝術. 2007(01)
[8]論當代中國繪畫材料的變革與綜合[J]. 李濟民. 齊魯藝苑. 2006(06)
[9]繪畫肌理[J]. 蘭天.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6(11)
[10]綜合繪畫材料語言的基本屬性[J]. 班福臻,汪明強. 文藝研究. 2006(09)
本文編號:3049270
本文鏈接:http://lk138.cn/shoufeilunwen/rwkxbs/3049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