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心理論文 >

輕度ASD學齡兒童社會規(guī)則的認知特點、認知機制及其干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0-22 13:26
【摘要】:孤獨癥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是一種廣泛性發(fā)育障礙,其特征是不同水平的社交互動和溝通缺陷,伴隨性重復/局限的興趣、行為和活動,可以按智力水平和嚴重性程度分為重度和輕度。重度ASD(典型孤獨癥)兒童在語言交往、想象活動及社會交往上有著明顯的障礙,且伴有嚴重的刻板動作,智力水平一般較低;輕度ASD(阿斯伯格癥和待分類廣泛性發(fā)展障礙)兒童通常行為古怪,社交和溝通能力明顯不足,但其智力水平一般較高。由于早期癥狀較輕,大部分輕度ASD兒童往往會在進入小學之后才能表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ASD癥狀,他們的社交溝通能力和社會認知能力存在嚴重的缺陷,經(jīng)常會表現(xiàn)出社會規(guī)則的認知異常,從而進一步影響他們的社交行為。社會規(guī)則包括道德規(guī)則、習俗規(guī)則和個人規(guī)則。Blair R等一些研究者已經(jīng)對輕度ASD兒童道德規(guī)則和習俗規(guī)則的認知能力進行了探索,證明了輕度ASD兒童可以在判斷標準上區(qū)分道德違規(guī)和習俗違規(guī),他們主要的認知異常表現(xiàn)在合理性的解釋上;其原因在于判斷標準是封閉式的選擇題,更多反映的是外顯的社會認知;而合理性的解釋是開放式的質化編碼分類問題,更傾向于反映內隱社會認知。大部分探討輕度ASD兒童社會規(guī)則認知異常的先前研究主要關注的是心理理論,且已經(jīng)有針對性的解釋了輕度ASD兒童異常的社會規(guī)則判斷和社交行為表現(xiàn),但是單憑心理理論并不能解釋清楚輕度ASD兒童的社會認知缺陷與其理解并參與真實的社會規(guī)則場景之間的關系,已經(jīng)有一些研究從社會信息加工理論(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IP)角度探索了輕度ASD兒童的內隱社會認知機制,但是這些研究并沒有涉及到具體的社會規(guī)則場景類型;且輕度ASD兒童的社會認知更多基于自己的個人經(jīng)歷和個人喜好,他們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更看重個人規(guī)則,但是先前研究卻忽略了對其個人規(guī)則的探索。本研究以輕度ASD學齡兒童社會規(guī)則的認知能力為核心變量,以社會認知領域理論(social cognitive domain theory, SDT)和社會信息加工(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IP)理論為基礎。根據(jù)我國ASD學齡兒童的流行病學研究現(xiàn)狀,研究一綜合采用CAST量表和教師提名方法對ASD學齡兒童進行了大樣本的篩查,以6-11歲(1-4年級)兒童為研究對象,系統(tǒng)描述了ASD學齡兒童的地區(qū)患病率及其影響因素;基于研究一中輕度ASD學齡兒童的篩查結果和他們在社會規(guī)則的認知方面表現(xiàn)出的異常,在允許性、嚴重性、合理性、普遍性和權威依賴性這5個判斷標準上系統(tǒng)探討輕度ASD學齡兒童社會規(guī)則的認知特點;基于研究二的結果,在研究三中引入內隱社會認知模型—社會信息加工理論的SIP模型,系統(tǒng)探索輕度ASD學齡兒童社會規(guī)則認知特點背后的內隱社會認知機制及其與社交能力、心理理論的關系;根據(jù)研究三的結果和先前SIP模型相關干預研究,在研究四中設計并執(zhí)行干預方案,其目的在于提高輕度ASD學齡兒童的社交能力、改善其同伴關系及ASD相關癥狀、提高他們的內隱社會認知水平。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結論:(1)我國ASD學齡兒童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為27.9/10000(95% CI14.6/10000 -41.1/10000),在高比例人群中為65.9%(95% CI 56.2%-75.7%),總體患病率為124.5/10000(95% CI 96.8/10 000-152.1/10 000),與國外篩查研究結果相似。兒童性別為男性、家庭月收入≤1999元、懷孕時長為34-36周、父親沒有精神病史為ASD學齡兒童患病的相關影響因素。(2)輕度ASD學齡兒童可以在允許性、普遍性和權威依賴性這3個判斷標準上區(qū)分道德規(guī)則、習俗規(guī)則和個人規(guī)則;他們認為習俗規(guī)則和個人規(guī)則的違規(guī)行為更嚴重,習俗規(guī)則更不依賴權威;在合理性上,輕度ASD學齡兒童在習俗違規(guī)事件中傾向于給出更少習俗和社會規(guī)范的理由,給出更多簡單重復的理由。輕度ASD學齡兒童具有一定的心理理論能力,但是這種心理理論能力僅在道德規(guī)則領域內起作用。(3)在社會信息加工理論SIP模型各階段,輕度ASD學齡兒童有效的編碼社會信息的能力較差;在道德規(guī)則下的意圖歸因能力最低;且他們的攻擊反應、非社會退縮反應、親社會退縮反應顯著較多,主動反應顯著較少,輕度ASD學齡兒童只在主動反應上存在顯著的領域內差異;輕度ASD學齡兒童傾向于低估主動果斷反應的質量和積極后果,高估攻擊的質量和積極后果,且他們在所有反應類型的反應質量上都表現(xiàn)出了跨領域的模式。(4)輕度ASD學齡兒童的心理理論能力顯著較差,心理理論能力與教師評估社交和情緒能力、同伴提名存在顯著積極相關;輕度ASD學齡兒童的社交和情緒能力、同伴提名與SIP內部的編碼、反應積極后果評估積極相關。(5)基于SIP理論模型自編的社會認知團體干預課程對輕度ASD學齡兒童具有積極的效果。干預組兒童的社交和情緒能力顯著提高,其ASD相關癥狀和同伴提名情況也得到了改善,其干預效果可以維持到6周—3個月之后;干預組兒童在SIP模型中的主動果斷反應質量和他人對自己的主動果斷反應積極后果的評估上得到顯著改善,且干預效果也可以維持到3個月以后。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B84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鐘于玲;謝立春;陳火星;;孤獨癥兒童家長社會支持需求與現(xiàn)狀研究[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6年01期

2 馬居飛;匡桂芳;衡中玉;趙永生;馬愛國;韓秀霞;;孤獨癥譜系障礙病因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5年06期

3 李洪華;杜琳;單玲;馮俊燕;賈飛勇;;孤獨癥譜系障礙流行病學研究現(xiàn)狀[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4年24期

4 陳強;黃麗霞;徐文娟;陳紅;鐘潔瓊;曾彩霞;;珠海市1.5~3歲孤獨癥譜系障礙患病率及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4年06期

5 肖曉;楊娜;錢樂瓊;周世杰;;自閉癥兒童父母人格與共情及泛自閉癥表型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年01期

6 冼丹霞;金宇;謝笑英;林美英;張玲;黎超娟;紅榮;;兒童孤獨癥發(fā)病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4年01期

7 劉文文;楊曹驊;張林娜;李夢瑤;姜凌霄;李焱;江文慶;趙志民;李彩霞;郝楠;郝麗麗;杜亞松;;父母生育年齡及圍生期因素與孤獨癥的關系[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13年05期

8 劉國雄;李紅;;兒童對社會規(guī)則的認知發(fā)展研究述評[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年03期

9 周雙珠;陳英和;;規(guī)則的不同特點對兒童判斷的影響[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3年05期

10 萬玉美;胡強;李婷;姜麗娟;杜亞松;Lei FENG;John Chee-Meng WONG;李春波;;中國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患病率的系統(tǒng)綜述(英文)[J];上海精神醫(yī)學;2013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鄧琪瑋;衡陽市學齡前兒童孤獨癥譜系障礙患病率及相關因素研究[D];南華大學;2014年

2 吳錦榮;寧夏兒童孤獨癥患病率調查及影響因素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3年

3 周杰;4-5歲幼兒社會規(guī)則認知與同伴關系的相關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4 肖麗華;8-17歲兒童道德、習俗、個人領域認知的發(fā)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5 劉建霞;自閉癥兒童綜合干預個案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28727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ekelunwen/xinlixingwei/228727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a1df***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