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張常鐵路武陵山越嶺隧道群工程地質選線
本文選題:黔張常鐵路 + 武陵山; 參考:《鐵道工程學報》2014年12期
【摘要】:研究目的:巖溶地質災害是黔張常鐵路武陵山越嶺隧道群鐵路選線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本文以黔張常鐵路武陵山越嶺隧道群工程為例,通過從巖溶危害與工程風險、工程設置條件、工程投資等方面對不同的隧道線路方案進行分析、比選,確定相對合理的武陵山越嶺隧道群線路方案。研究結論:黔張常鐵路武陵山越嶺隧道群研究了三個方案:南方案(D14K)、中方案(DK)、北方案(D12K)。通過分析、比選,得出結論:(1)D12K方案受巖溶危害程度輕,工程風險相對較小;(2)從工程設置條件分析,各方案工程設置條件基本相當;(3)從工程投資方面分析,DK、D12K方案分別較D14K方案貴2 636.2萬元、5 686.3萬元,但D14K方案受巖溶危害大,工程潛在風險大;(4)北方案(D12K)設置武陵山越嶺隧道長度短,工程設置條件尚可,雖工程投資略高,但工程受巖溶危害小,工程風險較低,為最優(yōu)方案;(5)本研究成果可為以后優(yōu)化巖溶地區(qū)隧道地質選線工作提供參考,以降低工程投資和施工風險,保障工程安全。
[Abstract]:Objective: karst geological hazar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rol factors for railway line selection in Wulingshan Tunnel Group of Guizhou Zhangchang Railway.Taking the project of Wulingshan Yueling Tunnel Group of Guizhou Zhangchang Railwa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different tunnel route schemes from the aspects of karst hazard and engineering risk, engineering setting conditions, project investment and so on.To determine a relatively reasonable Wulingshan cross-Ridge tunnel group line scheme.Conclusion: there are three schemes studied in Wulingshan Tunnel Group of Guizhou Zhangchang Railway: the South Project (D14KN), the Central Scheme (DKN) and the North Scheme (D12KN).Through analysis,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egree of karst hazard is light and the engineering risk is relatively small.In terms of project investment, DKN D12K scheme is 2 6.362 million yuan or 5 6.863 million yuan more expensive than D14K scheme, but D14K scheme is seriously damaged by karst.D12K) short length of Wulingshan cross-Ridge tunnel, good condition of project setting, although the project investment is slightly higher, the project is less harmful to karst, and the engineering risk is low.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optimization of tunnel geological route selection in karst areas in order to reduce project investment and construction risks and ensure engineering safety.
【作者單位】: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基金】:鐵道部科研基金項目“黔張常鐵路巖溶特殊地質區(qū)綜合選線技術研究”(2010G016-A)
【分類號】:U452.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畢強;何小勇;劉繼寶;;渝利鐵路巖溶區(qū)選線[J];高速鐵路技術;2012年03期
2 裴志遠;;重慶至利川鐵路巖溶地區(qū)選線[J];山西建筑;2011年09期
3 黃樹標;;可溶巖地質問題及鐵路勘察設計原則淺議[J];鐵道標準設計;2008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畢強;何小勇;劉繼寶;;渝利鐵路巖溶區(qū)選線[J];高速鐵路技術;2012年03期
2 葉紅平;劉琦;;成都至貴陽鐵路樂山至貴陽段選線研究[J];高速鐵路技術;2013年02期
3 鄒毅;;黃百鐵路選線設計體會[J];高速鐵路技術;2012年06期
4 陳仕奇;;山區(qū)鐵路工程地質災害問題的勘察設計對策[J];資源環(huán)境與工程;2013年02期
5 李雯;寧欣然;尹紫紅;;以黔張常鐵路為例談巖溶區(qū)鐵路選線原則[J];山西建筑;2014年03期
6 梁棟;;巖溶地區(qū)工程地質選線方案研究[J];鐵道勘察;2012年02期
7 張志亮;;黔張常鐵路巖溶發(fā)育規(guī)律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2013年1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忠;在建鐵路隧道水砂混合物突涌災害的形成機制、預報及防治[D];中國礦業(yè)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蔣俊;黔張常鐵路線桑植復向斜段巖溶發(fā)育規(guī)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2 楊紅;基于GIS的滇中引水工程昆明段巖溶區(qū)適宜性評價[D];成都理工大學;2013年
3 李雯;巖溶地區(qū)鐵路選線風險評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4 饒東成;基于GIS的巖溶地區(qū)鐵路選線輔助決策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謝樹庸;巖溶區(qū)四大工程地質問題綜述[J];貴州水力發(fā)電;2001年04期
2 吳永紅;;淺析公路路線方案選擇[J];山西建筑;2009年30期
3 郭娣;許模;;西南地區(qū)緊密背斜巖溶地下水賦存與運移特征[J];四川地質學報;2009年01期
4 黃樹標;;可溶巖地質問題及鐵路勘察設計原則淺議[J];鐵道標準設計;2008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娘者;;高黎貢山越嶺隧道方案研究[J];四川建筑;2006年02期
2 岳嶺;周劍;;軍都山越嶺隧道方案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2012年S1期
3 王彬;規(guī)劃中的圣·哥達及勒奇山山麓越嶺隧道[J];隧道譯叢;1994年07期
4 何彥偉;;鐵路越嶺隧道工程地質勘察中的問題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35期
5 陳德健;;復雜地質條件下越嶺隧道的方案比選[J];北方交通;2011年02期
6 薛新功;;西部山區(qū)西安至成都客運專線越嶺隧道群合理長度布設研究[J];鐵道標準設計;2010年10期
7 卓寶熙;遙感技術在秦嶺越嶺隧道綜合勘探應用中達到新水平[J];鐵道工程學報;1990年01期
8 李瑞峰;;克什克騰越嶺隧道區(qū)地應力特征分析[J];鐵道工程學報;2011年06期
9 王亞偉;;公路越嶺隧道勘察方法的選擇[J];公路;2008年08期
10 郝明;李志華;;物探技術在越嶺隧道選線中所發(fā)揮的作用[J];鐵道工程學報;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周憲忠;;越嶺隧道遙感選位初探[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199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通訊員 黃曦晨;精伊霍鐵路天山首條越嶺隧道貫通[N];人民鐵道;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毛邦燕;現(xiàn)代深部巖溶形成機理及其對越嶺隧道工程控制作用評價[D];成都理工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752760
本文鏈接:http://lk138.cn/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5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