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教學模式及教學平臺的建設與創(chuàng)新
[Abstract]:Under the innovation of Internet education, the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is not only a research topic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but also a fashionable and avantgarde academic topic. 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platform of Chines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Theory are on the way. Th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is kind of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platform is not only the starting point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but also the destination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it is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times and the need for development, which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ituation, moving according to the trend and complying with the trend". Need to start from the lesson, adhere to dialectical management of teaching.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分類號】:G633.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蕓;搭建課程平臺 深化課程改革[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3期
2 陶水龍;遠程開放教育課程平臺的搭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2期
3 崔延亮;王同軍;;基于開放教育課程平臺學生選課引導系統(tǒng)的設計[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年07期
4 賈慧峰;;淺議全球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高校課程平臺建設[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2年11期
5 黃忠;穆俊鵬;;構建教育信息化課程平臺 促進高職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4年01期
6 潘新民;;“云課程”:特征、意義與問題[J];課程.教材.教法;2013年12期
7 帥曉華;喻會;;數(shù)字化課程平臺體系架構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8 何瑾;吳敬;劉潤華;;淺談學校網(wǎng)絡課程平臺的應用[J];河北教育(教學版);2006年05期
9 劉鳳英;楊建鋒;;例談精品課程平臺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08年08期
10 姚志強;王秋;;每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發(fā)展的課程[J];新課程(綜合版);2010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賀秀良;周金球;劉洋;李文輝;邱文艷;;構建后勤院校信息基礎課程平臺的研究與實踐[A];全國高等學校電子技術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門鵬;謝百治;王瑩;;網(wǎng)絡課程體系架構的設計開發(fā)[A];教育技術應用與整合研究論文[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劉曉娣 徐亨通;海軍航空工程學院 主干課程建設成效多多[N];科技日報;2010年
2 婁駿;“精確教學”提升教學質量[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唐景莉;共享課程:突破時空和身份限制[N];中國教育報;2013年
4 中國駐英國使館教育處 蔡弘;英國版“慕課”平臺正式啟動[N];中國教育報;2013年
5 上海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熊丙奇;最好的網(wǎng)上課程與最無奈的學習選擇[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范緒鋒;從“教學型”到“研究型”[N];中國教育報;2003年
7 通訊員 周煒;國產(chǎn)網(wǎng)絡公開課能否“一課風行”[N];中國教育報;2011年
8 華東師范大學二附中校長 何曉文;“六個百分百”助推素質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斌;基于微課程教研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2 陳珍珍;高中數(shù)學微課程的選材與設計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3 唐金萍;微課程在高中信息技術學科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4 李丹;校本課程的傳承問題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5 劉圓月;生態(tài)視角下網(wǎng)絡課程中的互動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2年
6 蔡雪蓮;基于精品課程平臺的多維互動教學模式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7 劉紅宇;自助式網(wǎng)絡課程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8 黃海潔;校本課程實施與管理網(wǎng)絡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D];福建師范大學;2013年
9 蘇志強;基于Web挖掘的教育信息處理在網(wǎng)絡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莉;基于Moodle平臺的《教師領導力》網(wǎng)絡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484099
本文鏈接:http://lk138.cn/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484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