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整合賦予學生成長新意義
本文選題:學科教師 + 教學活動; 參考:《人民教育》2017年06期
【摘要】:正主題課程的開發(fā)過程,也是不同學科教師圍繞一個主題進行交流、碰撞、協(xié)作的過程,不同學科教師在同一課程項目中相互交流、啟發(fā),加深了教師對不同學科的了解,實現(xiàn)了教學和研究的有機融合。為充分整合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的教育教學資源,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河北保定師范附屬學校(以下簡稱"保師附校")進行課程整合。通過有組織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深度學習,感受跨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subject curriculum is also a process in which teachers of different subjects communicate, collide and cooperate around a single subject. The teachers of different subject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same curriculum project, which enlightens and deepens th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subjects.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is realized. In order to fully integrate the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resources of national curriculum, local curriculum and school curriculum, and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Hebei Baoding Teachers College affiliated School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Baoding Teachers attached School") carries out curriculum integration. Through organized and planned teaching activities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in depth and to feel straddling
【作者單位】: 河北保定師范附屬學校;
【分類號】:G63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海洋 ,羅玲;小學科教師:教師中的弱勢群體——中小學“學科歧視”現(xiàn)象的特別關注[J];教書育人;2005年Z3期
2 汪宜江;科學教師與其它學科教師的合作[J];科學課;2004年07期
3 張俊;學科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現(xiàn)狀的調查[J];信息技術教育;2004年08期
4 劉傳綸;艾爾弗雷德;;其它學科教師對體育教師的職業(yè)描述[J];學校體育;1987年03期
5 吳雁琴;學科教師在素質教育中所擔當的角色[J];山西教育;2000年19期
6 康敏;;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師素質的提高[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02年10期
7 孫榮萬;;加強薄弱學科教師培訓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0年03期
8 林寶鐵 ,蘇忠誠;文理搭配效果好[J];中小學管理;2002年09期
9 韋寨英;;淺談學科教師的信息素養(yǎng)[J];社科與經濟信息;2002年08期
10 施德路,王寶昌,張善勇;提高學科教師信息技術水平的意義及途徑[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孫群英;孫偉良;;促進學科教師主動參與心理輔導的研究[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2 柏連會;;談談學科管理的幾點做法[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3 陳艷霞;;帶著夢想飛翔[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蒙古卷)[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徐光明;江西優(yōu)先補充農村小學緊缺學科教師[N];中國教育報;2010年
2 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 任友群;學科教師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關鍵[N];中國教育報;2013年
3 本報記者 李東梅 實習生 陳琦;代表熱議“南北教育” [N];寧夏日報;2007年
4 通訊員 楊劭羽 記者 黃春梅;點軍五名主學科教師今秋到農村[N];三峽日報;2007年
5 ;學科教師:課堂是素質教育主陣地[N];中國教育報;2005年
6 江蘇省特級教師 錢坤南;校際合作教研:成就小學科教師的舞臺[N];江蘇教育報;2013年
7 記者 朱振岳 通訊員 單泠;浙大面向基礎學科教師推行“長聘任制”[N];中國教育報;2012年
8 記者 李志峰 實習生 殷琪;建成100所綠色 校園示范學校[N];重慶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嚴威川;把握IT脈搏 共創(chuàng)職教未來[N];中國電腦教育報;2010年
10 記者 高偉;全市中小學布局將調整[N];煙臺日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崔燁;交互式微課的設計與開發(fā)研究[D];聊城大學;2016年
2 劉小蘭;中學不同學科教師地位差異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3 賈薇;學科教師團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4 石秀芹;高中學科教師德育作用的調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何倩;芬蘭中等職業(yè)學科教師培養(yǎng)模式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929086
本文鏈接:http://lk138.cn/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92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