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與”課堂模式下的初中物理教學探究
本文選題:教學模式 + “我參與”課堂模式; 參考:《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課程改革幾十年,全國各省市響應課改號召,各地課改進程從不間斷,成功案例在各地市層出不窮,課改在各地百花齊放。如何能做到以人為本,完成基礎教育改革目標,成為每一個堅守教育一線教師的終生課題。本文是響應新鄉(xiāng)市一中提出“我參與”課堂模式的號召,是物理學科實施“我參與”課堂模式的教學實踐!拔覅⑴c”課堂模式以導學案為學生的學習導向,教師在編制導學案的過程中重新整合教材及知識點,編制出合適學生合作學習的資料!拔覅⑴c”課堂模式主要以預習、探究、訓練三個環(huán)節(jié)為主,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為主體、人人參與的特點,充分挖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本文介紹了“我參與”課堂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模式、教師對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及掌控,對學生的評價原則。針對這一課堂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對比調(diào)查,分析了“我參與”課堂模式對學生的學習及學生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影響以及該模式存在的不足。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獻法、調(diào)查研究法、個案分析法等,給出了“我參與”課堂模式的具體流程及操作策略。相應的教學實驗表明:“我參與”課堂模式在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方面有顯著效果,特別是學生合作對提高學生成績有很大的幫助。
[Abstract]:Curriculum reform for several decades, all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responded to the call for curriculum reform,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reform throughout the uninterrupted process, successful cases in various cities emerge in endlessly, curriculum reform in all parts of the blooming. How to be people-oriented and complete the goal of basic education reform has become a lifelong task for every teacher who adheres to the first line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responds to the call of "I participate" classroom model put forward by Xinxiang No. 1 Middle School, and is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I participate" classroom model in physics subject. The "I participate" classroom model takes the guided case as the student's learning direction. The teacher reintegrates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knowledge points in the process of compiling the guide case, and compiles the appropriate materials for the students'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classroom mode of "I participate" mainly consists of three links: preview, inquiry and training. Each link fully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and everyone participates, fully excavates th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improves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tudents' learning mode, the teachers' design and control of the teaching links, and the evaluation principles of the students under the "I participate" classroom mode. In view of this classroom model,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n th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I participation" classroom model on the students' learning and students' ability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model. This article mainly uses the literature method, the investigation research method, the case analysis method and so on, has given the "I participate" classroom model concrete flow and the operation strategy.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I participate" classroom model has remarkable effect in changing students' learning style, improving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cooperative consciousness. Especially the student cooperation has the very big help to improve the student achievement.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633.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曉霞;;新課堂模式解讀[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2年01期
2 郝玉科;;“三梳”“雙問”課堂模式[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2年Z6期
3 黃雪梅;;“2/3有效課堂模式”的實踐探索[J];廣西教育;2012年34期
4 楊國珍;;“自主合作學習”課堂模式之我見[J];新課程(中旬);2013年05期
5 劉優(yōu);;“物理幸運52”課堂模式的嘗試[J];課程教育研究;2013年14期
6 丁聰;素質(zhì)教育課堂模式[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0年04期
7 孟繁英;論“協(xié)同教學”的課堂模式與學生心理發(fā)展[J];教育科學研究;2000年01期
8 吳興銳,盛太順;激活課堂 培養(yǎng)能力——淺談“趣、疑、思、創(chuàng)”數(shù)學課堂模式[J];當代教育科學;2003年17期
9 付莉;新課堂模式的思考[J];教書育人;2004年05期
10 周靈敏;關于研究性學習課堂模式的探索[J];河南科技;2005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程國芬;;淺談如何使小組合作的課堂模式更有效率[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2 朱立峰;;論化學探究式教學的課堂模式[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3 楊夏菲;;淺談卓越課堂模式下小學生開放型體育課的調(diào)控[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華夏教師篇卷1)[C];2013年
4 劉明;;淺談初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模式構建[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七卷)[C];2014年
5 耿素云;;改革課堂模式 嘗試分類教學[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闞永寬;;重視發(fā)揮教師在“先學后教、以學定教”課堂模式中的作用[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7 呂桂娟;;“3+1”課堂模式改革初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東卷)[C];2010年
8 李慶華;馬鳳;;提高課堂效率,從課堂模式開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東卷)[C];2010年
9 陸戰(zhàn)偉;;農(nóng)村中學“五步教學”課堂模式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10 李慶華;馬鳳;;提高課堂效率,從課堂模式開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魯晨 昊坤;《全優(yōu)設計》,,打造45分鐘最佳“課堂模式”[N];中國教育報;2007年
2 四川省鄰水中學實驗學校 任文睿;初中語文三分課堂模式初探[N];四川科技報;2010年
3 長垣縣樊相鎮(zhèn)一中 楊紅偉 楊秉義;“五讓六環(huán)節(jié)”課堂模式初探[N];新鄉(xiāng)日報;2010年
4 旬邑 王斌;素質(zhì)教育目標教學課堂模式初探[N];咸陽日報;2010年
5 劉淑真 溫泉縣哈日布呼鎮(zhèn)中心小學;課堂模式改革帶來的變化[N];博爾塔拉報(漢);2012年
6 宋懷忠 劉少華 張?zhí)戾\ 記者 汪江婷;探索有效教學課堂模式 讓教育為生命增輝[N];廣元日報;2012年
7 張紅紡 鄧志杰;體現(xiàn)課程改革全新理念 探索課堂模式創(chuàng)新途徑[N];中國教育報;2006年
8 王邦建;夾江:外小導學型課堂模式顯成效[N];樂山日報;2009年
9 湖北省沙洋縣長林中學 王順安;創(chuàng)建新課堂模式[N];中國教師報;2014年
10 ;課改是教改的關鍵[N];中國教師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史基升;黃梅縣“四學”本真高效課堂模式案例研究[D];黃岡師范學院;2015年
2 龍之秀;自主合作探究型課堂模式病象探源及其應對策略[D];黃岡師范學院;2015年
3 畢寧;中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效率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5年
4 魏慶;翻轉課堂模式及其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5 宋濤;基于Moodle平臺的翻轉課堂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5年
6 辛曉霞;基于Blackboard平臺的翻轉課堂模式的構建與應用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7 楊小麗;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高職教學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8 賴永平;高效課堂模式下萬寧中學高三數(shù)學復習的實踐研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5年
9 潘鴻儒;“一三六”高效課堂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5年
10 趙鑫;翻轉課堂模式在對外漢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D];重慶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926630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92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