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高考作文命題研究
本文選題:高考 + 作文命題; 參考:《揚州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高考是我國受關注度最高的考試之一,高考作文更是每年全社會熱議的話題。自1977年高考全面恢復以來,歷時三十七載?v觀高考作文命題史,不難看出,在形式方面,高考作文命題的題型經(jīng)歷了傳統(tǒng)命題作文、傳統(tǒng)材料作文、話題作文再到新命題作文和后話題作文等階段,從單一題型獨占高考作文命題,到多種題型的并存。文體上經(jīng)歷了從限定文體到文體丌放,再到要求文體特征鮮明的變換。在內(nèi)容方面,高考作文命題的內(nèi)容范圍不斷地拓展,從一丌始的唯政治傾向,一切圍繞政治,到后來逐步擺脫政治的拘囿,將命題的范圍逐步擴展到社會發(fā)展、時代變遷的熱點問題,并且不斷往縱深發(fā)展,深入個體內(nèi)部的思想、情感、心靈等方面,使寫作者作為一個“人”的獨立個性得以展示。思維方式上也是逐步擺脫機械化、簡單化的思維傾向,走向多元思維,尊重創(chuàng)新思維。梳理制約高考作文命題的因素,主要有時代社會的變遷、語文教育的發(fā)展和高考自身的邏輯。新時期高考命題的基本走向是:從一元走向多元、從單一走向復合、從對立走向統(tǒng)一。新時期高考命題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脫離現(xiàn)實生活、取材內(nèi)容狹窄、命題主題先行、偏重形象思維。高考作文不僅考查學生的寫作水平,同時也檢驗高中作文教學的效果。高考作文命題與中學作文教學關系緊密。高考作文命題一方面能引導中學作文教學,一方面對其也有很強的制約性和牽制性。高考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教學問題主要有:作文教學不受重視、作文教學過程不科學、學生寫作水平普遍低下。在高考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教學需轉變觀念,重視作文教學,科學規(guī)劃、改善作文教學,關注學生、提高綜合素養(yǎng)。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in the context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composition teaching needs to be changed from one element to plural .
【學位授予單位】:揚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633.3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素英;;開放性有余 開創(chuàng)性不足——我看今年的高考作文[J];寫作;2000年11期
2 徐江;我不思我焉能在──2000年高考作文反思[J];人民教育;2000年11期
3 梁捷;高考作文要“有創(chuàng)新”[J];新聞與寫作;2000年04期
4 鄧濟舟;;2001年高考作文閱卷筆記[J];寫作;2001年12期
5 張淑美;;對高考作文“文體不限”的思考[J];寫作;2001年02期
6 史實;;2000年高考作文,妙在何方[J];寫作;2001年05期
7 方達;;集群賢睿智 栽大木擎天——2001年春季高考作文寫法之我見[J];寫作;2001年06期
8 陳林森;2001年全國高考作文失誤淺析(上)[J];新聞與寫作;2001年12期
9 孫漢洲;;正確看待高考作文的“真實性”[J];寫作;2002年Z1期
10 王廣清;;巧借熒屏鑄華章——高考作文“另類”構思五法[J];寫作;2002年Z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饒寶華;;妙用材料顯魅力——淺談高考作文中材料的運用[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四卷)[C];2013年
2 浙江省開化縣華埠中學子課題組;姜小平;;校園文學創(chuàng)作與高考作文指導研究[A];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成果首屆全國校園文學研究高峰論壇成果——校園文學研究[C];2011年
3 徐鳳玲;;高考作文裝飾技巧[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C];2010年
4 朱國廷;;試論模糊學在高考作文判卷中的價值與應用[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5 張蕊;;高考作文標題的擬定[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C];2009年
6 陳燕紅;;從古代科舉殿試策問直視當今高考作文命題新傾向[A];全國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與測量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7 唐萬英;;淺談如何備戰(zhàn)高考作文[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七卷)[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薩日娜 信息化編室記者;高考作文不必恐懼網(wǎng)絡語言[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7年
2 書評人 韓浩月;高考作文應為誰而寫[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舒晉瑜;社會各界評說2008高考作文[N];中華讀書報;2008年
4 上海市光明中學 李新;高考作文如何收集材料[N];文匯報;2009年
5 單士兵;高考作文:從尊重常識開始[N];工人日報;2010年
6 單士兵;高考作文貼近生活,起碼讓學生有話可說[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7 陳沖;高考作文為何要“詩歌除外”[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8 羽戈 青年學者;高考作文病灶是“政治先行”[N];中國經(jīng)營報;2011年
9 本報記者 豐捷 劉茜;高考作文 讓寫作釋放生命力[N];光明日報;2010年
10 苑廣闊;高考作文應輕詩意重現(xiàn)實[N];黃石日報;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梁潔;近五年自主命題省市高考作文試題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2 胡霜;高考作文命題與“改寫”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3 閆雅婷;百年高考作文命題演變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4 吳慧婷;高考作文備考教學策略探究[D];海南師范大學;2015年
5 丁留勇;論近十年我國高考作文價值的人文性[D];河南大學;2015年
6 薛晗;新時期高考作文命題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7 劉盛浪;高考作文語言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8 吳娟;近十年高考作文的理性反思[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9 黃志軍;新時期以來我國高考作文命題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10 譚雪;高考作文模式化問題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922094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922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