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維導圖的語塊教學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3-20 19:52
【摘要】:隨課改深入,高中英語教學中教育者對寫作教學的重要性認識愈加強烈,但目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仍不樂觀。學生對寫作重視度不夠以及中學英語教師一直慣用詞匯兼語法的教學方法在某種程度上不利于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如何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技能成為廣大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思維導圖是一種能將思維過程可視化的有效思維工具,它可以通過各種線條圖形等方式把與主題相關聯(lián)的要點以結構圖的形式分層呈現(xiàn)出來,進而幫助人們提高理解力,促進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在英語寫作過程中,思維導圖可以將與寫作話題相關的零散知識整合起來進而快速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對其進行深加工建立清晰的知識結構以便提取和輸出。語塊通常是指包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詞以整體形式儲存在大腦中以便使用時直接提取,有利于識記。高中階段在知識記憶的基礎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導圖從視覺上形象的呈現(xiàn)不僅有利于學生記憶,更利于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诖,本研究以語塊,思維導圖的相關理論為基礎將可視化的思維導圖和語塊教學法相結合,以思維導圖為工具在此基礎上發(fā)散性的生成語塊來探索出一種新的英語寫作教學方式。因此,本論文旨在探討這一教學模式在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有效性。本研究設計從2017年9月開始歷時一個學期,旨在研究以下問題:(1)基于思維導圖的語塊教學是否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2)基于思維導圖的語塊教學是否利于增加被試寫作中語塊使用的數(shù)量及多樣性?(3)基于思維導圖的語塊教學應用于寫作教學后對學生英語寫作態(tài)度是否有影響?被試對新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接受度如何?本實驗主要采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嘗試將基于思維導圖的語塊法與高中寫作教學有效結合。通過問卷調查、寫作測試和寫作文本分析的方式,對得出數(shù)據(jù)進行歸納整理和分析。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班學生在經過基于思維導圖的語塊教學訓練后,英語寫作成績整體上有了提高且文本中語塊使用量及多樣性明顯增加,學生對該教學模式持滿意態(tài)度。
【圖文】:
圖 3.1 思維導圖結構圖(Tony Buzan, 1993: 215)除此之外,其他學者將思維導圖應用到不同的領域,由此也衍生出了更多不同的相關定義。Mentoet(1999)認為思維導圖是一種有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工具,同時它被大量學者和機構應用到不同領域來提高工作效率。Budd(2004)指出思維導圖是由中心詞和短語構成,并且這些中心詞和短語都是經過編排而設置
且有利于更好的組織句子,促進寫作語篇的連貫性。3.2 思維導圖3.2.1 思維導圖定義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的思維工具,體現(xiàn)了人類大腦的認知方式和思維的發(fā)散過程。因此,它也是人腦進行思維活動的一種反應方式。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圖”,是一種通過文字,線條等多種形式來組織和呈現(xiàn)與某一特定主題相關的內容,此過程在體現(xiàn)人腦思維方式的同時也是知識結構構建和整體框架形成的過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著名學者 Tony Buzan 首次提出了思維導圖的概念。思維導圖在一開始被認為是在基于發(fā)散性思維的基礎上一種新型的記筆記方式。它是一種簡單、有效的可視化的思維工具,,可充分利用圖片、數(shù)字、文字和顏色來激發(fā)大腦潛能進行發(fā)散思維,從而促進大腦發(fā)展。因此,有利于激發(fā)人類創(chuàng)造性思維。許多學者對思維導圖投入了大量研究并基于不同視角給出了不同概念。TonyBuzan(1993)提出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圖表呈現(xiàn)方式,它是一把解鎖人類大腦潛能的鑰匙并指出思維導圖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特征:(1)注意的焦點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圖形上。(2)主題的主干作為分支從中央向四周放射。(3)分支由一個關鍵的圖形或者寫在產生聯(lián)想的線條上面的關鍵詞構成。比較不重要的話題也以分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G633.41
本文編號:2592109
【圖文】:
圖 3.1 思維導圖結構圖(Tony Buzan, 1993: 215)除此之外,其他學者將思維導圖應用到不同的領域,由此也衍生出了更多不同的相關定義。Mentoet(1999)認為思維導圖是一種有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工具,同時它被大量學者和機構應用到不同領域來提高工作效率。Budd(2004)指出思維導圖是由中心詞和短語構成,并且這些中心詞和短語都是經過編排而設置
且有利于更好的組織句子,促進寫作語篇的連貫性。3.2 思維導圖3.2.1 思維導圖定義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的思維工具,體現(xiàn)了人類大腦的認知方式和思維的發(fā)散過程。因此,它也是人腦進行思維活動的一種反應方式。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圖”,是一種通過文字,線條等多種形式來組織和呈現(xiàn)與某一特定主題相關的內容,此過程在體現(xiàn)人腦思維方式的同時也是知識結構構建和整體框架形成的過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著名學者 Tony Buzan 首次提出了思維導圖的概念。思維導圖在一開始被認為是在基于發(fā)散性思維的基礎上一種新型的記筆記方式。它是一種簡單、有效的可視化的思維工具,,可充分利用圖片、數(shù)字、文字和顏色來激發(fā)大腦潛能進行發(fā)散思維,從而促進大腦發(fā)展。因此,有利于激發(fā)人類創(chuàng)造性思維。許多學者對思維導圖投入了大量研究并基于不同視角給出了不同概念。TonyBuzan(1993)提出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圖表呈現(xiàn)方式,它是一把解鎖人類大腦潛能的鑰匙并指出思維導圖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特征:(1)注意的焦點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圖形上。(2)主題的主干作為分支從中央向四周放射。(3)分支由一個關鍵的圖形或者寫在產生聯(lián)想的線條上面的關鍵詞構成。比較不重要的話題也以分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G633.4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淑娟;方芳;管蒙蒙;王凱瑞;;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教學內容設計[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年04期
2 王若梅;;語塊教學法介入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視角——基于語言模因理論[J];山東外語教學;2016年02期
3 屈典寧;彭金定;;國外語塊實證研究20年:回顧與展望[J];外語學刊;2016年02期
4 文俊;;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單元復習課中的運用[J];基礎外語教育;2016年01期
5 于秀蓮;曹春玲;娜敏;;大學英語課堂環(huán)境下語塊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年07期
6 朱海燕;;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復習課中的應用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4年09期
7 伍萍;;任務驅動下的語塊教學訓練模式有效性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4年01期
8 陳松云;;元認知策略與預制語塊寫作教學效應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9 徐f ;;中國學習者英語學術詞塊的使用及發(fā)展特征研究[J];中國外語;2012年04期
10 樓捷;;論網絡語料庫輔助對英語寫作語塊運用能力的影響[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1年0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楊靜;思維導圖對提高小學英語作文水平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2 崔貝貝;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592109
本文鏈接:http://lk138.cn/zhongdengjiaoyulunwen/259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