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有標知域表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1-14 18:43
語言是人們認知世界的重要工具。人們生活在客觀世界中,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形成認識。這些認識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形成認識表達。本文以英國哲學家Karl Raimund Popper(1979)的三個世界理論和Eve Sweetser(1990)三個不同認知域理論為背景,借鑒、運用沈家煊(2003)等結(jié)合漢語研究區(qū)分“行”“知”“言”三域的理論方法,從知域入手,對現(xiàn)代漢語有標知域表達進行系統(tǒng)考察研究。本文關(guān)注有標知域表達的系統(tǒng),從有標知域表達的要素分類,情態(tài)特征、時間特征、語體特征等方面進行考察,并借助認知語法、功能語法等對有標知域表達的過程進行解讀,在認知語境、話語組織、語用與語法的互動等領域展開討論。結(jié)合語用理論提出相應的有標知域表達策略,并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針對不同語體的有標知域表達建立有效的分析框架。第一章“緒論”,對本文的選題目的和研究內(nèi)容進行了說明,對本文的基本概念進行了界定,梳理相關(guān)研究情況,包括現(xiàn)代漢語的三域研究及知域表達要素研究等,交代本文的理論基礎,對研究方法和語料來源等情況加以說明。第二章“有標知域表達概說”,主要對有標知域表達的基本結(jié)構(gòu)、認知語境進行分析。有標知域表達的基本...
【文章頁數(shù)】:13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一、選題目的和研究的內(nèi)容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三、相關(guān)研究述評
(一)現(xiàn)代漢語的三域研究
(二)知域表達要素研究
四、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一)認知語言學理論
(二)功能語法
五、研究方法與語料的說明
(一)研究方法
(二)語料來源
(三)其他說明
第二章 有標知域表達系統(tǒng)概觀
一、有標知域表達的基本結(jié)構(gòu)
(一)表達主體
(二)表達標記
(三)表達內(nèi)容
(四)表達的接收主體
二、有標知域表達的兩個認知語境
(一)表達語境
(二)識解語境
(三)語境差異
三、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有標知域表達的情態(tài)類型
一、有標知域表達的認識情態(tài)
(一)有標知域表達與[必然]義認識情態(tài)動詞的同現(xiàn)情況
(二)有標知域表達標記與[蓋然]義認識情態(tài)動詞的同現(xiàn)情況
(三)有標知域表達標記與[或然]義認識情態(tài)動詞同現(xiàn)情況
二、有標知域表達的道義情態(tài)
三、有標知域表達的動力情態(tài)
四、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有標知域表達的時間特征
一、靜態(tài)有標知域表達——認識動詞與時間詞語同現(xiàn)
(一)認識動詞與時間名詞同現(xiàn)
(二)認識動詞與時間副詞同現(xiàn)
(三)有標知域表達與時間詞語同現(xiàn)的認知解釋
二、動態(tài)有標知域表達——認識動詞與動態(tài)助詞同現(xiàn)
(一)有標知域表達動態(tài)化的支持條件
(二)有標知域表達動態(tài)化的類型
(三)有標知域表達動態(tài)化的語用動因
(四)有標知域表達動態(tài)化的功能
三、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有標知域表達對句類的選擇
一、有標知域表達與陳述句
(一)有標知域表達與肯定性陳述句
(二)有標知域表達與否定性陳述句
二、有標知域表達與疑問句
(一)有標知域表達與是非問句
(二)有標知域表達與特指問句
(三)有標知域表達與選擇問句
(四)有標知域表達與正反問句
(五)有標知域表達與反問句
三、有標知域表達與祈使句
四、本章小結(jié)
第六章 有標知域表達的語體特征
一、口語語體有標知域表達的特征
(一)生活對話體有標知域表達的語體特征
(二)訪談對話體有標知域表達的語體特征
二、書面語體有標知域表達的特征
(一)書面語體有標知域表達的整體特征
(二)學術(shù)論文中有標知域表達的特征
三、本章小結(jié)
第七章 有標知域表達的多方面功能
一、有標知域表達的人際功能
(一)表達主體選擇與信息給予能力
(二)表達標記語義強度與信息效率
二、有標知域表達的語篇功能
(一)篇首有標知域表達——開啟篇章
(二)篇中有標知域表達——標明階段性結(jié)論
(三)篇尾有標知域表達——結(jié)束語篇
三、本章小結(jié)
第八章 有標知域表達框架的建立
一、前有標知域表達階段——“想”階段
(一)明確認識對象
(二)明確接收主體
二、有標知域表達階段——“說/寫”階段
(一)表達主體的實現(xiàn)形式
(二)信息包裝策略
三、后有標知域表達階段——反饋階段
四、本章小結(jié)
第九章 結(jié)論
一、研究成果
二、研究局限
三、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4027027
【文章頁數(shù)】:139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一、選題目的和研究的內(nèi)容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三、相關(guān)研究述評
(一)現(xiàn)代漢語的三域研究
(二)知域表達要素研究
四、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一)認知語言學理論
(二)功能語法
五、研究方法與語料的說明
(一)研究方法
(二)語料來源
(三)其他說明
第二章 有標知域表達系統(tǒng)概觀
一、有標知域表達的基本結(jié)構(gòu)
(一)表達主體
(二)表達標記
(三)表達內(nèi)容
(四)表達的接收主體
二、有標知域表達的兩個認知語境
(一)表達語境
(二)識解語境
(三)語境差異
三、本章小結(jié)
第三章 有標知域表達的情態(tài)類型
一、有標知域表達的認識情態(tài)
(一)有標知域表達與[必然]義認識情態(tài)動詞的同現(xiàn)情況
(二)有標知域表達標記與[蓋然]義認識情態(tài)動詞的同現(xiàn)情況
(三)有標知域表達標記與[或然]義認識情態(tài)動詞同現(xiàn)情況
二、有標知域表達的道義情態(tài)
三、有標知域表達的動力情態(tài)
四、本章小結(jié)
第四章 有標知域表達的時間特征
一、靜態(tài)有標知域表達——認識動詞與時間詞語同現(xiàn)
(一)認識動詞與時間名詞同現(xiàn)
(二)認識動詞與時間副詞同現(xiàn)
(三)有標知域表達與時間詞語同現(xiàn)的認知解釋
二、動態(tài)有標知域表達——認識動詞與動態(tài)助詞同現(xiàn)
(一)有標知域表達動態(tài)化的支持條件
(二)有標知域表達動態(tài)化的類型
(三)有標知域表達動態(tài)化的語用動因
(四)有標知域表達動態(tài)化的功能
三、本章小結(jié)
第五章 有標知域表達對句類的選擇
一、有標知域表達與陳述句
(一)有標知域表達與肯定性陳述句
(二)有標知域表達與否定性陳述句
二、有標知域表達與疑問句
(一)有標知域表達與是非問句
(二)有標知域表達與特指問句
(三)有標知域表達與選擇問句
(四)有標知域表達與正反問句
(五)有標知域表達與反問句
三、有標知域表達與祈使句
四、本章小結(jié)
第六章 有標知域表達的語體特征
一、口語語體有標知域表達的特征
(一)生活對話體有標知域表達的語體特征
(二)訪談對話體有標知域表達的語體特征
二、書面語體有標知域表達的特征
(一)書面語體有標知域表達的整體特征
(二)學術(shù)論文中有標知域表達的特征
三、本章小結(jié)
第七章 有標知域表達的多方面功能
一、有標知域表達的人際功能
(一)表達主體選擇與信息給予能力
(二)表達標記語義強度與信息效率
二、有標知域表達的語篇功能
(一)篇首有標知域表達——開啟篇章
(二)篇中有標知域表達——標明階段性結(jié)論
(三)篇尾有標知域表達——結(jié)束語篇
三、本章小結(jié)
第八章 有標知域表達框架的建立
一、前有標知域表達階段——“想”階段
(一)明確認識對象
(二)明確接收主體
二、有標知域表達階段——“說/寫”階段
(一)表達主體的實現(xiàn)形式
(二)信息包裝策略
三、后有標知域表達階段——反饋階段
四、本章小結(jié)
第九章 結(jié)論
一、研究成果
二、研究局限
三、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4027027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yuyanyishu/4027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