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程式語識別研究概述
[Abstract]:Programming language is a multi-word unit that integrates lexical features, grammatical structures, semantic and / or pragmatic functions. In recent years, the program language has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research.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such as corpus linguistics, pragmatics, language acquisition, psycholinguistics, cognitive linguistics),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a multi-faceted study of programming language in language use. However, some basic problems such as terminology, defi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criteria in this field have not been finalized. In particular, different researchers often use different criteria on how to recognize program language. This paper combs and analyzes the main recognition standards in the study of foreign programming language, points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standards, 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tandards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size of the corpus. A set of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criteria are worked out to identify the program language in use accurately, reliably and comprehensively.
【作者單位】: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浙江廣播電視大學科研啟動基金項目(KY050112121003)
【分類號】:H030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楊玉晨;英語詞匯的"板塊"性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外語界;1999年03期
2 張霞;;基于語料庫的中國高級英語學習者詞塊使用研究[J];外語界;2010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中;;預制語塊與大學英語作文教學[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1期
2 楊玉明;溫晴;;語塊教學法與語言輸出能力的實驗研究[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3 陳宏;凌友慧;;語塊的語篇功能研究[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4 鄭文;;詞匯石化現(xiàn)象與詞匯習得的心理認知機制[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5 王玲;以“詞塊理論”為原則的對外漢語教學[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6 周海平;蔡文娟;;英語教學中的詞匯教學方法初探[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7 杜寒凝;;英語短語在教學中的意義[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8 王娟;張京魚;;英語書面交際能力培養(yǎng)中詞匯板塊介入的研究[J];今傳媒;2011年12期
9 鄧利蓉;預制語塊與大學英語教學[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10 李雯菁;;“預制語言板塊”對教學的啟示[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1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陳虹;;談高職高專英語聽說教學模式[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2 劉建華;;詞塊理論與英語閱讀策略[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C];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蕾;中國高水平EFL學習者語言研究:程式語和語言創(chuàng)造性[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李翠英;搭配的動態(tài)觀及其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3 李更春;中國英語學習者程式語心理表征模式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4 周榮;英語情緒類語塊認知隱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曉偉;語塊理論與對外漢語教學[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馬克彩;詞塊與英語寫作教學[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文杰;探討英語詞匯學習的有效策略,,提高高中學生詞匯量[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鄧元元;語塊應用于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實證性研究[D];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2010年
5 鄭素華;論詞塊法與寫作技能的相關(guān)性[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6 孫方燕;高中英語寫作中的詞塊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亞麗;詞塊理論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吳磊;高考英語聽力語塊分析及其運用策略[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賈菲;大學英語寫作中詞塊運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齊明明;詞塊在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寫作中的應用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楊玉晨;英語表達選詞錯誤分析[J];外語教學;1995年02期
2 衛(wèi)乃興;中國學習者英語口語語料庫初始研究[J];現(xiàn)代外語;2004年02期
3 衛(wèi)乃興;;中國學生英語口語的短語學特征研究——COLSEC語料庫的詞塊證據(jù)分析[J];現(xiàn)代外語;2007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更春;;程式語認知心理研究及其對二語習得的啟示[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2 彭雙寶;朱桂花;;也談成語結(jié)構(gòu)固定性與意義特定性的關(guān)系[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3 劉虹;話輪、非話輪和半話輪的區(qū)分[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年03期
4 周偉紅;許海濱;;解說評論的篇章模式[J];黑龍江史志;2009年04期
5 楊瑞漢;;漢語“詞”的新定義及其與語素、短語界限的探討[J];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9年11期
6 劉廣富 ,鄭天錫;積極、穩(wěn)妥地糾正混亂用字[J];語文建設;1986年Z1期
7 孔繁群;成語用錯舉例[J];新聞知識;1997年01期
8 ;語文信箱[J];語文建設;1965年09期
9 楊嵐;;試論詞的表情色彩與理性意義的關(guān)系[J];語文研究;1989年01期
10 何曉瑞;;解讀《桂枝兒》與《山歌》中的成語[J];河南農(nóng)業(yè);2011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巖;;談談三字格準固定語[A];黑龍江省語言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劉迪海邋通訊員 譚昌明;恩施市多舉措抓語言文字工作[N];恩施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齊建曉;語序與翻譯[D];上海海運學院;2002年
2 周P;對外漢語語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王健;漢語固定語理論與英語相關(guān)范疇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2年
4 李濤賢;禪宗俗諺初探[D];四川大學;2003年
5 公保才旦;評析電子產(chǎn)品中詞匯的譯法[D];西藏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202485
本文鏈接:http://lk138.cn/wenyilunwen/yuyanxuelw/2202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