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顯義的發(fā)展及不可取消性考察
本文選題:外顯義 + 隱含義。 參考:《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5期
【摘要】:外顯義是后格萊斯語用學理論發(fā)展的產(chǎn)物,體現(xiàn)了由語義和語用劃分的爭論向語用發(fā)展的趨勢?扇∠允歉袢R斯提出用來判定會話含義的經(jīng)典標準,部分學者認為它也可用來檢驗外顯義。從意圖的角度考察外顯義發(fā)現(xiàn),外顯義是語言意義和語境意義組合而成的作為說話者意圖表達的一個載體,因而可消除的只是聽話者對說話者的意圖進行推斷的可能意圖;而說話者的意圖是不可取消的,因此蘊含明確意圖的外顯義是不能被取消的。
[Abstract]:Explicit meaning is th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st-Grice 's pragmatic theory, which reflects the trend from the argument of semantic and pragmatic divis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s. Cancelability is a classical criterion put forward by Grice to judg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and some scholars think that it can also be used to test explicit mea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ntion, it is found that explicit meaning is the combination of linguistic meaning and contextual meaning as a carrier of the speaker's intention expression, so what can be eliminated is the possible intention of the listener to infer the speaker's intention. The speaker's intention is irrevocable, so explicit meaning can not be cancelled.
【作者單位】: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湛江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基金】:教育部社科青年基金項目(10YJC740144) 湛江師范學院博士專項基金(W11701)
【分類號】:H030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慶月;;語篇中的“意圖性”翻譯研究[J];文教資料;2006年34期
2 馮德兵;;語篇分析中的意圖性與連貫[J];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3 李軍華;;論交際意圖與言語行為[J];求索;2007年04期
4 張明芳;;從認知語用角度分析廣告語篇[J];科技信息(學術(shù)研究);2007年36期
5 葉竹鈞;;“關(guān)聯(lián)理論”與教師口語中的交際認知研究[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6 張偉鋒;鮑貴;;關(guān)聯(lián)理論視域下的漢語成語英譯研究——以張培基《英譯中國現(xiàn)代散文選》為例[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7 蘇姍;婁志剛;;商務英語函電句子主語選擇與功能分析[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8 李懷奎;;論翻譯中的語用顯譯——語用翻譯系列研究之二[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9 韓敏;關(guān)聯(lián)理論與語用推理[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10 李海川;;交際障礙與語境[J];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蔣顯t,
本文編號:2107641
本文鏈接:http://lk138.cn/wenyilunwen/yuyanxuelw/2107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