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人格美探析
發(fā)布時間:2025-05-29 03:42
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楚文化的集大成者和世界文化名人,他開創(chuàng)了中國詩歌從集體歌吟到個人創(chuàng)造的新時代,創(chuàng)立了“詞賦”這一文體。屈原的作品以及他上下求索、九死不悔的人生,體現(xiàn)了一種光耀千古的人格美。研究屈原的人格美對于深刻了解屈原的學術(shù)思想,對于研究屈原特立獨行的個性品質(zhì),對于全面把握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內(nèi)涵與傳承,以及中華民族的理想人格,都有著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和價值。 屈原是在社會大轉(zhuǎn)型的風霜雨雪中磨練出來的巨人,其人格美既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產(chǎn)物,又鮮活地表達和反映著時代的精神價值。屈原深受楚文化思想的熏陶,對當時的儒墨顯學及諸子百家多有批判性的反思與審視,并在這種反思與審視的基礎(chǔ)上確立了對儒家倫理價值觀的崇奉與信仰,結(jié)合當時天下大勢和楚國具體情況加以創(chuàng)造性的論說闡釋,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念和理想人生目標。屈原的人格美是屈原思想和行為、作品和人生實踐諸因素交相輝映的產(chǎn)物,反映了屈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從人格美知、情、意、行四個方面的心理特點來考察,屈原的人格美包括求真逐善的智慧美、獨立不遷的情操美、歷久彌堅的意志美和好修為常的行為美等具體內(nèi)容。從人格所包含的社會屬性來看...
【文章頁數(shù)】:9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的根據(jù)和研究的意義
二、國內(nèi)外對屈原和屈原人格研究的現(xiàn)狀
三、本論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屈原人格美形成的時代背景和文化淵源
一、人格和人格美的界定
1、人格的定義和基本特征
2、人格與美的交融互證關(guān)系
3、人格美是精神美和心靈美的重要表現(xiàn)
二、屈原人格美形成的時代背景
1、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和社會轉(zhuǎn)型
2、變法圖強和列國稱雄的時代情勢
3、大一統(tǒng)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興起和楚國面臨的挑戰(zhàn)
三、屈原人格美形成的文化淵源
1、對孔孟儒家君子人格的繼承和發(fā)展
2、楚文化的影響
第二章 屈原人格美的內(nèi)涵分析
一、屈原人格美的具體內(nèi)容
1、求真逐善的智慧美
2、獨立不遷的情操美
3、歷久彌堅的意志美
4、好修為常的行為美
二、屈原人格美的實踐表征
1、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愛國主義
2、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進取精神
3、哀民生之多艱的民本情懷
4、舉賢使能的美政理想
5、放言無憚的批判精神
三、屈原人格美的基本特征
1、浪漫主義與道德的理想主義
2、情感主義與價值的絕對主義
3、批判主義與精神的超越主義
第三章 屈原人格美的總結(jié)與評價
一、屈原人格美的進步性與局限性
1、屈原人格美的進步性與合理性
2、屈原人格美的局限性
二、屈原人格美對后世的影響
1、屈原人格美對中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影響
2、屈原人格美對湖湘文化的影響
三、屈原人格美的當代意義
1、憂國憂民精神的當代意義
2、上下求索精神的當代意義
3、身心兼修精神的當代意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主要研究成果
后記
本文編號:4048671
【文章頁數(shù)】:9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的根據(jù)和研究的意義
二、國內(nèi)外對屈原和屈原人格研究的現(xiàn)狀
三、本論文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屈原人格美形成的時代背景和文化淵源
一、人格和人格美的界定
1、人格的定義和基本特征
2、人格與美的交融互證關(guān)系
3、人格美是精神美和心靈美的重要表現(xiàn)
二、屈原人格美形成的時代背景
1、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和社會轉(zhuǎn)型
2、變法圖強和列國稱雄的時代情勢
3、大一統(tǒng)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興起和楚國面臨的挑戰(zhàn)
三、屈原人格美形成的文化淵源
1、對孔孟儒家君子人格的繼承和發(fā)展
2、楚文化的影響
第二章 屈原人格美的內(nèi)涵分析
一、屈原人格美的具體內(nèi)容
1、求真逐善的智慧美
2、獨立不遷的情操美
3、歷久彌堅的意志美
4、好修為常的行為美
二、屈原人格美的實踐表征
1、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愛國主義
2、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進取精神
3、哀民生之多艱的民本情懷
4、舉賢使能的美政理想
5、放言無憚的批判精神
三、屈原人格美的基本特征
1、浪漫主義與道德的理想主義
2、情感主義與價值的絕對主義
3、批判主義與精神的超越主義
第三章 屈原人格美的總結(jié)與評價
一、屈原人格美的進步性與局限性
1、屈原人格美的進步性與合理性
2、屈原人格美的局限性
二、屈原人格美對后世的影響
1、屈原人格美對中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影響
2、屈原人格美對湖湘文化的影響
三、屈原人格美的當代意義
1、憂國憂民精神的當代意義
2、上下求索精神的當代意義
3、身心兼修精神的當代意義
結(jié)語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主要研究成果
后記
本文編號:4048671
本文鏈接:http://lk138.cn/wenyilunwen/yishull/404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