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探究龐德對《華夏集》的重寫

發(fā)布時間:2020-06-07 02:17
【摘要】: 艾茲拉·龐德是美國現(xiàn)代文壇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是一位偉大的詩人,倡導(dǎo)和發(fā)展了意象主義;他也是一位偉大的翻譯家,翻譯了很多中國古典詩歌。1915年出版了譯詩集《華夏集》。此集一經(jīng)出版就招致指責,也贏得了極度贊譽。美國批評家兼詩人T.S.艾略特高度贊賞龐德的翻譯,稱他是20世紀“中國詩歌的發(fā)明者。”然而,許多中國學(xué)者卻指責龐德的翻譯違背了忠實的原則,而且誤讀了原文。事實上,從文化交流的角度出發(fā),龐德在《華夏集》翻譯中,犯錯是可以理解。異質(zhì)文化的文化交流中,誤讀是不可避免時。本文旨在通過對龐德《華夏集》的解讀,重新審視和評價《華夏集》中龐德的翻譯策略。 本文認為要正確評價創(chuàng)造性翻譯,正確對待翻譯的得與失;譯本能否保持原文的“詩歌特質(zhì)”是非常重要的;要分析研究譯本中的誤譯產(chǎn)生的根源,我們應(yīng)該探究誤譯背后,深藏著的歷史、文化、社會心理等原因,并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本文采用描述翻譯學(xué)的方法還原龐德對《華夏集》翻譯的事實真相。 本文共分六部分。首先在導(dǎo)入部分介紹本研究的背景,然后是主體部分,包括四章。主要是從對譯本本身的分析來看龐德的創(chuàng)造性改寫和誤譯;通過意象重構(gòu)以及意象并置保留原文“形詩”的特性,使用自由詩體,口語化語言,完成“詩歌特質(zhì)”的傳遞。文章也對誤譯進行了分析,在《華夏集》中,誤譯主要是由于費諾羅莎的遺稿注解的誤導(dǎo),以及龐德中國文化的缺失,從文化交流的角度,誤譯是可以理解的;然后,本文就制約龐德《華夏集》改寫因素從目的論和改寫論的角度進行了分析。最后是結(jié)論部分。 總的來說,龐德的《華夏集》是一種成功的翻譯。它很好地實現(xiàn)了龐德的翻譯目的,也適應(yīng)了時代的意識和詩學(xué)的要求;西方讀者對它的熱情歡迎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華夏集》的成功。
【學(xué)位授予單位】:中國石油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I561;H315.9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勝藍;;從翻譯倫理分析《華夏集》中龐德的責任選擇[J];讀與寫(教育教學(xué)刊);2011年05期

2 肖政艷;;論龐德的創(chuàng)意翻譯思想——以《華夏集》為例[J];劍南文學(xué)(經(jīng)典教苑);2011年06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杜夕如;詩樂交融的“出位之思”[D];浙江大學(xué);2009年

2 于雪梅;探究龐德對《華夏集》的重寫[D];中國石油大學(xué);2008年

3 唐金鳳;從闡釋學(xué)角度論《華夏集》中譯者的主體性[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9年

4 劉學(xué)思;艾茲拉·龐德眼中的中國[D];武漢理工大學(xué);2006年

5 彭祺;譯者主體性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xué);2008年

6 高軍;東方之花[D];西南大學(xué);2010年

7 李攀科;龐德《華夏集》翻譯與經(jīng)典化研究[D];四川外語學(xué)院;2012年

8 李小艷;對中國古典詩歌在龐德的《華夏集》中的再生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xué);2006年

9 董志浩;統(tǒng)一而非對立[D];中南大學(xué);2007年

10 劉莉;從改寫理論看龐德《華夏集》的翻譯[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7年

,

本文編號:270066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wxchuangz/270066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f19c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