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模糊語言的維譯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紅樓夢》中模糊語言的維譯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喀什師范學院》 2014年
《紅樓夢》中模糊語言的維譯研究
翟亞清
【摘要】:模糊性,作為自然語言的一個基本特征,在語言中扮演著獨特的角色。模糊語言的形式的很大一部分發(fā)生在一個廣泛的語言背景中即對話和寫作中。它被廣泛運用于各種語言環(huán)境之中。模糊語言的熟練運用往往會帶來一些特別的審美和語用效果。這就使研究模糊語言有了重要意義。在舉世聞名的詩化經(jīng)典文學作品《紅樓夢》中,由于其大量運用了模糊語,《紅樓夢》中使得模糊語言翻譯在衡量《紅樓夢》譯文質(zhì)量時成為一個不可或缺、不可忽略的方面。不同的譯者根據(jù)各自對模糊性的理解會給出對同一模糊語言不同的翻譯。通過對比不同譯者對同一模糊語言的翻譯,我們不僅可以加深對源文本的理解,還可以為不同譯文的評價提供新的視角。本文將以阿布都·克里木·霍加等人翻譯的《紅樓夢》維譯本為語料,著重比較其中漢維語模糊語言的翻譯。首先筆者給出了《紅樓夢》中模糊語言在語音,詞匯,,語義和語用層面的一般闡述。同時提出了模糊語言翻譯中的一個一般原則:為了完整的傳遞源文本的表層和深層意義,同時反映出原文的風格,使原文的藝術(shù)效果可以在目標文本中重現(xiàn),使譯文讀者可以得到與源文本的讀者相同的感受。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了三條翻譯策略:1)將原文的模糊語言翻譯為模糊語言;2)將模糊語言翻譯成準確詞語;3)將原文準確語言翻譯為模糊的詞語。 綜上所述,這篇論文試圖從一個嶄新的視角,即從模糊語言的視角,研究譯者對模糊語言的翻譯,本文把模糊語言的理論引入了對《紅樓夢》譯文的評價研究中,并期望文中得出的翻譯策略有助于未來研究文學作品中模糊語的翻譯。
【關(guān)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喀什師范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H215;I046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褚雅蕓;;《紅樓夢》中模糊修辭的運用及兩種英譯比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2 蔡育紅;;對《紅樓夢》中模糊語言翻譯的語用分析[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3 廖志恩;模糊性語言及其翻譯[J];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01期
4 李苗;;《紅樓夢》中模糊語言及其翻譯中的隱含的語用分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5 湯道兵;;從接受美學理論看文學作品中模糊語言的翻譯——以《紅樓夢》英譯本為例[J];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6 林慧;;漢維詞義模糊性對比概況[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7 錢星;;淺析《紅樓夢》章回目錄的維語翻譯[J];民族翻譯;2009年02期
8 王東風;文化缺省與翻譯中的連貫重構(gòu)[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7年06期
9 陳潔;;從《紅樓夢》翻譯看模糊語美學意蘊的藝術(shù)再現(xiàn)[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峰;;英語句法模糊現(xiàn)象探討[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S1期
2 楊紅;;淺論《紅樓夢》模糊語言的語用功能[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1期
3 林曉純;;商務(wù)信函中英語模糊語言的語用翻譯策略[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02期
4 郭吉林;用模糊數(shù)學方法完善《施工管理學》的探討[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1985年03期
5 樂金聲;通過喻體對照探討英漢比喻互譯的途徑[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5期
6 胡健;試論模糊語義的特征[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6期
7 楊京寧,王琪;漢語新詞新語詞源探析及英譯[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8 李萍,鄭樹棠;中英模糊限制語語用功能探究[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9 周方珠;;論元散曲翻譯中的模糊再現(xiàn)[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10 褚雅蕓;;《紅樓夢》中模糊修辭的運用及兩種英譯比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春秀;現(xiàn)代俄語同義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施佳勝;經(jīng)典 闡釋 翻譯——《文心雕龍》英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楊雪蓮;傳播學視角下的外宣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馮軍;論外宣翻譯中語義與風格的趨同及篩選機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盧玉卿;文學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譯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6 張愛珍;模糊語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喬翔;漢英形修名結(jié)構(gòu)對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8 詹碧文;現(xiàn)代漢語報紙新聞?wù)Z言證據(jù)范疇考察[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9 熊德米;基于語言對比的英漢現(xiàn)行法律語言互譯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10 李可興;生成性體育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焦晴;從順應(yīng)論角度看雙關(guān)廣告語的翻譯[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楊巧蕊;唐詩英譯翻譯批評現(xiàn)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陳建林;基于語料庫的國際英語學習者書面語中使用模糊限制語的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葉晶晶;重建文化親緣關(guān)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姚雅寧;漢語“玉”的多角度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陸子晉;論文學翻譯中文化因素的處理[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沈純潔;論文化的可譯性《紅樓夢》專有名詞的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周良謙;陪同口譯中文化差異引起的交流障礙及應(yīng)對策略[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張一帆;從功能對等理論看中西翻譯思維差異[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10 雷宇;“美即是真,真即是美”[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蘇遠連;英漢模糊限制語的分類和功能[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2 萬來聲;模糊理論在翻譯中的運用[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2年03期
3 趙文增;;談?wù)劇都t樓夢》的回目[J];紅樓夢學刊;1988年03期
4 劉永良;《紅樓夢》回目語言探美[J];紅樓夢學刊;1998年03期
5 姚俊;作為范疇變動語的模糊限制語——英漢對比研究[J];嘉應(yīng)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6 肖云樞;法律英語模糊詞語的運用與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2001年01期
7 羅華;從語用角度看人物對話翻譯——評《紅樓夢》譯本中的人物對話語言[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8 郭靖文;;《紅樓夢》回目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J];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9 吳世雄!350007,陳維振!350007;中國模糊語言學:回顧與前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01期
10 余富斌;模糊語言與翻譯[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年10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黎運漢;;體系完備,方法新穎,注重實用──評黎千駒《模糊語義學導(dǎo)論》[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2 聶仁忠,王玉新;模糊語義淺探[J];濟寧師專學報;1996年02期
3 張小琴;;漢語詩詞中數(shù)字模糊語義的理解與翻譯[J];甘肅農(nóng)業(yè);2006年04期
4 蔣林;談英漢語文學作品中數(shù)字的翻譯方法[J];韶關(guān)學院學報;2003年11期
5 盧傳福;模糊語義的修辭功能[J];思維與智慧;1985年01期
6 王紅旗;;論模糊語義產(chǎn)生的原因[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3年01期
7 朱卡德;情態(tài)動詞can的模糊語義初探[J];韶關(guān)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8 高燕;;廣告中的模糊語義初探[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9 周志遠;模糊語義論[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1990年Z1期
10 陳曉明;應(yīng)用文體中模糊語言應(yīng)用之管見[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賈紅光;;模糊語義研究的進展[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2 邱志芳;;模糊語義的認知研究方法與反思——評陳維振、吳世雄著《范疇與模糊語義研究》[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3年年會論文集[C];2003年
3 林新華;;模糊語義研究的認知視角——評陳維振、吳世雄著《范疇與模糊語義的研究》[A];2003年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年會交流論文文集[C];2003年
4 朱翠芳;;從自組織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看語言的認知域研究[A];第四屆全國認知語言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6年
5 夏遠利;;法律語言中詞語的模糊語義現(xiàn)象及其翻譯原則[A];邊緣法學論壇[C];2005年
6 張喬;;模糊量詞語義的形式處理[A];1998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8年
7 黃阿仙;;英語新聞報道中的模糊語言及漢譯處理[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史紅;;“美”的范疇的語義模糊性[A];中華美學學會第七屆全國美學大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王輝;肖建;;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T-S模糊系統(tǒng)研究[A];2003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3年
10 王萍;;毛澤東詩詞與語義模糊數(shù)字的翻譯[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記者 徐華西;[N];光明日報;2008年
2 姚雙云;[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張愛珍;模糊語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俐;面向概念設(shè)計方案選擇的協(xié)同決策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張維莎;公共政治話語中以術(shù)語為手段的掩飾委婉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4 鮑君忠;面向綜合安全評估的多屬性專家決策模型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5 陳志勇;面向模糊請求的服務(wù)組合關(guān)鍵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6 隋必好;漢英廣告語篇中的預(yù)設(shè)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7 蕭箏;客戶需求信息處理理論和方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8 付敏英;天津市城鎮(zhèn)化融資決策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9 張世寧;廣義量詞理論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晶晶;從目的論析廣告漢譯中的模糊語義[D];山西師范大學;2014年
2 李近近;模糊理論視角下情景喜劇《好漢兩個半》中的言語幽默分析[D];山西師范大學;2013年
3 翟亞清;《紅樓夢》中模糊語言的維譯研究[D];喀什師范學院;2014年
4 謝丁;基于MMTD的模糊語義量化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2年
5 孫華東;漢語古詩詞中數(shù)量詞模糊語義的俄譯[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6 曹文抗;模糊語義在法律語言中的表現(xiàn)及消除[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7 肖先明;模糊語言的動態(tài)語用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8 吳博;語言交際中親密稱呼語模糊性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4年
9 張穎;模糊語義學與譯學視野中的模糊對等[D];貴州師范大學;2006年
10 檀林;模糊知識處理在中文文本自動分類中的應(yīng)用研究[D];山西大學;2004年
本文關(guān)鍵詞:《紅樓夢》中模糊語言的維譯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9847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wxchuangz/229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