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伽藍記文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7-08 21:52
《洛陽伽藍記》是北朝一部以記載佛寺為主的文學名著,也是一部北魏末期都城洛陽的生動的社會生活史。其內(nèi)涵豐富,結構嚴整,與《水經(jīng)注》及《顏氏家訓》并稱為“北魏三書”。本文著重從該書的寫作宗旨、文學成就、對前人著作的借鑒吸收幾方面進行討論。 第一章主要對該書作者生平及思想進行探究,重點在于作者對佛教的認識和態(tài)度。作者既非滅佛亦非崇佛,而是懷著對佛教和真正信佛者的尊重、崇敬之意,站在國計民生的角度,主張整治佛教流弊。 第二章結合有關史料文獻,從社會、宗教兩方面把握該書的成書背景,進而探討此書的寫作宗旨與目的,包括:不滿北魏末政治腐敗,反對統(tǒng)治者盲目佞佛,抒發(fā)黍離之悲。 第三章首先著重對該書結構、敘事、語言三方面的文學特色進行了分析!顿に{記》一書具有清晰而完整的結構,體現(xiàn)在整體及各篇布局方面,皆整齊明了。其敘事具有史傳與小說之雙重特性。在描寫景物時作者善于運用色彩詞,對形成該書秾麗與秀逸兩種風格之統(tǒng)一有很大作用。其后探討該書對前人著作的借鑒吸收。從本書內(nèi)容及寫作手法看,作者極有可能參考過當代地志,漢魏的辭賦以及佛教的著作等。 第四章將該書置于北朝文學與文化這一整體環(huán)境中去考察。該書本身和其記載...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作者生平及思想
第一節(jié) 作者生平
一、姓氏
二、仕歷
第二節(jié) 思想
第二章 《洛陽伽藍記》的寫作背景及旨趣
第一節(jié) 寫作背景
一、社會背景
二、宗教背景
第二節(jié) 寫作旨趣
一、不滿政治腐敗
二、反對盲目佞佛
三、抒發(fā)黍離之悲
第三章 《洛陽伽藍記》的文學特色
第一節(jié) 結構特色
一、整體布局
二、各篇布局
三、方位意識
四、時間標示
第二節(jié) 敘事特色
一、敘事結構
二、敘事藝術的雙重特色
第三節(jié) 語言特色
一、驕散兼美
二、生動質樸
三、善用色彩詞
第四節(jié) 《伽藍記》所參考之前人著述
一、參考地志
二、借鑒辭賦
三、佛教著作的影響
第四章 從《洛陽伽藍記》看北朝文學與文化
第一節(jié) "筆"盛于"文"
第二節(jié) 北朝文學的豐富性
第三節(jié) 南北朝文化的沖突與融合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4003931
【文章頁數(shù)】:5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作者生平及思想
第一節(jié) 作者生平
一、姓氏
二、仕歷
第二節(jié) 思想
第二章 《洛陽伽藍記》的寫作背景及旨趣
第一節(jié) 寫作背景
一、社會背景
二、宗教背景
第二節(jié) 寫作旨趣
一、不滿政治腐敗
二、反對盲目佞佛
三、抒發(fā)黍離之悲
第三章 《洛陽伽藍記》的文學特色
第一節(jié) 結構特色
一、整體布局
二、各篇布局
三、方位意識
四、時間標示
第二節(jié) 敘事特色
一、敘事結構
二、敘事藝術的雙重特色
第三節(jié) 語言特色
一、驕散兼美
二、生動質樸
三、善用色彩詞
第四節(jié) 《伽藍記》所參考之前人著述
一、參考地志
二、借鑒辭賦
三、佛教著作的影響
第四章 從《洛陽伽藍記》看北朝文學與文化
第一節(jié) "筆"盛于"文"
第二節(jié) 北朝文學的豐富性
第三節(jié) 南北朝文化的沖突與融合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文編號:4003931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wenxuell/4003931.html
上一篇:跨越與融合——談華文文學作家張翎的創(chuàng)作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