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新文學的兒童本位觀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I206.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榮;;辦孩子喜歡的幼兒園[J];教育視界;2018年21期
2 王藍萍;;兒童本位下的“面積”概念教學[J];江西教育;2019年09期
3 湯衛(wèi)紅;;兒童本位的數學課堂[J];江蘇教育;2014年13期
4 馬薇;;淺議兒童本位下的習作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4年25期
5 吳明玲;;還原教學本質,凸顯兒童本位——讀《教師的挑戰(zhàn)》有感[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7年01期
6 卜驥;;核心素養(yǎng)觀照下“發(fā)現(xiàn)數學”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江蘇教育;2017年09期
7 陸啟威;;牧式教育:一支唱響生命的田野牧歌[J];江蘇教育;2017年18期
8 古寶芳;;有效表達,應基于兒童本位[J];小學教學參考;2017年13期
9 丁愛平;;在感性與理性的相融中默化——例談數學必備品格培養(yǎng)的策略[J];江蘇教育;2017年33期
10 童永菊;;依歸童心 建構以兒童為本位的童心教育[J];青海教育;201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幸福課程”:為了教育的核心目的[A];2017年江蘇省小學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現(xiàn)場觀摩研討會論文集[C];2018年
2 伍梅;;兒童本位:少兒電視劇“寓教于樂”的關鍵(摘要)[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3 聶映玉;;淺議五四運動前后中美教育考察對中國初等教育的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學教育、教會教育等)[C];2009年
4 程立;;從學步車看兒童觀[A];2015年10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5年
5 鄧永寧;;“棋”樂無窮的世界解北一小“和樂”課程之棋類校本課程建設案例[A];2018年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關注當下與兒童本位[N];文藝報;2017年
2 玫昆侖 魯庸興;別把兒童節(jié)變成“兒童表演節(jié)”[N];湖南日報;2017年
3 李雪 馬超;兒童本位讓童真自由綻放[N];中國教育報;2015年
4 浦漫汀;回歸兒童本位[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5 黃越;兒童文學 多一點“兒童本位”[N];光明日報;2000年
6 王泉根;呼喚回歸“兒童本位”[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2年
7 范占英;成功緣于“兒童本位”[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3年
8 本報記者 章紅雨;原創(chuàng)少兒書:“兒童本位”的勝利[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9 孫建江;沒有最好 只有更好[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5年
10 耿銀平;兒童本位的缺失[N];深圳商報;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趙準勝;呼喚和諧的兒童本位觀—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D];吉林大學;2007年
2 趙大軍;兒童文學理論的基本問題與方法[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馮海;從“訓誡”到“交談”[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4 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chuàng)生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田媛;新時期兒童文學中的生態(tài)倫理意識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6 楊日飛;教育與兒童的自然發(fā)展[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7 朱群;中國兒童電視劇的審美文化研究[D];中國傳媒大學;2009年
8 楊佳;西方元素對中國近代學前教育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瑞琴;五四新文學的兒童本位觀[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2 張紅;以兒童本位觀為導向的美術啟蒙繪本創(chuàng)作[D];湖南大學;2018年
3 田燦栻;基于兒童本位的幼兒園中班區(qū)域活動指導策略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8年
4 魏敏;兒童本位視野下的小學兒童文學作品閱讀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18年
5 傅瑩;以兒童為師—《開明國語課本》中的“兒童本位”辨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8年
6 田曉菲;兒童本位思想研究[D];青島大學;2018年
7 靳濤;兒童本位等效翻譯與《小無知游綠城》漢譯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7年
8 孟亞楠;兒童本位觀與繪本設計研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3年
9 薛寅俊;反對成人化:小學語文教材兒童本位的研究[D];溫州大學;2011年
10 王欣;兒童本位觀視野下幼兒圖書市場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74757
本文鏈接:http://lk138.cn/wenyilunwen/wenxuell/2774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