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漢語言論文 >

現(xiàn)代漢語“由”的性質、功用與演化

發(fā)布時間:2024-05-30 05:20
  本文主要圍繞現(xiàn)代漢語介詞“由”,結合前人研究的課題,運用語法化、詞匯化、主觀化等理論,從歷時與共時兩個角度,分析了“由”的主要引介功能及其語法化發(fā)展軌跡。全文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部分。一、闡述選題依據(jù)和研究現(xiàn)狀;說明研究方法和語料來源。二、以語法化軌跡為線索,從縱向角度入手,分析了介詞“由”的語法化軌跡。一條以“由”引介起點X為中心,呈“動詞→介詞→連詞”的趨勢走向;另一條以“由”引介施事X為中心,呈“動詞→介詞→標記化”的趨勢走向。文章把“由”的主要用法統(tǒng)一在一個框架之內(nèi)并嘗試對其語法化的原因和機制做出說明。三、以“由”的起點引介功能為基,剖析了框式結構“由X到Y”的句法結構、語義類型及構式的判定。一般認為,由于受“到”的詞性的影響,“由X到Y”有偏正式和聯(lián)合式兩種結構,這兩種結構下的語義分別為運動變化義和認知范圍義,由此“由”的引介功能從起點義擴展到端點義。構式的判定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聯(lián)合式的“由X到Y”則更傾向于構式。四、以“由”的施事引介功能為基,分析了施事“由”字句的定義、類型、句內(nèi)施受成分特征、以及其與“被”字句的橫向比較。文中對歷來有關“由”字句研究熱點進行論述,認為“由...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1 選題原因
    2 研究現(xiàn)狀
    3 方法依據(jù)
    4 語料來源
    5 符號說明
第一章 “由”的引介功能與雙向演化的趨向
    1 憑借與VP指向
        1.1 動詞性“經(jīng)過”到介詞性“憑借”
        1.2 功能分化與VP指向
    2 時空起點與因果邏輯
        2.1 空間起點
        2.2 時間起點
        2.3 性狀起點
        2.4 邏輯起點
    3 強調(diào)與標記化
        3.1 被動性
        3.2 標記化
    4 語法化動因與機制
        4.1 語法化的動因
        4.2 語法化的機制
    5 本章小結
第二章 框式結構“由X到Y”
    1 結構類型與句法位置
        1.1 結構類型
        1.2 句法位置
    2 “X”“Y”與結構語義
        2.1 運動變化義
        2.2 認知范圍義
    3 結構特點與構式趨向
        3.1 插入其他成分
        3.2 “X”“Y”互換
        3.3 拆分與擴寬
        3.4 構式趨向判定
    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施事“由”字句與“被”字句
    1 引導施事的“由”字句
        1.1 分歧定義
        1.2 句式類型
    2 論元與謂詞成分
        2.1 “NP”與“X”特性
        2.2 “VP”特征
    3 “由”字句與“被”字句
        3.1 懸空與重心
        3.2 語義與色彩
        3.3 未然與已然
    4 被動性與標記性
    5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標記化“由”的隱現(xiàn)
    1 句法構造
        1.1 結構形態(tài)
        1.2 句法成分
    2 語體特征
        2.1 表責權歸屬
        2.2 表因果相關
        2.3 表組成成分
    3 虛詞韻律
        3.1 虛詞共現(xiàn)
        3.2 韻律協(xié)調(diào)
    4 脫落結果
        4.1 隱含
        4.2 零形化
    5 本章小結
結論與余論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98461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hanyulw/398461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e0a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