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數(shù)民族漢語的地位與類型
本文選題:少數(shù)民族漢語 切入點:交際中介語 出處:《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摘要】:云南少數(shù)民族漢語是客觀存在于云南各民族社會實際交際之中的漢語,是交際中介語。從漢語的學科體系來看,其地位是漢語的民族變體,有著重要的使用價值。依據(jù)母語、中介語、目的語的不同,云南少數(shù)民族漢語的類型呈現(xiàn)出多種具體的形態(tài),其使用和習得方式也不盡相同。
[Abstract]:Yunnan minority Chinese is the Chinese language which exists objectively in the actual communication of all nationalities in Yunnan, and is the interlanguage of commun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cipline system of Chinese, its status is a national variant of Chinese, which has important use value. Different interlanguage and target language, the types of minority Chinese in Yunnan show a variety of specific forms, and their use and acquisition methods are also different.
【作者單位】: 云南師范大學文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云南少數(shù)民族漢語習得研究”(10YYX009)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10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駱小所;王渝光;楊瑞鯤;;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漢語教學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2 徐思益;試論語言的民族變體(上)[J];語言與翻譯;2000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申向陽;試論普通話測試中心理因素的負效應及調(diào)控策略[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2 卓如;;關于輕聲的探析[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3 曹芝兵;;影響普通話水平測試的模糊性因素及對策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7期
4 李清瑛;吳守雷;;PSC朗讀的情感需要[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5 關彥慶;;《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測試用朗讀作品指瑕[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6 王玲玲;;中介語理論與普通話測試——“目標參照”在普通話測試中的運用[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7 陳秀香;;《測試大綱》與普通話教學[J];濱州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8 吳昊;;黑龍江考生普通話水平測試中的偏誤分析及應對策略[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8年04期
9 鄒順民;;應加快普通話標準語音信息庫的建設[J];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10 朱怡淼;張鵬;;電視主持人語言規(guī)范化的調(diào)查[J];傳媒觀察;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謝英;;關于PSC“說話”項測試[A];海峽兩岸辭書學研討會暨福建省辭書學會第十七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PSC國家題庫建設課題組;劉照雄;王暉;;普通話水平測試國家題庫制卷系統(tǒng)研制報告[A];第二屆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徐泉;陳佑林;;關于影響普通話水平測試信度和效度因素的分析及對策[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4 張建強;;略論中介語理論與PSC[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姜嵐;張紹麒;王濤;張洪沼;張傳東;;普通話水平測試電子語音語料庫的開發(fā)與建設[A];中國計算技術與語言問題研究——第七屆中文信息處理國際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李竹屏;;普通話水平測試在語言測試中的共性與個性[A];第三屆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錢華;;PSC“說話”測試的學理依據(jù)與界域定位[A];第三屆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王暉;;普通話水平測試評分細則論析[A];第三屆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單虹;王頤嘉;喬麗華;;普通話水平測試評分細則研究[A];第三屆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孫海娜;;普通話水平測試“一級甲等”評審的若干問題[A];第三屆全國普通話水平測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陳亞鳳;中港新三地的語言規(guī)劃與新加坡本位小學語文課程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2 張峰;基于統(tǒng)計模式識別發(fā)音錯誤自動檢測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3 魏思;基于統(tǒng)計模式識別的發(fā)音錯誤檢測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俊杰;普通話異讀詞審音問題[D];蘇州大學;2010年
2 墨紹娟;巍山彝漢交際中介語語音特征分析[D];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
3 鄭文燦;19世紀中期北京話口語課本《語言自邇集》與現(xiàn)代口語課本比較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4 朱盈梅;PSC試卷單音節(jié)字詞測試題結構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5 徐慧;普通話鼻韻母區(qū)別特征參數(shù)分析[D];中國傳媒大學;2009年
6 王擎擎;韓版漢語教材的調(diào)查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7 魏威;蒙古族小學生漢語語法學習偏誤分析及教學策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8 陳蒙;“濟南普通話”語音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9 馬碧紅;初中語文朗讀教學現(xiàn)狀及應對策略[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10 黃海峰;漢語普通話輕聲詞語的音高探析[D];云南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澤林;;我國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雙語教師培訓政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2 陳曉娜;;新課程背景下我省少數(shù)民族漢語高考面臨的挑戰(zhàn)[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年10期
3 吳若愚;;少數(shù)民族漢語習得者篇章指示指稱偏誤匡正[J];伊犁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4 ;關于召開2008年“語言學·漢語·雙語”學術研討會的通知[J];語言與翻譯;2008年02期
5 阿達來提;阿布都外力·克熱木;;閱讀技巧在雙語教育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消費導刊;2008年12期
6 高會成;;新疆高職院校少數(shù)民族漢語課互動探究教學模式[J];語言與翻譯;2008年03期
7 唐永川;;簡述對少數(shù)民族漢語教學的學科研究概況[J];魅力中國;2008年18期
8 唐代俊;;少數(shù)民族漢語歌唱語言教學及心理問題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年S1期
9 馮常深;;試論科學的少數(shù)民族漢語測試體系的建立[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10 駱小所;王渝光;楊瑞鯤;;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漢語教學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文光浩;;芻議MHK中存在的一些問題[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2 王洋;;元認知理論及其對少數(shù)民族漢語教學的思考[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阮寶娣;;少數(shù)民族漢字題庫設計[A];識字教育科學化論文集粹——第二屆識字教育國際研討會文獻之一[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井波 實習生 賈夢瑩;我區(qū)啟動中國少數(shù)民族漢語水平等級考試[N];新疆日報(漢);2010年
2 楊杰;全面提升“雙語”教師培訓質(zhì)量[N];新疆日報(漢);2008年
3 牛銳;各地積極加強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學和師資培訓[N];中國民族報;2008年
4 阿庫烏霧;我們用母語與當代世界詩壇對話[N];中國民族報;2008年
5 楊曉程邋通訊員 田雨鑫;雙語教育促各民族同發(fā)展[N];中國財經(jīng)報;2007年
6 通訊員 楊彥琴 熱艷古;阿克陶縣扎實做好“雙語”教學[N];克孜勒蘇報;2007年
7 楊杰;教育部援助新疆中小學教師培訓計劃座談會在烏召開[N];新疆日報(漢);2007年
8 教育部語用司;“少數(shù)民族教師語言培訓工作研討會”在昆明召開[N];語言文字周報;2007年
9 記者 王玉蘭;全州民族教育綜合改革訪談[N];黃南報;2006年
10 孟峰;二○○六我州教育工作全面推進[N];克孜勒蘇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哈琴;雙語背景下的少數(shù)民族漢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潔;論新時期少數(shù)民族漢語詩歌創(chuàng)作[D];四川大學;2007年
3 楊文;栗原小荻論[D];暨南大學;2006年
4 王曉華;論對少數(shù)民族漢語教學的聽力教學[D];新疆師范大學;2005年
5 張鵬;佤漢交際中介語語音特征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個案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65787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enyilunwen/hanyulw/1657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