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間造型藝術在湘江風光帶戶外廣告設計中的應用
[Abstract]:Changsha is known as the city of landscape, Xiangjiang scenery is the most beautifu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Changsha. The Xiangjiang River landscape belt was built in 1995 and began to take shape in 2000. The main scenery is leisure corridors and sculptures, accompanied by small squares of various forms, landscape sketches, and a combination of trees and shrubs of various varieties. It reflects the unique scenery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river. And integrated into the city modernization facilities, respectively set up a television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public drinking water system, background sound system,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landscape lighting system and so on, become a happy place for citizens'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Changsha's entertainment, Changsha's connotation, Changsha's charm, Changsha's vitality, can be seen here. But what's missing is that the 26-kilometer belt has no new media advertising facilities.
【作者單位】: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廳資助項目《湖南民間造型藝術在現(xiàn)代新媒體廣告設計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11C0289)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524.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克;管窺設計與造型藝術之異同[J];西北美術;1999年04期
2 李f ;;淺談造型藝術的美育功能與實施[J];美術大觀;2009年06期
3 高照;公司天成 成就在人——寄語浙江天成造型藝術有限公司[J];雕塑;2004年02期
4 陶勤 ,劉中 ,王然;九月的中國將迎來一個國際美術交流的金秋——記中國美協(xié)代表團赴法參加“國際造型藝術家協(xié)會執(zhí)委會議”[J];美術;2005年04期
5 黃愛群;北魏造型藝術與現(xiàn)代造型藝術[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1987年02期
6 王煙生;造型藝術欣賞心理探微[J];江淮論壇;1992年02期
7 龔田夫;塞尚與現(xiàn)代造型藝術[J];百科知識;2003年12期
8 ;塞尚之后的現(xiàn)代造型藝術[J];百科知識;2003年12期
9 陳添;;樹根造型藝術淺見[J];廣東園林;1985年03期
10 孫承平;;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造型藝術[J];美苑;198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貴民;;造型藝術探源——試論“民間美術是一切美術的基礎”[A];2002中國未來與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2年
2 王宗元;;論楚造型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和審美特征[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3 熊晨;;京劇臉譜元素與平面設計的融合[A];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C];2008年
4 張安健;;儺面具造型藝術初探[A];中國梵凈山儺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黃群;;造型藝術設計中的自然情結[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6 何禮華;;論當代色彩教學的價值取向[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7 馬昭運;;淺談新聞攝影的規(guī)律和特征[A];1985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1985年
8 鐘鳴;;論新聞攝影中典型瞬間與永恒[A];現(xiàn)狀、挑戰(zhàn)、展望——第五屆全國新聞攝影理論年會論文集[C];1993年
9 高飛;;淺析藝術設計專業(yè)素描基礎課的教學改革方向[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10 周小娟;;感悟素描與設計藝術的融合[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建順;我市書刻造型藝術走進大上海[N];牡丹江日報;2010年
2 于烈;“2008造型藝術新人展”新人輩出[N];文藝報;2009年
3 廈門大學新聞系 劉君;中西造型藝術之比較[N];福建科技報;2002年
4 黃再林;精雕細琢的木偶造型藝術[N];南充日報;2007年
5 邳州市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 韓莉;素描是造型藝術的基礎[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6 大連職業(yè)技術學院藝術分院 楊軍;線條,,造型藝術基礎的基礎[N];美術報;2002年
7 鄭君玲;解讀民間美術的造型藝術[N];美術報;2005年
8 曹莉;皮革新藝盡顯時代氣息[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06年
9 和煥;定窯陶瓷造型藝術的立體語言[N];大眾科技報;2008年
10 本報駐陜西記者 黃曉峰;雕塑“中國風”[N];中國文化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馬剛;“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的教學[D];中央美術學院;2008年
2 王侃;皮影丑角造型設計的審美研究[D];西安美術學院;2009年
3 周保彬;海因里!の譅柗蛄炙囆g風格理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4 錢為;對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學體系的再認識[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5 李宏復;枕頂繡的文化意蘊及象征符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6 付愛民;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旅游形象設計中的景觀色彩設計[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7 羅軍;試探中國傳統(tǒng)造物設計的形象思維[D];東南大學;2006年
8 於梅;廣西寧明花山巖畫圖像的造型[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9 覃京燕;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的信息可視化設計方法研究[D];清華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山丹;蒙古族皮革造型藝術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10年
2 任巍;我國燈具設計的文脈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3 姜洪;民用鎖具造型藝術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李丹;漢代馬雕塑的造型藝術探究[D];北京服裝學院;2012年
5 尚華楠;魏晉南北朝時期容器造型藝術的研究對現(xiàn)代包裝容器設計的啟示[D];江南大學;2008年
6 郭宇鋼;北方少數(shù)民族薩滿造型藝術對我油畫創(chuàng)作的啟示[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7 張艷;基于情感化設計的網(wǎng)絡富媒體廣告設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8 鄭凌;云南甲馬造型的原始思維特征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9 紀彬;從視覺傳達的角度解析南昌戶外新媒體[D];南昌大學;2009年
10 鄧博;新媒體互動裝置藝術的研究[D];江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255950
本文鏈接:http://lk138.cn/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2255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