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篇章語用學視域下的德國環(huán)境法篇章理解 ——一項語料庫支持下的立法篇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9 23:03
本論文的選題源自近年來我國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基本國策的前提下,大力提倡的加強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促進綠色發(fā)展的目標。環(huán)保方面的法治建設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之一。德國無論在法律體制還是環(huán)保成果方面都具有許多值得借鑒之處。因此,本論文秉承跨學科研究的理念,選取德國環(huán)境領域的立法篇章為分析語料,旨在以篇章語用學為視角借助語料庫語言學的研究方法探究德國環(huán)境法的基本概況,分析該領域的立法篇章如何通過特定的語言手段表達其核心理念。筆者基于錢敏汝提出的篇章與人和世界的三元互動關系理論構建了適用于本論文實證分析的立法篇章理解模型,并利用語料庫分析軟件對德國環(huán)境領域立法篇章中的10個關鍵詞的語境信息進行了較詳盡的分析和探討。本論文嘗試回答以下三個問題:首先,在篇章語用學的視域下,如何基于體現(xiàn)篇章與人和世界的三元互動關系的動態(tài)篇章觀來理解德國環(huán)境領域的立法篇章?其次,如何利用語料庫的技術手段分析德國環(huán)境領域立法篇章的核心理念?應如何運用本論文的理論基礎對此進行解釋?最后,基于本研究可以提出哪些指導法律專業(yè)篇章理解及法律德語教學的建議?在篇章語用學理論框架下,筆者運用語料庫技術手段進行的實證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文章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7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2-?1本論文的理論框架??
DeBeaugrande和Dressier將意圖性納入了篇章性的七個標準。們認為意圖性是指篇章生產者的主觀態(tài)度,即為傳遞知識或實現(xiàn)一個計劃的目標而產一個篇章。119語言學領域對篇章意圖的研究始于語用學的理論,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Austin和Searle的言語行為理論。他們認為語言表述是有目的的社會活動。??Austin將言語行為分為三類:表達性言語行為、施為性言語行為和成事性言語行為。??12()他指出每個言語行為由如下部分組成:121??語音行為??
圖2-3以篇章為中心的人一篇章一世界三元關系模型137??以篇章為中心的三元關系是從篇章功能的角度來看待人使用語言符號的功能在這個模型里是研究篇章的出發(fā)點,篇章被看作是語言的使用生產者和接受者有目的地使用語言的活動。這里暗含的兩個問題是:1)篇章要實現(xiàn)什么功能??2)活動的條件:篇章使用者生產和接受篇章的件是什么?如果沒有篇章,語言就不能進入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只能存在于詞典或語法中,因而,篇章的功能也就無法實現(xiàn),各種世界當然到建設。因此,篇章承載著連接人與世界的媒介功能,作為人的一種交在這個模型中居于中心位置。138由篇章所構成的世界波稱為語言世界/的結構同時表明了篇章使用場景賦予篇章的功能,這種功能為篇章接受過程奠定了基礎。139??在這個模型中,人雖然沒有像篇章一樣居于中心,但是作為篇章生產建一個不僅語法上銜接而且語義連貫的篇章,就是為了實現(xiàn)其某種意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環(huán)境法的天人合一哲學基礎[J]. 楊玉華.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11)
[2]論篇章的“文化性”[J]. 趙勁,湯春艷.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2(01)
[3]基于經(jīng)驗主義的語料庫研究[J]. 馮志偉. 術語標準化與信息技術. 2007(01)
[4]論歐盟法律與其成員國法律之間的關系[J]. 劉兆興. 環(huán)球法律評論. 2006(03)
[5]法庭問話中的話題控制與信息獲取[J]. 葛云鋒,杜金榜. 山東外語教學. 2005(06)
[6]德國篇章語言學:源起與發(fā)展[J]. 劉齊生.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5(05)
[7]國外法律語言研究綜述[J]. 廖美珍. 當代語言學. 2004(01)
[8]試論篇章的以言行事行為結構[J]. 溫仁百. 外語教學. 2002(06)
[9]從法律語言的模糊性到司法結果的確定性[J]. 杜金榜. 現(xiàn)代外語. 2001(03)
[10]漢語立法語篇的言語行為分析[J]. 張新紅. 現(xiàn)代外語. 2000(03)
本文編號:2907613
【文章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27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2-?1本論文的理論框架??
DeBeaugrande和Dressier將意圖性納入了篇章性的七個標準。們認為意圖性是指篇章生產者的主觀態(tài)度,即為傳遞知識或實現(xiàn)一個計劃的目標而產一個篇章。119語言學領域對篇章意圖的研究始于語用學的理論,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Austin和Searle的言語行為理論。他們認為語言表述是有目的的社會活動。??Austin將言語行為分為三類:表達性言語行為、施為性言語行為和成事性言語行為。??12()他指出每個言語行為由如下部分組成:121??語音行為??
圖2-3以篇章為中心的人一篇章一世界三元關系模型137??以篇章為中心的三元關系是從篇章功能的角度來看待人使用語言符號的功能在這個模型里是研究篇章的出發(fā)點,篇章被看作是語言的使用生產者和接受者有目的地使用語言的活動。這里暗含的兩個問題是:1)篇章要實現(xiàn)什么功能??2)活動的條件:篇章使用者生產和接受篇章的件是什么?如果沒有篇章,語言就不能進入人類活動的各個領域,只能存在于詞典或語法中,因而,篇章的功能也就無法實現(xiàn),各種世界當然到建設。因此,篇章承載著連接人與世界的媒介功能,作為人的一種交在這個模型中居于中心位置。138由篇章所構成的世界波稱為語言世界/的結構同時表明了篇章使用場景賦予篇章的功能,這種功能為篇章接受過程奠定了基礎。139??在這個模型中,人雖然沒有像篇章一樣居于中心,但是作為篇章生產建一個不僅語法上銜接而且語義連貫的篇章,就是為了實現(xiàn)其某種意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環(huán)境法的天人合一哲學基礎[J]. 楊玉華.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2(11)
[2]論篇章的“文化性”[J]. 趙勁,湯春艷.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12(01)
[3]基于經(jīng)驗主義的語料庫研究[J]. 馮志偉. 術語標準化與信息技術. 2007(01)
[4]論歐盟法律與其成員國法律之間的關系[J]. 劉兆興. 環(huán)球法律評論. 2006(03)
[5]法庭問話中的話題控制與信息獲取[J]. 葛云鋒,杜金榜. 山東外語教學. 2005(06)
[6]德國篇章語言學:源起與發(fā)展[J]. 劉齊生.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5(05)
[7]國外法律語言研究綜述[J]. 廖美珍. 當代語言學. 2004(01)
[8]試論篇章的以言行事行為結構[J]. 溫仁百. 外語教學. 2002(06)
[9]從法律語言的模糊性到司法結果的確定性[J]. 杜金榜. 現(xiàn)代外語. 2001(03)
[10]漢語立法語篇的言語行為分析[J]. 張新紅. 現(xiàn)代外語. 2000(03)
本文編號:2907613
本文鏈接:http://lk138.cn/waiyulunwen/waiyufanyi/2907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