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日語翻譯面對的語言文化差異問題
本文關鍵詞:論日語翻譯面對的語言文化差異問題 出處:《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語言是文化的組成部分 ,也是文化的載體。不同的語言差異不僅表現在語言、詞匯這些語言形式上 ,還表現在語言文化特征上。本文從日語語言文化特征的角度 ,論述了翻譯過程中跨文化交際的現象 ,及其如何處理的問題 ,指出一個合格的翻譯者不僅要具有扎實的語言功底 ,同時還必須對雙方的語言文化特點及社會文化差異有充分的了解
[Abstract]:Language is part of culture, but also the carrier of culture. Language differences not only in the language vocabulary, the language form, also reflected in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from the Japanese language culture angle, discusses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phenomena,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pointed out a a qualified translator should not only have solid language skills, but also must have a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features and social cultural differences
【作者單位】: 成都理工大學外語系 西南民族大學
【分類號】:H36
【正文快照】: ~~論日語翻譯面對的語言文化差異問題@王在琦$成都理工大學外語系!四川成都610059 @廖戎$西南民族大學!四川成都610041跨文化交際;;翻譯;;日語語言文化特征語言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載體。不同的語言差異不僅表現在語言、詞匯這些語言形式上,還表現在語言文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沙保華;文化差異與口譯[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沈妍斌;;On the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of the Interpreter in Business English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the North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年08期
2 ;Nurturance of the Interpreter's Awaren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J];民營科技;2009年06期
3 陳虹;淺談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J];株洲工學院學報;1998年Z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倪淦英;語境對口譯及口譯教學的影響[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4年
2 范琳;關聯理論在口譯中的應用[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虹;;淺談跨文化交際中的翻譯與談判[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2 黎功成;;翻譯中的文化問題(英文)[J];云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3 羅萍;;從跨文化語言交際的角度探討英語習語的翻譯[J];考試周刊;2011年54期
4 張文勛;譚珍珍;;語篇銜接手段及其跨文化交際翻譯[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5 趙春苗;;跨文化交際中的商標翻譯[J];商場現代化;2007年17期
6 陳晶晶;;跨文化交際角度看出口商標的翻譯[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32期
7 呂鐵金;王福林;;談英語習語的翻譯[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8 孫立春;潘恒;;文化背景下詞匯空缺產生的原因及其翻譯[J];大家;2011年06期
9 郭琳;;從跨文化角度看英漢委婉語翻譯[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與教學);2011年02期
10 韋新建;;中西恭維語對比與翻譯[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孟晉;;我對翻譯理論和翻譯實踐相結合的一些認識和體會[A];譯學辭典與翻譯研究——第四屆全國翻譯學辭典與翻譯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陳建軍;;從人工翻譯到協(xié)同翻譯[A];中國翻譯人才職業(yè)發(fā)展——2009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3 陳中強;;提高查詞和判別效率 提高翻譯速度和質量[A];中國翻譯人才職業(yè)發(fā)展——2009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4 彭蓉;;哪里去找又快又好的翻譯?——翻譯速度,翻譯人才職業(yè)化面臨的新問題[A];中國翻譯人才職業(yè)發(fā)展——2009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9年
5 韋忠和;;網絡和翻譯社區(qū)的建設[A];2010年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0年
6 Joe Zhai;;乘風破浪正當時 本土翻譯公司生存和發(fā)展的幾點思考[A];2010年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0年
7 甘柳青;;翻譯的研究[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2009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8 董敏;;翻譯管理人才[A];2011年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1年
9 ;黑龍江省翻譯協(xié)會[A];黑龍江省社科工作經驗交流會材料匯編[C];2010年
10 閆栗麗;;校企合作培養(yǎng)中高端翻譯管理人才[A];2011年中國翻譯職業(yè)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國際譯聯副主席 中國翻譯協(xié)會副會長 黃友義;翻譯是橋梁也可能是屏障[N];人民日報;2009年
2 記者 朱俠;高度重視翻譯提高外宣能力[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文敏;做一個優(yōu)秀的翻譯很難也很有趣[N];浙江日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李舫 任姍姍 博主 李輝 (傳記作家 《楊憲益與戴乃迭》作者);他幾乎“翻譯了整個中國”[N];人民日報;2009年
5 黃美茹;翻譯市場每年以100億元左右的速度增長[N];就業(yè)時報;2009年
6 記者 蔣國華;300部譯著亮相全省翻譯作品展[N];黑龍江日報;2009年
7 記者 周波;我市設立翻譯特色人才基地[N];成都日報;2010年
8 記者 巴桑次仁;全區(qū)第二屆翻譯學術研討會召開[N];西藏日報;2010年
9 哈爾濱理工大學 楊曉靜;歌曲翻譯的四重要求[N];光明日報;2010年
10 記者 李瑞英;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頒發(fā)[N];光明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淑敏;翻譯的歷史觀—《獨立宣言》中譯本的歷時共時比較實證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聶馥玲;晚清科學譯著《重學》的翻譯與傳播[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0年
3 謝云才;文本意義的詮釋與翻譯[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朱琳;譯者為中心的多學科性翻譯理論建構[D];南開大學;2010年
5 屈平;翻譯還原:海德格爾現象學下的翻譯理論[D];河南大學;2010年
6 奧其爾(Gongor Eldev-Ochir);蒙漢語顏色詞之國俗語義對比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7 李志梅;報人作家陳景韓及其小說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徐莉娜;翻譯中句子結構轉換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9 蘇暢;俄蘇翻譯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D];吉林大學;2009年
10 曹瑩;傅雷文藝批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薇;改寫理論視角下清末民初《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的翻譯及其對《霍桑探案集》創(chuàng)作的影響[D];四川外語學院;2010年
2 施秋蕾;銜接與翻譯[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曉春;接受理論視野下的企業(yè)簡介翻譯[D];中北大學;2010年
4 宋雙維;功能翻譯理論下的電影配音翻譯[D];寧波大學;2011年
5 唐海蓉;從功能主義理論視角看翻譯碩士專業(yè)學位MTI筆譯教材的編寫[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宋岳;二十世紀初中國的贊美詩翻譯[D];山東大學;2010年
7 陳方方;格式塔美學觀照下的戲劇翻譯[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劉葉琳;評價理論在童話翻譯中的應用[D];南華大學;2010年
9 徐鵬;從《柳林風聲》看童話翻譯中的兒童本位原則[D];中國石油大學;2010年
10 李衛(wèi)霞;王蒙對約翰·契弗小說《自我矯治》的翻譯與“季節(jié)系列”小說創(chuàng)作:接受與創(chuàng)新[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1404085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waiyulunwen/lxszy/1404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