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白先勇的悲劇意識與小說創(chuàng)作
發(fā)布時間:2024-05-23 00:50
作為“中國當代短篇小說的奇才”,白先勇及其小說創(chuàng)作歷來都是國內外學者關注與研究的重要對象。其特殊的身份背景、人生經歷、文化積累、創(chuàng)新思維等都決定了他幾乎所有的小說創(chuàng)作都是圍繞著悲劇意識進行展開,并以此詮釋了他對于文化、生命、歷史的特殊認知與體悟。本論文從悲劇意識入手,對白先勇及其筆下的小說中體現(xiàn)的悲劇進行了梳理與探尋。本論文主要分為三章。第一章從根源入手,探析白先勇及其小說創(chuàng)作中悲劇意識的成因。白先勇悲劇意識的生成主要源于三個方面:一是生逢亂世,自童年時期起白先勇就隨家人于炮火之下四處奔走,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感到了時間與歷史的無常。二是成年后遠離故土求學生活,在東西方之間的文化碰撞下形成了他獨特的“尋根”情節(jié)。三是自小深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其中的感傷基調與悲天憫人的思想在他心中根深蒂固。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了白先勇最初悲劇意識的形成。第二章論述了白先勇悲劇意識的文本意涵。從具體的文本分析入手,結合白先勇獨特的人生經歷,闡明了白先勇在小說建構中體現(xiàn)出的多種悲劇意識,即對人們無常命運的悲憫之情、對彼岸世界的精神皈依與為同性戀群體的譜寫哀歌。通過對白先勇不同悲劇意識形態(tài)的分析,揭示了在經歷時代與歷...
【文章頁數】: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的意義與價值
二、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內容及其重難點與方法
第一章 白先勇悲劇意識的根源探尋
第一節(jié) 動蕩時事中的流離失所
第二節(jié) 遠離故土的羈旅漂泊
第三節(jié) 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熏陶
第二章 白先勇悲劇意識的文本意涵
第一節(jié) 對無常命運的悲憫
第二節(jié) 向彼岸世界的精神皈依
第三節(jié) 為同性之戀譜寫哀歌
第三章 白先勇悲劇意識的審美呈現(xiàn)
第一節(jié) 人物群像的悲劇性設置
第二節(jié) 話語修辭與悲情纏繞
第三節(jié) 美的形式與悲的映現(xiàn)及共鳴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個人簡歷
在學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及著作情況
本文編號:3980765
【文章頁數】:4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選題的意義與價值
二、研究現(xiàn)狀
三、研究內容及其重難點與方法
第一章 白先勇悲劇意識的根源探尋
第一節(jié) 動蕩時事中的流離失所
第二節(jié) 遠離故土的羈旅漂泊
第三節(jié) 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熏陶
第二章 白先勇悲劇意識的文本意涵
第一節(jié) 對無常命運的悲憫
第二節(jié) 向彼岸世界的精神皈依
第三節(jié) 為同性之戀譜寫哀歌
第三章 白先勇悲劇意識的審美呈現(xiàn)
第一節(jié) 人物群像的悲劇性設置
第二節(jié) 話語修辭與悲情纏繞
第三節(jié) 美的形式與悲的映現(xiàn)及共鳴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個人簡歷
在學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及著作情況
本文編號:3980765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980765.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