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大學生一年隨訪期內自殺行為及其預測因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10 12:30
【摘要】:目的(1)評估一年隨訪期大學生自殺意念、自殺未遂的發(fā)生率;(2)描述大學生自殺意念、自殺未遂的特征,包括自殺原因、自殺方式、自殺計劃以及自殺意念或自殺未遂前的求助行為等;(3)從基線調查所獲得的人口統計學、兒童期不良經歷、家族自殺史、近期生活事件、沖動/攻擊型人格、抑郁/焦慮癥狀以及自殺行為等因素中,篩選能獨立預測大學生未來一年發(fā)生自殺意念或自殺未遂的因素;(4)構建大學生未來一年發(fā)生自殺意念或自殺未遂的風險預測指數。方法以安徽省三所醫(yī)學院校(安徽醫(yī)科大學、皖南醫(yī)學院和蚌埠醫(yī)學院)的一、二年級共11541名在冊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自編《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與相關生活經歷調查問卷》對被試分別進行基線(T0)、基線后6個月(T1)及12個月(T2)共3次調查。內容包括人口統計學資料、自殺行為及其特征、早期不良經歷、家族自殺史、近期負性生活事件、Beck焦慮癥狀、Beck抑郁癥狀、沖動/攻擊性、家庭功能以及社會支持。最終7298(63.2%)名大學生全程參加三次調查、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且提供合格問卷。調查數據由Epi Data3.1軟件錄入,經清理后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列聯表估計一年隨訪期大學生自殺意念和自殺未遂發(fā)生率;應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從基線調查所獲的潛在危險因素中分別篩選自殺意念和自殺未遂的獨立預測因素;選擇其中最主要預測因素與其他次要預測因素的數量進行交叉組合,計算不同組合所對應的自殺意念和自殺未遂的預測概率,再通過分層特異似然比(Stratum-Specific Likelihood Ratios,SSLRs)的分析方法將預測概率的連續(xù)分布劃分為足夠多的、且預測(鑒別)能力不同的組別,形成風險預測指數。結果(1)一年隨訪期大學生自殺意念發(fā)生率為8.4%(n=613);自殺未遂發(fā)生率為0.8%(n=58)。其中,10.6%的自殺意念者及32.5%的自殺未遂者有兩次及以上自殺行為。(2)自殺意念和自殺未遂的主要特征:38.8%自殺意念者及32.8%的自殺未遂者在危機發(fā)生時有過求助行為,求助對象主要是自己的親友,占比分別為83.0%和89.5%。自殺原因比例從高到底依次為學習問題、家庭糾紛、軀體疾病、心理疾病、戀愛問題。78.5%的自殺意念者以及93.0%的自殺未遂者沒有自殺計劃。59.6%的自殺未遂者采用工具切割,57.9%的自殺工具取自住處。近20%自殺未遂者在自殺后接受了醫(yī)學救助。(3)自殺意念和自殺未遂獨立預測因素:在最終的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模型中,未來一年發(fā)生自殺意念的獨立預測變量有8個,其中自殺意念史,特別自殺計劃史是最重要預測因素(OR=7.67-12.4),其他預測因素包括近一年負性生活事件、兒童期不良經歷數量、有宗教信仰、女性、高自我攻擊評分、高抑郁評分以及家庭功能障礙(OR=1.24-2.03);未來一年發(fā)生自殺未遂的獨立預測變量有5個,自殺未遂史(OR=16.07-36.12)和自殺意念史(OR=3.66-6.96)是最重要的兩個預測因素,其中尤以沖動性自殺未遂史的預測作用為最強,其他3個預測因素分別是兒童期不良經歷數量、高自我攻擊評分和女性(OR=1.43-3.35)。(4)風險預測指數:由自殺意念史與其他因素的暴露數量(0-7個)交叉組合所構建的自殺意念風險預測指數能有效預測未來一年自殺意念的發(fā)生(AUC=0.813)。該指數將樣本分為自殺意念發(fā)生風險高低不同的5組人群:66.4%的個體屬于最低風險組(陽性預測值為2.4%);17.6%的個體屬于較低風險組(7.9%);其余三組人群屬于高風險組,分別占樣本人數的5.2%、7.4%和2.4%,其未來一年自殺意念預測概率分別為24.6%、35.3%以及48.3%。由自殺行為史與其他因素的暴露數量(0-3個)交叉組合所構建的自殺未遂風險預測指數能有效區(qū)分未來一年里出現的自殺未遂者和非自殺未遂者(AUC=0.865)。該指數將樣本分為自殺未遂發(fā)生風險高低不同的4組人群:84.0%的個體被劃為最低風險組(陽性預測值為0.2%);12.0%的個體為較低風險組(0.7%);2.8%的個體位較高風險組(4.9%);樣本中1.2%的個體被劃在最高風險組(33.%),超過一半(51.7%)的自殺未遂發(fā)生在該組人群。結論自殺意念和自殺未遂在大學生中是較為常見的兩個行為事件。其主要特征是:個體聚集性(重復發(fā)生)、自殺原因為常見暴露(如學習問題)、自殺工具容易獲得(取自住處)、多為沖動性的(無自殺計劃)以及求助率低等。自殺意念史和自殺未遂史分別是未來自殺意念和自殺未遂發(fā)生的最為重要預測因素,但單一因素的獨特效應不能明顯增加未來自殺的危險性,而基于多個獨立預測因素而構建的風險預測指數能以較高效度預測未來一年自殺行為的發(fā)生。大學生自殺行為的一些特征(如無計劃、低求助率)提示校園里心理或精神科門診資源的增加并不能有效增加自殺危機的識別率。因此,如何及時有效識別或預測大學生自殺危機是我們制定自殺預防計劃的關鍵。我們構建的自殺行為風險指數為大學生自殺高危個體的篩查和風險評估提供了一種可行途徑。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B846


本文編號:278807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oufeilunwen/rwkxbs/278807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aee10***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