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板塊西北緣上奧陶統(tǒng)牙形石及古海洋學意義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6-01 12:38
華北奧陶系牙形石豐富,其中上奧陶統(tǒng)動物群特征表現(xiàn)為淺水-暖水型牙形石動物群。本文對華北西北緣內蒙古大佘太地區(qū)上奧陶統(tǒng)白彥花山剖面進行牙形石采集和研究,獲得1215枚牙形石,共計17屬43種,并建立了 1個新種Tasmanognathus coronatustus n.sp.。根據(jù)所產出的牙形石動物群延限,筆者共劃分出三個牙形石帶,自下而上分別為:Belodina confluens 帶,Yaoxianognathus neimengguensis 帶和 Yaoxianognathus yaoxianensis帶,所劃分的牙形石帶均可以與國內外同時期的淺水相牙形石帶對比,地層時代為晚奧陶世早-中凱迪期。此外,本文對華北及岡瓦納周緣地區(qū)常見的兩個屬Tasmanognathus Burrett,1979和Yaoxianognathus An in An et al.,1985進行梳理,分析了兩屬的地區(qū)分布、地層延限及形態(tài)特征,對部分屬種的分類位置進行重新厘定。通過兩屬在華北地區(qū)主要屬種的各分子細齒變化,提出Tasmanognathus sishuiensis-Tasmanognathus s...
【文章頁數(shù)】:13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選題背景與項目依托
1.2 華北地區(qū)晚奧陶世牙形石研究現(xiàn)狀
1.3 存在問題
1.4 研究內容
1.4.1 主要研究內容
1.4.2 主要工作量
1.5 研究方法
1.5.1 巖石樣品處理
1.5.2 牙形石樣品分離
1.6 主要創(chuàng)新點
2 區(qū)域地質概況
2.1 地質背景
2.2 研究區(qū)剖面概況
2.2.1 剖面概況
2.2.2 剖面描述
3 牙形石動物群及生物地層
3.1 劃分沿革
3.2 生物地層劃分
3.2.1 Belodina confluens帶
3.2.2 Yaoxianognathus neimengguensis帶
3.2.3 Yaoxianognathus yaoxianensis帶
3.3 生物地層對比
3.3.1 國內對比
3.3.2 國際對比
4 Tasmanognathus屬和Yaoxianognathus屬的分類及演化探討
4.1 兩屬的分類學研究概況
4.1.1 Tasmanognathus屬
4.1.2 Yaoxianognathus屬
4.2 兩屬的分布與延限
4.3 兩屬的演化特征探討
4.4 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
4.4.1 系統(tǒng)發(fā)育特征矩陣的建立
4.4.2 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方法和討論
5 古海洋學意義研究
5.1 牙形石古生態(tài)研究現(xiàn)狀
5.2 主要屬種遷移與海水表層環(huán)流關系探討
5.2.1 Belodina的遷移模式
5.2.2 Phragmodus的遷移模式
5.2.3 Taoqupognathus的遷移模式
5.2.4 Yaoxianognathus的遷移模式
5.3 牙形石物種遷移的古海洋學啟示
6 系統(tǒng)描述
7 結論及不足之處
7.1 結論
7.2 不足之處
7.3 下一步工作計劃
致謝
參考文獻
圖版及圖版說明
附錄一 牙形石產出情況統(tǒng)計表
附錄二 Plectodina屬、Tasmanognathus屬和Yaoxianognathus屬特征矩陣
附錄三 個人情況
本文編號:3985902
【文章頁數(shù)】:137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選題背景與項目依托
1.2 華北地區(qū)晚奧陶世牙形石研究現(xiàn)狀
1.3 存在問題
1.4 研究內容
1.4.1 主要研究內容
1.4.2 主要工作量
1.5 研究方法
1.5.1 巖石樣品處理
1.5.2 牙形石樣品分離
1.6 主要創(chuàng)新點
2 區(qū)域地質概況
2.1 地質背景
2.2 研究區(qū)剖面概況
2.2.1 剖面概況
2.2.2 剖面描述
3 牙形石動物群及生物地層
3.1 劃分沿革
3.2 生物地層劃分
3.2.1 Belodina confluens帶
3.2.2 Yaoxianognathus neimengguensis帶
3.2.3 Yaoxianognathus yaoxianensis帶
3.3 生物地層對比
3.3.1 國內對比
3.3.2 國際對比
4 Tasmanognathus屬和Yaoxianognathus屬的分類及演化探討
4.1 兩屬的分類學研究概況
4.1.1 Tasmanognathus屬
4.1.2 Yaoxianognathus屬
4.2 兩屬的分布與延限
4.3 兩屬的演化特征探討
4.4 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
4.4.1 系統(tǒng)發(fā)育特征矩陣的建立
4.4.2 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方法和討論
5 古海洋學意義研究
5.1 牙形石古生態(tài)研究現(xiàn)狀
5.2 主要屬種遷移與海水表層環(huán)流關系探討
5.2.1 Belodina的遷移模式
5.2.2 Phragmodus的遷移模式
5.2.3 Taoqupognathus的遷移模式
5.2.4 Yaoxianognathus的遷移模式
5.3 牙形石物種遷移的古海洋學啟示
6 系統(tǒng)描述
7 結論及不足之處
7.1 結論
7.2 不足之處
7.3 下一步工作計劃
致謝
參考文獻
圖版及圖版說明
附錄一 牙形石產出情況統(tǒng)計表
附錄二 Plectodina屬、Tasmanognathus屬和Yaoxianognathus屬特征矩陣
附錄三 個人情況
本文編號:398590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shoufeilunwen/jckxbs/39859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