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鍾彥《中國歷史文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章培恒;;《桃花扇》與史實的巨大差別[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應憲;;清代“實事求是”學風的復興與沉寂[J];安徽史學;2007年06期
2 陳曦;從“文史不分”到“文史異轍”:略議中國古代正史傳記[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3 趙白生;“我與我周旋”——自傳事實的內涵[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4 陳凌;;中外文化交流考古的新嘗試——《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評介[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5 金久紅;;從《史記》采撰特點看司馬遷的史學思想[J];北方論叢;2006年04期
6 梁潔;;近代中國接受實證主義史學的因緣[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7 陳曦;從“文史異轍”看“正史”傳記的缺憾[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8 楊東方;;小說與歷史的互證——以《假虎威古玩流殃,奮鷹擊書生仗義》為例[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9 王達三;中國傳統(tǒng)學術視閾中的歷史與歷史哲學[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10 瞿林東;繼承白壽彝先生的史學史思想遺產[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郭永琴;潘慶梅;;百年來炎帝研究的回顧與展望[A];炎帝·姜炎文化與和諧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杜勇;;論大禹治水廣為流布的緣由[A];禹城與大禹文化文集[C];2002年
3 鄧京力;馬敬;;試論影響歷史評價的若干因素[A];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C];2009年
4 唐啟翠;;認知、證成與呈現(xiàn)——論人類學“四重證據法”[A];第二屆證據理論與科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卷)[C];2009年
5 馮時;;郭沫若《金文所無考》補正[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6 胡宏哲;;《尚書》與早期儒家道統(tǒng)關系考[A];儒學與二十一世紀文化建設:首善文化的價值闡釋與世界傳播[C];2007年
7 張進;;梁啟超的“活態(tài)”史學與“三界革命”[A];中國現(xiàn)代美學與文論的發(fā)動:“中國現(xiàn)代美學、文論與梁啟超”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C];2008年
8 吳少達;;《詩經》的奧妙——景情與音義的雙重合奏[A];詩經研究叢刊(第十七輯)——第八屆 《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刊之二[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勝利;民國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2 楊棟;神話與歷史:大禹傳說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奇玉;古代戲曲創(chuàng)作理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4 張鶴;《國語》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9年
5 胡宏哲;《尚書》與《逸周書》比較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6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國政治現(xiàn)象剖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梅軍;殷商西周散文文體研究[D];上海大學;2010年
8 胡紹宗;從人形圖符到“四體妍媸”[D];西安美術學院;2010年
9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孫德華;子思學派考論[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石力波;論墨家的科技倫理思想[D];東北大學;2008年
2 周靜;《國語》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韓慶偉;蘇秦史料研究[D];南昌大學;2009年
4 馬世香;晚清民國時期岳陽的近代化進程[D];湘潭大學;2009年
5 袁寶君;民國春秋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桑勝劍;論春秋之前天人觀的演變與孔子思想體系的形成[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邢慎寶;《全韻玉篇》與宋本《玉篇》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楊新賓;王符《潛夫論》政治批判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崔晨;梁啟超與章太炎的民族史研究及其民族主義取向[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10 向冠男;《逸周書》文體特色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關于設立第八屆“熱心薦稿者獎”的啟事[J];故事家(微型經典故事);2010年01期
2 倪健新;馬慶霞;;言語行為理論在文學作品中的體現(xiàn)[J];文教資料;2010年01期
3 ;簡·奧斯汀作品集[J];學苑教育;2010年03期
4 康莉霞;;影視作品與原著差異的分析與思考[J];作家;2010年02期
5 ;西漢竹書中發(fā)現(xiàn)中國最早文學作品[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0年03期
6 肖正;;作家石鐘山的四棲生活[J];名人傳記(上半月);2010年01期
7 趙琰;;文學作品中意象翻譯的擴增策略[J];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8 王紅旗;;l言蟛皇鍬薏疾
本文編號:2801379
本文鏈接:http://lk138.cn/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801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