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水位影響因子機理分析與預測預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12-26 04:21
衡水湖地處華北最為缺水的地區(qū),是華北平原典型的淡水湖濕地之一,為能持續(xù)發(fā)揮濕地應用的功能,基于衡水湖漂浮蒸發(fā)場觀測數據和實驗站等相關系列資料,采用線性回歸分析法、Man-Kendall趨勢檢驗法和突變檢驗法等多種分析方法,研究影響衡水湖水位變化的相關因子;根據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衡水湖現狀條件下水位動態(tài)預測模型,并進行水位預測預警。結果表明:①建立了衡水湖月均水位與滲漏量的經驗公式,計算出衡水湖多年平均年滲漏量為1109.8萬m3,多年平均單位面積滲漏量為37.5萬m3/(km2·a);②確定了漂浮E601型蒸發(fā)器與20m2蒸發(fā)器蒸發(fā)量折算系數年均為1.10,得出衡水湖多年平均蒸發(fā)量為2895萬m3;③建立了水位動態(tài)預測模型,預報精度達到甲級要求,對2020年不同水平年水位以月為單位進行了預測,得出各水平年水位均低于藍色預警水位19.50m;同時預測了豐平枯水平年要達到藍色預警水位,分別需引進水量232.3萬,1049.3萬,1544.4萬m3,為生態(tài)保護...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20524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圖1 衡水湖逐月水位過程線
近年來受人為蓄水影響,衡水湖水位呈上升趨勢,1994~2017年系列多年平均水位為19.90m;最高年均水位出現在2017年為20.51m;最低年均水位出現在1994年為18.67m[4];衡水湖年內水位因受蒸發(fā)、滲漏、工農業(yè)用水和人為蓄水影響,呈下降趨勢,春季水位最高、秋季最低....
圖2 衡水湖多年平均水面蒸發(fā)量年內月分配比例
根據折算系數,計算出2003~2018年逐月漂浮E601蒸發(fā)量,與同時段衡水湖水面面積相乘,得出衡水湖多年平均水面蒸發(fā)量為2895萬m3。水面蒸發(fā)量隨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其年內分配有著很大的差異[7]。年內變化規(guī)律表現為:冰期(12月至次年2月)多年平均蒸發(fā)量相應較小為216萬m3,....
圖3 3~10月衡水湖月均水位與滲漏量相關
利用Mann-Kendall法對1994~2018年衡水湖歷年水位數據進行趨勢檢驗和突變檢驗;在受人類影響的現狀條件下,對影響衡水湖水位變化的工業(yè)用水量、降水量、蒸發(fā)量、蓄水變量、入出湖徑流量因子進行分析,創(chuàng)建了氣象因子為參數的衡水湖月均水位與滲漏量的相關關系,如圖3,圖4,建立....
圖4 11~次年2月衡水湖月均水位與滲漏量相關
圖33~10月衡水湖月均水位與滲漏量相關4.8農業(yè)灌溉及其他用水量
本文編號:4020524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projectlw/dqwllw/4020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