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韩国日本在线观看免费,A级尤物一区,日韩精品一二三区无码,欧美日韩少妇色

當前位置:主頁 > 經濟論文 > 銀行論文 >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改革及其對中國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4-10-13 16:58

【摘要】 全球經濟的發(fā)展離不開良好的國際貨幣體系。只有國際貨幣體系機制完善、運行良好,才能為各國貿易的互相往來、資金的跨國流動以及國際收支的調整提供必要的環(huán)境和條件。自從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后,牙買加體系走上了歷史舞臺,但是在牙買加體系下美元泛濫,全球流動性過剩,匯率安排較為混亂,國際貨幣體系缺乏完善的運行機制和有序的運轉環(huán)境。當前,經濟形勢較為嚴峻,急切需要對現行國際貨幣體系進行改革,以為全球經濟的再平衡和增長提供必要基礎:一方面,發(fā)達經濟體為復蘇經濟推行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雖然帶來了其經濟的明顯回升,但也進一步加劇了美元貶值、全球流動性過剩,使全球資本涌向經濟較為穩(wěn)定的新興市場國家,導致新興市場國家資產價格一路上升,經濟面臨泡沫的風險;另一方面,美國等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國家”不斷“去工業(yè)化”、實施“經濟虛擬化”,而中國等“外圍國家”向“中心國家”輸出商品和服務的國際分工格局,也難以實現全球經濟的平衡增長。本文從介紹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基本內容出發(fā),對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主要弊端、以美元作為核心國際貨幣的穩(wěn)定性以及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發(fā)展趨勢和改革路徑進行了分析。最后,對中國如何參與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提出了適當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 國際貨幣體系; 內在缺陷; 改革; 中國; 


第 1 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經濟的發(fā)展離不開良好的貨幣體系。良好的國際貨幣體系能夠為資本的國際流動、貿易的正常進行、國際收支的平衡提供必要保證。自從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后,牙買加體系走上了歷史舞臺,但牙買加體系下美元泛濫,全球流動性過剩,匯率安排較為混亂,國際貨幣體系缺乏完善的運行機制和有序的運轉環(huán)境。 

金融危機爆發(fā)的根本癥結在于以美元本位的國際貨幣體系,而美國實施的不合理的寬松的國內貨幣政策則是危機的直接原因。上世紀80年代,美國開始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金融管制,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而2001年,為了刺激受到互聯網泡沫破滅沖擊的國內經濟,美國開始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不斷下調利率,低利率與過剩流動性的組合極大地鼓勵了金融市場上的投機行為,大量資金涌向股市和房市,拉動資產價格一路上漲。在財富效應的影響下,美國人開始超前消費,負債不斷增加。而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美元核心本位幣的特殊地位使美國只要開動印鈔機就可以輕松償還債務,然而美元的過量發(fā)行造成了大量資金外流,導致全球流動性過剩,最終爆發(fā)了全球金融危機。危機后,美國等發(fā)達國家都不約而同實行了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這雖然在短期內有利于其各自國內的經濟恢復,但在長期給其他國家、乃至整個國際貨幣體系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一方面,由于美元是核心本位幣,美元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的流動性過剩,美元貶值使全球資本涌向經濟較為穩(wěn)定的新興市場國家,導致這些國家資產價格居高不下,為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承擔昂貴的經濟成本;另一方面,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實施在短期內緩解了國際貨幣體系弊端帶來的損失,延緩了從根本上對國際貨幣體系進行結構調整,從而進一步加劇全球經濟失衡。 

 

1.2  相關文獻綜述 

1.2.1  關于國際貨幣體系演進歷史的研究 

1.2.1.1   關于國際貨幣體系的運行與國際收支調節(jié)機制 

克魯格曼(2002)指出,在古典的金本位制下,各國貨幣當局更傾向于黃金的流入而不是流出,因而對黃金的流動的管制往往遵循著這樣的規(guī)則:當黃金流出時,貨幣當局會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提高利率來吸引黃金的流入;而實現了黃金凈流入的國家的貨幣當局往往售出“無息”黃金、購買國內生息資產,以達到鼓勵黃金流出的目的,這一規(guī)則有助于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的實現。另外,由于金本位制下各國貨幣與黃金直接掛鉤,與黃金嚴格保持著約定比率,這種僵化的匯率體制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自動調節(jié)國際收支,就此大衛(wèi)·休謨(David  Hume)最早提出了“物價與黃金流動機制”的概念,具體來說,貿易順差的國家由于黃金儲量增多會出現國內物價上漲的現象,進而出口減少而進口增加,貿易逐漸恢復平衡狀態(tài)。李若谷(2008)指出,這種看似完美的國際收支調節(jié)機制是有缺陷的。當黃金的跨國流動導致一國國內貨幣供給發(fā)生變化時,貨幣當局會采取措施干預黃金流動,從而使得該調節(jié)機制無法發(fā)揮作用;而國際金融市場的發(fā)展降低了黃金在國際清償中的使用頻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該機制的實現。 

1.2.1.2   關于國際貨幣關系   

Flnaderau(2001)和 Vermengo(2003)指出,無論是在哪一種國際貨幣體系下,核心國家與外圍國家的關鍵區(qū)別在于其國內金融市場的發(fā)展是否完善。Dwyer  和 Lohtina(2003)認為,一種貨幣必須要同時具備高價值、長期低通脹以及經濟基礎夯實、貿易發(fā)達的發(fā)行國三個條件,才有可能成為國際貨幣。由此可以判斷,如果歐洲在未來能夠保證歐元價值的長期穩(wěn)定,那么歐元很有可能取代美元成為未來國際貨幣體系下的國際本位幣。

1.2.2  關于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研究 

1.2.2.1   關于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的本位貨幣 

麥金農(2005)認為,由于美元在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的絕對優(yōu)勢地位,美元被絕大多數國家選作貨幣錨。與金本位時黃金作為本位幣相比,美元作為本位幣的最大優(yōu)勢是不會像黃金一樣出現供給不足,導致流動性危機。李稻葵、尹興中(2010)則認為,美元的主導地位難以持續(xù),美元的信用基礎已進入長期的下滑和動搖階段,表現在三個方面:美國經濟總量占全球比重的下降、美國聯邦政府財政赤字的不斷上升以及美國經濟對外資產負債表的惡化。與美元繼續(xù)居于主導地位相比,未來更可能是美元、歐元、人民幣三足鼎立的多基準貨幣體系。 

 

第 2 章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 

 

2.1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基本內容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牙買加體系開始進入歷史舞臺。在新的體系下,無論是儲備貨幣,匯率制度的選擇,還是國際收支的調節(jié)機制,相比于布雷頓森林體系各國都有了更多的選擇。本節(jié)將從國際儲備資產的多樣化、匯率制度選擇的自由性和國際收支調節(jié)機制的靈活性這個三方面來具體介紹。 

2.1.1  國際儲備資產 

在國際儲備資產方面,與布雷頓森林體系下單一的美元資產相比,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的資產結構顯得更加多元化。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美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所占據的份額開始下降,而歐元區(qū)的經濟實力卻不斷提升。這在國際貨幣體系領域表現為,美元雖然仍是居于主導地位的國際貨幣,但是其霸權地位已經受到嚴重沖擊,由美元壟斷國際儲備資產的現象已經不再。而歐元自誕生后便開始在國際金融和貿易領域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2002年美元匯率大幅貶值后,歐元的國際認可度進一步得到了提高。而日元也憑借著日本不斷上升的經濟實力而成為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另外,英鎊、澳元以及加拿大元仍具有一定的區(qū)域性,難以躋身國際貨幣的行列。 

2.1.2  匯率制度 

牙買加體系下,匯率制度相比于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更具有彈性,其主要特點表現為匯率制度的安排更加多樣化。 

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各國貨幣普遍釘住美元,匯率不能自由變動。而在牙買加體系下,匯率制度的安排呈現出明顯的多樣化特征,各國可以根據本國的經濟發(fā)展需要來選擇符合本國利益的匯率制度。比如香港實行的是聯系匯率制,即港幣和美元相聯系。港幣的發(fā)行要以香港貨幣當局所持有的美元儲備為基礎,其變動要與美元儲備的變動相一致。而中國則實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在政府的適當干預下,隨著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變化而浮動。 

 

2.2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    

金融危機爆發(fā)的根本原因在于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由單一的主權國家貨幣—美元作為本位幣,而美國貨幣當局不當的貨幣政策則直接導致了危機的出現。 

2.2.1  美元的霸權地位 

美元在現行的牙買加體系下居于絕對的主導地位,是國際貿易結算中最主要的結算計價貨幣和金融交易手段。此次美國次貸危機的直接原因是美國人的超前消費模式,然而其根源卻在于美元的這種霸權地位。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實際的消費需求一直以高于實際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率增加,這種消費遠遠超過收入增長的背后,是不斷下降的國民儲蓄率和不斷上升的國民負債率:美國儲蓄率由 1984 年的 10.08%迅速下降到 2007 年的 1.7%,與此同時,從 2001 年到 2004 年,美國個人家庭債務占收入的比重也從 2001年的 100%上升到 136%。美國通過不斷的負債來滿足遠遠超過其收入水平的消費模式。許多完全沒有收入來源的美國人都通過銀行貸款購買到了房屋,這就形成了次級抵押房屋貸款;而這種次級抵押貸款又被打包成證券,并在美國乃至全球金融市場上流通,使金融風險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蔓延。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美元是各國經濟和貿易往來中的交易和結算主體,美元走出美國流向世界的途徑有兩個:商品和服務進口以及資本輸出。而美元的這兩種供應渠道對應的是兩種資金回流方式,從而形成了兩種資金循環(huán)模式。3在第一種循環(huán)模式中,美元通過資本市場流出,然后通過國際貿易流入。具體來說,美國通過投資有價證券、直接投資和向其他國家提供貸款援助等方式,向全球經濟注入美元;再通過對其他國家出口商品和服務來獲得美元回流。在第二種模式中,美元通過國際貿易流出,然后通過資本市場回流。具體來說,美國進口其他國家的商品與服務后支付美元,向全球經濟注入流動性,然后其他國家將其貿易中得來的美元又投向了美國的金融市場。在第一種模式中,美國向其他國家出口商品和服務,通過美國經常賬戶的赤字來輸出美元,這種向全球經濟注入流動性的方式有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其他國家要對美國的商品和服務有著穩(wěn)定的需求。然而,自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日本以及歐洲國家的產品憑借著過硬的質量和合理的價格對美國的產品產生了嚴重沖擊,美國的出口開始不斷下降,而進口卻不斷增加,從而使美國難以通過國際貿易的渠道輸出美元,于是第一種美元循環(huán)模式便逐漸讓位于第二種模式。而第二種模式能夠發(fā)揮作用需要有以下三個條件:首先,美國愿意通過經常項目赤字的方式向世界輸出美元;第二,處于貿易另一頭的國家能夠有條件維持對美國持續(xù)的貿易順差,這要求其有著較強的經濟實力;

 

第 3 章   美元本位制運行機制的可持續(xù)性......... 12 

3.1 全球流動性過剩——美元與歐元競相濫發(fā).......... 12 

3.2  歐美經濟的“去工業(yè)化”和“虛擬化” .......... 13 

3.2.1  美國經濟的“去工業(yè)化”和“虛擬化” ..... 13 

3.2.2  歐洲經濟的“去工業(yè)化”和“虛擬化” ... 14 

3.3  發(fā)達經濟體的“再工業(yè)化”戰(zhàn)略和全球產業(yè)分工布局的變化 ........ 14 

第 4 章   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演進方向和改革路徑............ 17 

4.1  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演進方向......... 17 

4.1.1  美元的未來走勢.............. 17 

4.1.2  國際貨幣體系的未來發(fā)展方向.............. 17 

第 5 章   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背景下中國的對策 ............ 22 

5.1  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 22 

5.1.1  提高貿易水平................ 22 

5.1.2  完善金融市場 ........ 22 

5.1.3  推動人民幣與其他國家的貨幣互換 ............ 23 

 

第 4 章   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演進方向和改革路徑 

 

4.1  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演進方向 

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fā)嚴重沖擊了美元核心國際貨幣的地位,在當前金融市場劇烈震蕩、全球經濟萎靡不振的情形下,對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呼聲越發(fā)強烈。本章將從分析美元的的發(fā)展態(tài)勢入手,探討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發(fā)展方向,并在此基礎上,評析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路徑。 

4.1.1  美元的未來走勢 

美元在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中居于絕對的主導地位,所以其匯率的走勢、未來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國際貨幣體系未來的演進方向。概括來說,美元短期會保持強勢而中長期會出現疲軟。中長期內美元疲軟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第一,全球金融危機后,美國為了刺激國內經濟,實施了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美國將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面臨巨額財政赤字的壓力;第二,美元在短期內保持強勢,會給美國出口帶來阻礙,從而使美國的經常項目赤字在中長期內持續(xù)增加,國際收支失衡加;第三,全球金融危機后美元的信譽嚴重受損,美元作為規(guī)避風險、保值增值的貨幣資產作用不再,投資者投資美元以進行資產保值的需求減少,從而導致美元匯率下降。當然,市場的變化是復雜的,美元匯率究竟將如何變動是難以預計的,但是中長期疲軟仍是美元未來的大致走向,其核心貨幣的地位會受到沉重打擊。在未來的國際貨幣體系下,美元將難以繼續(xù)居于核心地位,而是被其他更加穩(wěn)定的貨幣所取代。 

4.1.2  國際貨幣體系的未來發(fā)展方向 

全球金融危機使美元的霸權地位難以持續(xù)。要研究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走向,首先要分析哪種貨幣將成為核心國際貨幣。然而關于這一問題,目前并沒有達成相應的共識。 

不少人認為國際貨幣體系應該回復金本位制。理由是,在金本位下作為主要流通貨幣的黃金可以自由鑄造,自由兌換和流出入,從而避免匯率動蕩、國際收支失衡等問題。的確,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fā)很大程度上與信用本位制相關,次級抵押貸款泛濫,美國接連實行的寬松貨幣政策等都促成了危機的爆發(fā)。所以,很多人認為,恢復黃金作為主要國際貨幣的金本位制才是可行的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方案。

 

第 5 章   國際貨幣體系改革背景下中國的對策 

 

中國作為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第一大貿易國,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每一方面都與中國的經濟發(fā)展息息相關,中國應當積極參與到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中去。需要指出的是,短期內中國還難以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施加重要影響。雖然 2013年中國的GDP僅次于美國,但人均 GDP卻排在全球第 86位,人民幣在國際經濟交往中的使用量也很少。但是中國可以從自身出發(fā),采取措施積極應對國際貨幣體系的變革。具體來說,中國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應對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 

 

5.1  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人民幣要實現國際化,真正“走出去”,就要放開資本項目上存在的諸多管制。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后,美元受到嚴重沖擊,這給人民幣走向世界、實現國際化跨越提供了大好機遇。 

5.1.1  提高貿易水平 

一國貨幣的國際化依賴于其貿易的發(fā)展。人民幣要提高其國際化水平,就要提高中國的貿易水平。具體來說,中國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一方面促進中國對外貿易在總量上的擴大,另一方面要追求在貿易結構上的改善。這是因為,一國的發(fā)達的國際貿易水平能夠促進該國貨幣在貿易結算中的使用,而一種貨幣作為貿易結算的職能與貨幣的國際地位是緊密相關的。此外,一國發(fā)達的對外貿易往往與繁榮的實體經濟相連,而運行良好的實體經濟,是一國貨幣幣值穩(wěn)定的保證。人民幣的國際化可以從區(qū)域化開始,積極發(fā)展與周邊國家和地區(qū)的雙邊貿易,先在周邊區(qū)域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然后再加強亞洲范圍內的貨幣合作,實現亞洲范圍內的國際化。 

5.1.2  完善金融市場 

人民幣的國際化,不僅意味著中國要有能力對外輸出人民幣,還要求輸出的人民幣能夠通過投資等渠道回流到中國,這樣其他國家才會真正接受人民幣,對人民幣產生需求。而輸出的人民幣要回流到中國,就對中國的金融市場發(fā)展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要實現利率市場化。 

利率市場化要求政府放開利率管制,只能以市場交易主體的身份參與交易,通過改變供求關系來引導利率的走勢。在實現資本項目的自由兌換前首先實現利率的市場化,可以避免出現實際利率和管制利率并存的混亂局面。  

在利率市場化推進的具體路徑上,應該遵循穩(wěn)健的原則:貸款先于存款,長期先于短期,大額先于小額。在貸款利率上,要通過逐步放寬自主定價區(qū)間,來最終實現貸款利率的市場自主定價;而在存款利率上,要先逐步放寬中長期定期存款的上浮范圍,再相應放寬短期和小額存款利率上浮范圍,最終實現存款利率的市場自主定價。 

要實現利率市場化,需要的不僅僅是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定價,還有賴于市場化的金融產品創(chuàng)新、市場化的資金供求雙方主體及行為等,而這些都需要宏觀政策做出相應的關注與引導。此外,利率市場化必將對中國商業(yè)銀行的利差收入和經營業(yè)績產生重要沖擊,這要求商業(yè)銀行要加快改變依靠利差收入盈利的經營模式。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960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960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6bb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