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對地方債發(fā)行的影響機制
本文關鍵詞:貨幣政策對地方債發(fā)行的影響機制 出處:《上海金融》2017年08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就我國貨幣政策對地方債發(fā)行的影響機制進行了研究,基于貨幣政策的債券市場傳導機制,歸納出貨幣政策影響地方債發(fā)行的5個渠道:流動性渠道、通貨膨脹預期渠道、風險渠道、信號渠道和期限結構渠道。實證上,本文利用我國247個地級市的城投債數據分析表明,一是貨幣政策緊縮明顯降低了地方政府是否發(fā)債的概率、發(fā)債的只數和發(fā)債的規(guī)模,貨幣政策對地方政府發(fā)債行為的影響以流動性渠道和風險渠道影響為主。二是貨幣政策緊縮明顯降低了地方政府發(fā)債成本,貨幣政策對地方政府發(fā)債成本的影響以通貨膨脹預期渠道和信號渠道影響為主。三是貨幣政策緊縮明顯提高了發(fā)債期限,貨幣政策緊縮有利于糾正我國地方債發(fā)行期限小于資金投資回報周期的不匹配問題。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 on local bond issuance in China. Based on the bond marke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monetary policy, it concludes five channels of monetary policy influencing local bond issuance: liquidity channel. Inflation expectation channel, risk channel, signal channel and term structure channel. First, the tightening of monetary policy h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probability that local governments will issue bonds, only the number of bonds issued and the scale of debt issuance. The influence of monetary policy on local government bond issuance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liquidity channel and risk channel. Second, the tightening of monetary policy h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local government bond issuance cost. The impact of monetary policy on the cost of local government bond issuance is dominated by inflation expectation channels and signal channels. Third, monetary policy tightening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duration of bond issuance. The tightening of monetary policy is helpful to correct the mismatch that the maturity of local bond issuance is less than the period of return on capital investment.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銀行?谥行闹;
【分類號】:F812.5;F822.0
【正文快照】: 一、引言策對地方債發(fā)行成本影響,結果顯示貨幣政策對地方根據審計署的數據,省市縣三級政府負有償還責債發(fā)行成本具有顯著影響,同時指出盡管研究地方債任的債務余額在2010年底為3.87萬億元,在2013年的文獻較多,但研究貨幣政策對地方債影響還較少。6月達到10.58萬億元,年均增長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永成;;關于地方債發(fā)行和監(jiān)管的思考[J];預算管理與會計;2009年08期
2 張平;;地方債發(fā)行利率奇低是禍不是福[J];投資北京;2011年12期
3 程歆然;;淺議中國地方債發(fā)行的前因后果[J];大眾商務;2010年08期
4 王劍;李靖娜;羅廷婷;;2000億地方債發(fā)行的實施與評價[J];商業(yè)文化(學術版);2009年08期
5 陳志尚;袁月波;;淺談我國地方債發(fā)行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理論導報;2009年07期
6 陳偉;;關于地方債發(fā)行風險防范機制的探討[J];時代金融;2010年10期
7 周勝強;吳林蔚;;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國地方債發(fā)行模式與風險管理淺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2年06期
8 王瀅淇;柯巧;;淺談我國地方債發(fā)行的推行進程及風險管理[J];企業(yè)導報;2013年07期
9 吳乃枚;;我國地方債發(fā)行的困境分析[J];應用經濟學評論;2010年00期
10 姜維壯;王倩;;地方債發(fā)行管理比較研究[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9年10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勤峰;地方債發(fā)行利率創(chuàng)新高[N];中國證券報;2013年
2 本報記者 王輝;地方債發(fā)行利率回落[N];中國證券報;2009年
3 證券時報記者 高璐;地方債發(fā)行轉暖 認購倍數創(chuàng)新高[N];證券時報;2009年
4 證券時報記者 張廣明;地方債發(fā)行過半 利率有所回落[N];證券時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朱宇;地方債發(fā)行利率將持續(xù)走高[N];中國證券報;2009年
6 記者 華曄迪 韓潔;地方債發(fā)行利率升至1.75%[N];經濟參考報;2009年
7 證券時報記者 高璐;調整不到位 地方債發(fā)行利率反彈[N];證券時報;2009年
8 記者 李彬;今年地方債發(fā)行或將啟動[N];第一財經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張勤峰;3年期地方債發(fā)行順利“通關”[N];中國證券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張勤峰;地方債發(fā)行首現部分流標[N];中國證券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露;基于收益與風險視角的我國地方政府債券發(fā)行對商業(yè)銀行的影響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418752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ngjilunwen/huobiyinxinglunwen/1418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