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媒介化社會的高校危機管理實務研究
【學位單位】:北京郵電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G647;G206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1.3 創(chuàng)新點
1.2 研究綜述
1.2.1 國外研究綜述
1.2.2 國內研究綜述
1.3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校危機管理的理論研究
2.1 危機與危機管理
2.1.1 危機的概念
2.1.2 危機管理的概念
2.2 高校危機管理
2.2.1 高校危機的概念
2.2.2 高校危機的類型
2.2.3 高校危機的特點
2.2.4 高校危機的處理原則
第三章 高校危機的媒介分析
3.1 媒介化社會
3.1.1 媒介化社會的界定
3.1.2 媒介化社會的形成
3.2 高校危機的傳播和階段劃分
3.2.1 高校危機的傳播方式
3.2.2 高校危機的階段劃分
3.2.3 高校危機各階段的傳播要素
3.3 危機中高校主體的媒介素養(yǎng)
3.3.1 高校管理者
3.3.2 高校教師
3.3.3 在校學生
3.3.4 校外關注者
第四章 高校危機管理的現(xiàn)狀分析
4.1 SARS事件對當前高校危機管理的啟示
4.1.1 事件回顧
4.1.2 處理與應對
4.1.3 思考與改進
4.2 高校危機管理面臨的問題
4.2.1 內外部環(huán)境日趨復雜
4.2.2 信息溝通不暢
4.2.3 危機意識淡漠
4.2.4 危機管理體系缺位
4.3 高校危機管理問題的原因分析
4.3.1 社會原因
4.3.2 高校自身原因
4.3.3 個體原因
第五章 高校危機管理的體系構建
5.1 高校危機管理體系包含的內容
5.1.1 危機管理中心
5.1.2 危機預警體系
5.1.3 信息溝通體系
5.1.4 危機善后與評估體系
5.2 高校危機管理體系在危機各階段的實踐
5.2.1 危機潛伏期
5.2.2 危機突發(fā)期
5.2.3 危機持續(xù)期
5.2.4 危機解決期
5.3 高校危機管理運行體系
第六章 高校危機管理各階段的策略整合
6.1 危機潛伏期——監(jiān)測預警
6.1.1 完善高校危機管理組織層級
6.1.2 進行信息監(jiān)測做好危機預警
6.2 危機突發(fā)期——快速反應
6.2.1 及時主動發(fā)布準確信息
6.2.2 高校新聞發(fā)言人妥善應對
6.3 危機持續(xù)期——全面溝通
6.3.1 充分發(fā)揮校園媒體和網(wǎng)絡作用
6.3.2 透明公開并保持與媒體的健康距離
6.4 危機解決期——反思總結
6.4.1 全面總結高校危機處理得失
6.4.2 進行媒體公關以重塑高校形象
第七章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期間主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蘇克;;專業(yè)就是相對領域的絕對領先[J];職場;2011年08期
2 劉韻秋;李莉;;試論在華外企危機公關及啟示——以惠普筆記本質量事件為例[J];公關世界;2010年09期
3 梁利華;;刀尖上的舞者——訪北京關鍵點傳播集團董事長游昌喬先生[J];公關世界;2009年02期
4 殷卉;;高語境文化中的公共危機應對[J];企業(yè)導報;2011年08期
5 周簫;;高曉松:娛樂圈“危機公關”第一人[J];銷售與市場(渠道版);2011年06期
6 鄒陶嘉;;三鹿不要誤解“危機公關”的本質[J];公關世界;2009年03期
7 孫志江;;從三鹿的兩次“危機公關”說開去[J];公關世界;2009年01期
8 葉東;;危機管理的六大原則[J];公關世界;2010年04期
9 ;參評2008年度十大公關人物 游昌喬[J];公關世界;2009年02期
10 本刊編輯部;;郭美美·達芬奇·危機公關[J];國際公關;2011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輝;從波斯灣到朝鮮半島:后冷戰(zhàn)時期美國危機管理比較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王新宇;基于消費者視角的產(chǎn)品傷害危機擴散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3 周永生;基于內部誘因的企業(yè)危機預警評價系統(tǒng)構建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4 孫正;當代中國社會沖突與政治調控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朱曉鳴;新時期中國海上危機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劉曉亮;當前中國公共危機常態(tài)化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陳加奎;我國民營企業(yè)危機管理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8 李云龍;1954-1955年中美臺海危機管理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9 魏水英;社會資本與私營企業(yè)危機管理[D];上海大學;2007年
10 楊實俊;可持續(xù)發(fā)展約束下小型火電廠危機管理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文博;基于企業(yè)危機理論的我國企業(yè)危機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7年
2 李娟;中國大陸10年政府危機公關研究的實證研究—路徑、變化與趨勢[D];浙江大學;2010年
3 時珊;中國食品藥品企業(yè)危機管理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4 王凌;論我國政府危機公關的途徑與方法[D];西北大學;2006年
5 李理;我國高校學生突發(fā)危機事件管理機制探討[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6 吳曉曼;政府危機公關探析——從“杞人憂鈷”談起[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7 吳雪;代言明星引發(fā)的企業(yè)危機公關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8 張衡;我國政府危機公關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9 楊晶;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企業(yè)危機公關及企業(yè)—媒體隱性契約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朱立;論縣級政府危機公關[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882366
本文鏈接:http://lk138.cn/jiaoyulunwen/shifanjiaoyulunwen/2882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