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攻擊行為的同伴選擇與影響效應:基于縱向社會網絡的元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5-01-11 02:09
目的:使用元分析技術探討青少年攻擊行為同質性的同伴選擇和同伴影響效應假設。方法:通過文獻檢索,共29個獨立樣本符合元分析的篩選標準(N=22129),運用EXCEL2016進行整體效應分析和調節(jié)效應檢驗。結果:①同伴選擇和同伴影響效應均顯著,但同伴影響效應顯著大于同伴選擇效應;②攻擊行為類型在同伴選擇和同伴影響過程中存在顯著的調節(jié)效應,在同伴選擇過程中,欺負行為、整體攻擊行為指標不顯著,身體攻擊行為指標顯著;在同伴影響過程中,欺負行為與整體攻擊行為指標顯著,而身體攻擊行為指標不顯著;③年級在同伴影響過程中的調節(jié)效應顯著,中學的同伴影響效應顯著大于小學的同伴影響效應;④數據來源在同伴選擇過程中的調節(jié)效應顯著,異源數據的同伴選擇效應顯著。結論:青少年會基于身體攻擊行為相似性選擇朋友,同時會受到朋友的影響而產生整體攻擊行為和欺負行為,且中學的同伴影響效應更為顯著。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1 方法
1.1 文獻檢索與篩選
1.2 文獻編碼過程
1.3 數據處理
2 結果
2.1 主效應和同質性檢驗
2.2 調節(jié)效應分析
2.2.1 攻擊行為類型的調節(jié)效應分析
2.2.2 年級的調節(jié)效應分析
2.2.3 數據來源的調節(jié)效應分析
3 討論
3.1 青少年攻擊行為的同伴選擇和同伴影響效應
3.2 青少年攻擊行為同伴選擇和同伴影響的調節(jié)效應分析
3.3 研究局限與展望
本文編號:4025776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1 方法
1.1 文獻檢索與篩選
1.2 文獻編碼過程
1.3 數據處理
2 結果
2.1 主效應和同質性檢驗
2.2 調節(jié)效應分析
2.2.1 攻擊行為類型的調節(jié)效應分析
2.2.2 年級的調節(jié)效應分析
2.2.3 數據來源的調節(jié)效應分析
3 討論
3.1 青少年攻擊行為的同伴選擇和同伴影響效應
3.2 青少年攻擊行為同伴選擇和同伴影響的調節(jié)效應分析
3.3 研究局限與展望
本文編號:4025776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aoyulunwen/jgkg/4025776.html
上一篇:父親協(xié)同教養(yǎng)對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安全感和人際信任的鏈式中介作用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