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教育現(xiàn)狀與對策思考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新一輪課程改革,給當今教育帶來蓬勃生機。然而,目前農村初中教育的一些不和諧的現(xiàn)象亦初見端睨,令人思考。
一、農村初中教育的現(xiàn)狀
首先,農村初中學校教育資源仍較貧乏;教育環(huán)境仍較艱苦;教育設施仍不完善;教育形式仍較單一,內容仍較單調,教育效果不顯著;教學方式仍較傳統(tǒng),教學方法仍較陳舊,教學手段仍較滯后,教學質量不理想。
其次,農村初中學生升學競爭日益激烈,學生課業(yè)、課余負擔日漸繁重;中學生輟學率反彈回升,厭學情緒與日俱增,逃學時常發(fā)生;學生行為習慣不規(guī)范、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加之學生狂熱“擇校”,優(yōu)質師資“流失”,農村初中教師待遇較低,學生的基礎較差,工作熱情與主動性下降。要徹底改變農村初中教育的現(xiàn)狀,已是刻不容緩。
二、農村初中教育現(xiàn)狀的成因
1.社會原因。新“讀書無用論”的影響,農村學生看到有很多農村的大學生、中專生畢業(yè)后在家,找不到工作,反之,那些沒有讀高中、上大學的、中專的在家做起了小生意,當起了小老板,有的還辦起了小企業(yè),還挺紅火。
2.家庭的原因。家庭父母的文化素質,家庭狀況,家庭在社會地位不一樣,他們對其子女的要求也不相同,或要求過高,希望值太大,子女達不到,產生叛逆;或要求不嚴,順其自然,另外有的父母在外打工,孩子無人教管,放任自流。
3.學校的原因。農村初中素質教育雖說搞這么些年,但由于升學的壓力,中考指揮棒的導向,學校應試教育“濤聲依舊”,表現(xiàn)為平時加班加點上課,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枯燥,校園文化生活單調。
4.制度的原因。招生制度不合理,九年義務教育,本應就近就地入學就讀,可是現(xiàn)在縣城大規(guī)劃擴招,優(yōu)質生源大量擇校,蜂涌縣城。僅以2010年為例,我縣2010年在農村就讀只占全縣總生數(shù)的21%,農村初中“人去樓空”,更為甚者,現(xiàn)在從小學低年級、幼兒園就開始擇校入縣城了。
5.教師的原因。由于布局調整,縣城擴招,大量教師也紛紛或走、或調、或飛,堅守農村初中的教師們素質參差不齊,教學理念更新不一,教學藝術高低不同。
三、農村初中教育現(xiàn)狀改變的對策思考:
1.注重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干教師隊伍,形成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團隊。
教育教學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需同心同德,凝神聚力,團結一致,齊心協(xié)力,全心全意,形成合力,竭盡全力的齊抓共管。學校要借鑒先進的管理程式,形成精簡有序、操作性強的管理體系,打造一支精干的教育團隊,形成一支真抓實干的校干隊伍,建設一支愛崗敬業(yè)的師資隊伍,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學生隊伍。以教學質量為考核重點,對這一支作風過硬、素質優(yōu)良、扎實敬業(yè)的教育團隊。實行評聘上崗打破終身制,切實做到“能者上,次者讓,庸者下”,切實做到“物盡其用,人盡其才”。
2.注重培養(yǎng)、選拔、任用一位德才兼?zhèn),求真務實,充滿活力的好校長。
一位名人曾經(jīng)這樣說:一頭綿羊率領一群雄師去打仗,這群雄獅會變成一群綿羊;一頭雄師帶領一群綿羊去打仗,這群綿羊就會變成一群雄獅。由此可見,領導者的以身作則和模范帶頭作用。所以說:“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一面旗幟。一個有活力的學校,必然有一位充滿活力的校長。校長的活力必然會感染老師、激勵學生,使整個學校充滿活力、朝氣蓬勃。因此,優(yōu)秀的校長,是時代的呼喚,素質教育的渴望,學生的期盼!
3.注重教育方式與教學方法改革,造就一支研究型和創(chuàng)新型的教師隊伍。
努力提高教師素質水平,確實改革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為學生學習生活提供和諧的環(huán)境。教師應該多與學生交流,教給學生掌握知識的合理學習方法,使學生克服學習的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與自學能力,誘發(fā)學習興趣。
4.注重學習目的、學習動機和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目的和學習動機,筆耕文化傳播,能激發(fā)愛國熱情,在學習上表現(xiàn)出積極的態(tài)度、強烈的責任感。學習不是為別人而學,而是為自己學,自身的素質提高了,才能施展自身的才華與價值,為社會做出貢獻,為祖國效力。初中階段教育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知識、學技能、體驗過程與方法,更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會如何做人。先成人后成才,成人·成才、和諧發(fā)展是我們的培養(yǎng)目標。
5.注重民主管理,規(guī)范管理、有效管理,不斷強化質量為魂的意識。
民主管理,就是要讓教師成為學校的主人,成了主人他們的目標就會與學校一致,就會更加深刻領會到自己肩負的責任和自己的目標。所以,學校要充分發(fā)揮黨支部、教代會、工會的作用,引導教師共同研究問題,共同決策,最后共同行動。在此基礎上,還要進一步的加強規(guī)范管理、有效管理。嚴格執(zhí)行教學“六認真”,要加強對薄弱學科的攻關突破,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多向外界借鑒探索新的教法,找到適合新課程的學科教學規(guī)律,適合校情形成提升學科成績的經(jīng)驗,從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扣穩(wěn)教學質量。
我常想,在素質教育下,做一個合格的教師,并不在于你的升學率有多高,而在于你是否培養(yǎng)了具有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的高素質的合格的公民。事實上,良好的教育應該是人的教育,是關懷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命的成長,是以育人、育心為宗旨的教育;良好的教育應該有美化身心、改變氣質、凈化靈魂、優(yōu)化品格的功效;良好的教育應該有交給學生享用一生的東西。作為農村初中的教師,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為此文,作上述幾點膚淺的思考。
本文編號:2344
本文鏈接:http://www.lk138.cn/jiaoyulunwen/2344.html